配色: 字号:
2020北京延庆初二(上)期中历史含答案
2023-05-26 | 阅:  转:  |  分享 
  
2020北京延庆初二(上)期中历 史考生须知本试卷共12页,两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8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
名称、姓名和学号。3. 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 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它试题用黑色
字迹签字笔作答。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30分)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
求的一项。1. 1839年,一位在广东的外国人说,鸦片是在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
越的事件。他所说的事件是A. 戚继光抗倭B.太平天国运动C. 虎门销烟D.义和团运动2. 观察下表,分析表中税率的变化与《南京条约
》直接相关的内容是A. 中英协定关税B. 割让香港岛C. 赔款2100万元D. 开放五口通商3.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
因为A.中国长期遭受大规模的外来侵略B.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C.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4. 与以下
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直接相关的史实是A.签订中英《南京条约》B. 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C.甲午战争中清军战败D. 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5.有人说:“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俄国不需花费一文一钱,不必动用一兵一卒,而能比任何一个国家得到更多的好处。”这里“更多的好处”指
A.得到巨额赔款B.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公里土地C.强迫清政府开放数处通商口岸D.从中国抢走无数珍宝6. 第一手史料指接近或直接
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适用于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第一手史料是A. 《天朝田亩制度》B. 《洪秀全传》C. 《太
平天国兴亡史》D. 《太平天国研究论文集》7. 太平天国运动遇到了中国历史上任何农民起义都不曾遇到过的新情况是A. 失去农民的支持
B. 内部叛乱削弱了实力C. 清军与地主武装联合镇压D.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8. 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
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的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①轮船招商局②湖北织布局③江南制造总局④福州船政局A.①②B.①③C.③④
D.②④9. 下图是漫画《如此“修墙”》,描绘的是一位清朝官员用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西方先进技术”)粘在墙上(封建专制制度)。下列
内容与该漫画的讽喻意义一致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运动B. 开展洋务运动C.签订《南京条约》D. 签订《马关条约》10. “上海轮船招
商局创办三年内(1872~1875年),外轮就损失1300万两(白银);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10万匹。”与这
一现象出现直接作用的是A. 抵制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B. 捍卫了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C.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 促进了近代
交通事业的发展11. 2015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的辽宁“丹东一号”清代沉船(致远舰)水下考古调查有了新进展,发现了一枚
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专家认为该印章是致远舰管带的私人物品。该印章的主人是刻有“云中白鹤”的印章A.刘步蟾B.林永升C.邓世昌D
.丁汝昌12. 在某次战争之后,列强欣喜若狂,声称“第二次发现了中国”。英国一家报纸评论道:“中国为东方一团大物,势已动摇……今欧
洲之人,虽田夫野老,无不以瓜分中国为言者。”这次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3.
下列戊戌变法的各项内容中,对当时读书人这一群体影响最大的一项是A.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B.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
事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D.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14. 有人曾这样评价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
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主要指戊戌变法运动A.阻止了民族危机继续加深B.在社会
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C.改革了君主专制政体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15. 下列《辛丑条约》的内容中与漫画《扯线木偶》的寓意相吻合
的是A. 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 B. 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C.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D. 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1
6.构建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技能。下面是某同学编制的历史知识结构示意图。对该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逐步走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B.中国民族工业艰难曲折的发展过程C.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D.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历程17
. 他从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就开始从事武装反清斗争,屡败屡起,百折不挠,使民族民主革命成为波涛汹涌的时代潮流。他是A.秋瑾B.章炳麟C
.陈天华D.孙中山18. 1911年10月15日,法国报刊刊载了一篇题为《中国的革命,崛起的国家》的新闻报道。其中图片有剃头店铺、
起义者和武昌风光鸟瞰等。报道中的“中国的革命”指的是A.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北伐战争D.辛亥革命19. 下图是《清帝退
位诏书》,这一实物资料充分佐证了辛亥革命推翻了A. 封建帝制B. 封建制度C. 资本主义D. 帝国主义20. 面对北洋政府的黑暗统
治,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进行了一系列捍卫革命成果的斗争,其中包括①武昌起义 ②二次革命 ③护国运动 ④广州起义A.①②B
.②③C.③④D.①④第二部分 材料分析题(共50分)21.(13分)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屈辱史,又是一部探索史,抗争史。材料一 1
840年至1901年短短几十年间,中国屡遭西方欺凌,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清政府逐步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1840年至1901年,西方列强对中国发动了大规模的侵华战争,请你列举两次战争及签订的条约(除示例外)(4分)示例:第二次鸦片
战争 《天津条约》材料二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汉阳铁厂(2)材料二中的企业是在中国近代史上的什么运动中出现的?(1分)
该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处于什么地位?(1分)材料三 福州船政学堂课程设置(部分)类目前学堂制造专业后学堂驾驶专业后学堂管轮专业外
文法文英文英文基础理论算术、几何、微积分、物理、机械等算术、几何、代数、直线和球面三角等算术、几何、代数、三角、物理等专业实践课蒸
汽机的制造与操作、舰体制造航海天文学、航海理论、气象学、地理等蒸汽机安装调试、仪表功能与使用、操纵轮机规则等除上述“西学”课程之外
,学堂每日还要讲读《圣谕广训》《孝经》由此可以看出,学堂不仅注重“西学”的传授,而且重视“中学”的教育。——摘编自纪录片《船政学堂
》(3)依据表格材料,概括福州船政学堂课程设置的特点(3分)材料四 1898年初,康有为向清帝建议:“大抵欧美三百年而造成治体,日
本效欧美,以三十年而摹成治体。若以中国之广土众民,近采(采纳、学习)日本……十年而霸图定矣。”6月,清帝颁布诏书,戊戌变法遂起。(
4)依据材料四,请说出康有为主张“近采日本”的原因?(1分)材料中的“清帝”指的是谁?(1分)材料五 1896年,梁启超在《时务报
》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关于救国之策,在当时还有保守与洋务两派思维方式作为选项。保守
派…“主张“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任何学习西洋的改革均是:“离经叛道”,不宜施行。洋务派…理念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并不赞成国家制度也转变为西洋模式。这两种主张,在当时是缙绅士大夫(注:官员和读书人)的主要思想,持维新改革理
念的人反而不占多数。是以,光绪与康、梁无法转移庞大的缙绅力量支持维新运动,各省督抚在慈禧反扑时大多不声援光绪,当是因为他们大多只是
持洋务派的观点,还不能接受维新之论。 ——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5)依据材料五及结合所学,概括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分)22.
(15分)史料是通往历史认识的桥梁,我们可以运用多种史料研究和学习历史。【史料类别】(1)史料一般包括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口述史料
三大类,它是我们发现历史、解释历史的依据。请你判断下列史料所属的类别。(3分。只填字母代号)A. 虎门炮台 B. 汉阳造步枪 C.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 《曾国藩家书》 ①实物史料:____________;②文献史料: ;③口述史料: 。【史料解读】材料
一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漏卮(盛酒的器皿)不塞,足以贫民。吸烟者众,上自官府缙绅,下至工商优隶,以及妇女僧尼道士,随在
吸食,痼癖(难治愈的癖好)不除,足以弱种。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其肉不足食矣。余为国为民,坚守此志,不扫除毒卉,誓不甘休。外夷虽
狡,余总不惧。——《林则徐家书》(2)依据材料一,归纳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造成的危害。(2分)说出能够佐证林则徐“为国为民,坚守此
志,不扫除毒卉,誓不甘休。外夷虽狡,余总不惧”的历史事件。(1分)材料二 阅读地图,提取信息,论证观点(3)观察右面地图。请写出第
一次鸦片战争的起止时间?从地图找出从南到北开放的五处通商口岸?(6分)材料三 学生收集到洋务企业的经营状况①江南制造总局开设的译书
馆,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翻译了自然科学、军事技术等98种西洋著作。②轮船招商局创办后,在三年多时间里使外国轮船公司损失1300多万
两白银,五年后又收购了美国旗昌轮船公司。③福州船政局附设的船政学堂,将首批留学生送入英国格林威治皇家海军学院学习航海技术。④开平煤
矿投产十年后产量逐年增加,因此天津市场上的洋煤进口从原来的将近20万吨降至120余吨⑤福州船政局人员的“薪水工食”占全部经费的80
%,企业生产成本(4)运用上述材料,完成下表。(3分)材料序号可论证的观点观点一:洋务运动传播西学,培养军事科技人才②④观点二:观
点三: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存在弊端23. (12分)辛亥革命实现了近代中国一次历史性巨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①总统誓词
②武昌起义军胸章 ③《民报》(1)材料一中的图片是小明在研究辛亥革命历史时搜集到的。请写出其出现的先后顺序(只写出序号即可)。(1
分)材料二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同盟会革命纲领(2)孙中山对材料二的内容在《民报》发刊词中作了怎样的概括
?这一纲领的制定有何意义?(2分)材料三 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孙中山)实遵之,以忠于国
,为众服务。——《大总统誓词》(1912年)余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其目的在求中国之自由平等。积四十年之经验深知欲达到此目的,必须
唤起民众及联合世界上以平等待我之民族,共同奋斗。——《孙中山遗嘱》(1925年)(3)依据材料三,说出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有哪些?(2
分)(4)孙中山为了追求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作了哪些努力?请你至少列举三例史实。(3分)我们从他身上可以学到哪些精神?(2分)材料四
《清朝宣统皇帝退位诏书》 袁世凯剪掉辫子 身着中山装的孙中山(5)结合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出辛亥革命具有哪些历史
意义?(2分)24.(10分)某校开展“找寻“活着”的历史”的实践探究活动,请你也参与其中。【第一组:来到北京】材料一 近代北京大
事记序号史实①1860年,圆明园等皇家园林被焚毁②1862年 ,京师同文馆成立③1898年 ,设京师大学堂④1900年,拳民在北京
放火烧掉一些教堂和一切与西洋有关的事物⑤1901年,与西方八国签《辛丑条约》,东交民巷为使馆区,中国人不得居住,外国可驻兵⑥191
6年,提倡“民主”和“科学”思想的运动中心转移到北京⑦1919年,北京青年学生发起“拒绝和约”签字等口号⑧1937年,卢沟桥守军顽
强抗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自拟一个主题,找出能说明此主题的历史史实(两个即可),要求:写出的史实序号需与历史事件名称对应,
依照示例,完成表格。(3分)示例:主题序号历史事件教育发展②洋务运动③ 戊戌变法主题序号历史事件【第二组:走进博物馆】同学们参观首
都博物馆时,收集了以下4处物质文化遗产的解说词。物质文化遗产③:明清两代的皇宫,座落在北京城中轴线上,是古代皇宫建筑群,珍藏着上百
万件文物。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占地72万多平方米,现存房屋9000余间,四周环绕着高约10米的城墙和宽约52米的护城河
。物质文化遗产④:位于永定门内,是明清帝王祭天祈谷的场所,主体建筑由座落在内坛中轴线南北两端的祈谷坛与圜丘坛,及分布于两坛四周的附
属建筑组成。北墙高大呈半圆形;南墙较低呈方形,体现了“天圆地方、天高地低”的传统天文观。?物质文化遗产②:是战国以及后世不断完善所
筑的工程,东临渤海、西至甘肃大漠,绵延6300多公里。明代抗倭名将戚继光主持修建筑北京段工程,使其成为一个由城墙、城台、烽火台、关
口、城堡等多种工事构成的坚固工程。物质文化遗产①:迄今已发现从500万年前至1万年前的古动物化石,其中人类化石的时代范围在70万年
前至2.7万年前,是世界范围内唯一保存了纵贯70万年的史前人类活动遗迹的宝库。?(2)以上内容是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介绍节选,阅读后
任选一处物质文化遗产(示例除外),结合所学写出其名称和其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3分)示例:物质遗产④是天坛 是我国保存最完整
的祭祀建筑群,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祭天建筑群。体现高超的建筑艺术,并与祭祀功能、礼制和谐地结合,蕴涵着深刻的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第三
组:整理展示】材料二 学生在进行中国近代史学科实践过程中,制成了如下表格。(3)请你来帮助完成以下展板内容。(3 分)①文字材料“
师夷长技以自强”应放入______________展板。②谭嗣同的照片应放入______________展板。③展板 B 的主题应
是______________之路。(4)你认为该如何向学习西方学习?(1分)2020北京延庆初二(上)期中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把正确的选项填在答题卡内。每题1.5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
案CABDBADCBA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CABDCDDAB二、综合能力题(共50分)21.(13分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列举两个即可)(4分)(2)洋务运动(1分)标
志中国近代化的开始(1分)(3)设置科目多;重视外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中西结合(任意三点即可,3分)(4)改变国家落后状况,
挽救民族危机(1分)光绪帝(1分)(5)清政府内部支持人数少;皇帝没有实权;顽固派的阻挠;维新派的软弱妥协;没有发动人民群众;变法
不符合中国国情(任意两点即可,2分)22.(15分)(1)①AB ②C ③D(3分)(2)吏治腐败;白银外流、国库空虚;危害人民身
体健康;军队战斗力削弱;国家面临危机;(任意两点即可,2分)虎门销烟(1分)(3)1840——1842年(1分)广州、厦门、福州、
宁波、上海(5分)(4)材料序号可论证的观点①③观点二:促进民用工业的发展⑤23.(12分)(1)③②①(1分)(2)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2分)(3)推翻清政府统治,建立自由平等的中华民国(2分)(4)创办革命团体兴中会、同盟会;提出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辛亥革命;出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领导二次革命;领导护国运动(任选三点即可,3分)爱国;探索、创新精神;社会责任感强烈;自我牺牲精神(2分)(5)推翻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移风易俗,推进社会进步。(2分)24.(10分)(1)主题:列强侵略;序号:①⑤ 历史事件:火烧圆明园、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题:近代化探索;序号:②③⑥ 历史事件: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主题:民族抗争;序号:④⑦⑧ 历史事件: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卢沟桥事变(主题1分,序号与事件一致1分,3分)(2)名称:①北京人遗址;②长城;③紫禁城。理由略,言之有理即可(3分)(3)① C;②B ③变法图强或强国之路(3分)(4)言之有理即可(1分)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小磊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