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枫荷(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 T. Chang)是金缕梅科半枫荷属的常绿乔木。株高约17米,树皮灰色略有短柔毛;叶簇生于枝顶,不分裂的叶片卵状椭圆形,两侧的较纤细,叶柄较粗壮;短穗状雄花序组成总状,萼齿为针形;宿存萼齿比花柱短。 [1] 花期在5-6月份,果期在7-9月份。因其部分叶片呈掌状,貌似枫树叶,而得名“半枫荷”。 [12] 半枫荷主产于中国广东、广西、福建、台湾等地。 [13] 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砖红壤或黄壤上生长良好,多生于溪旁林中。 [14] 半枫荷在《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属于易危(VU),曾是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8-9] 繁殖方式一般为种子繁殖,亦可用扦插繁殖。 [16] 半枫荷为1962年发表的新属半枫荷属的模式种,具有枫香属和草树属的综合性状,对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半枫荷由于其独特的叶形而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园林绿化观赏的优良树种。该类植物的药用部位广泛,包括根、茎、枝、叶以及树皮和花蜜。具有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的独特功效 中文名 拉丁学名 Semiliquidambar cathayensis H. T. Chang [11] 别 名 金缕半枫荷、木荷树、小叶半枫荷 界 门 纲 目 科 蕈树科 属 种 半枫荷 命名者及年代 Chang,1962 国际濒危等级 易危(VU) [10] 植物学史 因其部分叶片呈掌状,貌似枫树叶,而得名“半枫荷”。 [12] 半枫荷是金缕梅科半枫荷属的常绿乔木。 [1] 高约17米,胸径达60厘米,树皮灰色,稍粗糙;芽体长卵形,略有短柔毛;当年枝干后暗褐色,无毛;老枝灰色,有皮孔。 叶簇生于枝顶,革质,异型,不分裂的叶片卵状椭圆形,长8-13厘米,宽3.5-6厘米;先端渐尖,尾部长1-1.5厘米;基部阔楔形或近圆形,稍不等侧;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浅绿色,无毛;或为掌状3裂,中央裂片长3-5厘米,两侧裂片卵状三角形,长2-2.5厘米,斜行向上,有时为单侧叉状分裂;边缘有具腺锯齿;掌状脉3条,两侧的较纤细,在不分裂的叶上常离基5-8毫米,中央的主脉还有侧脉4-5对,与网状小脉在上面很明显,在下面突起;叶柄长3-4厘米,较粗壮,上部有槽,无毛。 雄花的短穗状花序常数个排成总状,长6厘米,花被全缺,雄蕊多数,花丝极短,花药先端凹入,长1.2毫米。雌花的头状花序单生,萼齿针形,长2-5毫米,有短柔毛,花柱长6-8毫米,先端卷曲,有柔毛,花序柄长4.5厘米,无毛。头状果序直径2.5厘米,有蒴果22-28个,宿存萼齿比花柱短。 [1] 花期在5-6月份,果期在7-9月份。 [12] [18] 半枫荷分布于中国福建东南部永春,西南部龙岩、漳平、南靖和中部南平,江西东南部石城、瑞金和南部龙南、金南、寻乌安远,湖南南部宜章,广东东部大埔和北部乳源、连山,海南琼中、陵水、保亭、乐东,广西东北部灌阳、贺县、尢胜、临桂、永福、大苗山、贵州东南部雷山、榕江、荔波、南部册亭以及台湾等地。半枫荷生长在海拔950米以下的林中或溪旁疏林内。 [4] [13-14] 在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酸性红壤、砖红壤或黄壤上生长良好。中国多属南亚热带低山至中山,向南楔入热带。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温18-24℃,最冷月平均温7-18℃,极端最低温3-5℃,最热月平均温20-28℃,年降水量1300-2000毫米。 [4] [14]
采种:半枫荷2-3月开花,霜降前后果实大量成熟,果实为蒴果,成熟果球呈黄绿色。采集果实应选择生长健壮、干形通直、无病虫害的15年生以上的优良母树作为采种树。采集时用竹竿将果球敲落拾取,置于阳光下曝晒,促蒴果开裂,用棍棒敲击脱粒,筛去果壳、果柄等杂质,即得纯净种子,晒至种子含水量8%后贮藏越冬。一般场圃发芽率为60%。 整地播种:半枫荷种子极小,对圃地应进行细致整地,下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堆沤腐熟土杂肥1000千克,磷肥100千克,整地时用2%福尔马林进行土壤消毒,然后筑畦作床。床宽1米、床高25厘米、步行沟宽30厘米,苗床做好后用油茶麸饼水淋一次,以防治地下虫害。苗床要求平整,土要细碎,整好后在2-3月开始播种,冬藏后种子不必经过其它处理,采取条播,条间距15厘米,条内沟2厘米,每平方米播种2.5-4克,筛细土覆盖,以不见种子为度,稍加压实后盖稻草。 [5] 苗木种植:造林前要选好造林地半枫荷生长对土壤水肥的条件要求较高,在阳光充足,土壤疏松、深厚、肥沃、湿润之地生长较好,反之则生长较差。种植前要高规格整地,施足基肥。要求挖大穴,规格为70厘米×60厘米×60厘米,每穴施土杂肥25-50千克或沤熟鸡粪5千克作基肥,穴施3%的呋喃丹1克进行土壤处理,防治地下害虫。半枫荷种植株行距以4米×4米或4米×5米为宜。 栽植和管理:栽植以春季为好,栽植时树身要栽直,根系要舒展,分层踏实土壤,淋足定根水。幼树栽植后头3年要加强抚育管理半枫荷的生长季节在5-9月间,因此,半枫荷的抚育管理,应在4月开始,到8月结束。全年进行2次松土除草并进行追肥。每次每株施肥量约为250-500克复合肥。施肥时在植株滴水线外10厘米开沟埋肥,不要让肥料直接与根系接触,以防灼伤根系。抚育时应结合修枝、整形,使主干通直生长,促进早日成林。 [5] 金龟子危害半枫荷顶芽及叶。金龟子的幼虫(蛴螬)危害幼树根系,导致树体水分和营养缺乏,幼虫破坏的烂根容易被真菌感染,严重时导致枯死。小面积防治金龟子,可利用其假死性,摇树坠地捕杀之;或喷50%敌敌畏0.125%浓度的溶液喷杀。 蛴螬的防治主要在造林前,用呋喃丹进行土壤处理。如造林后发现,可灌注50%敌敌畏0.125%浓度的溶液进行毒杀。 [5] 药用:半枫荷是一种珍贵的药用植物,药用部位广泛,包括根、茎、枝、叶以及树皮和花蜜。常用来舒筋活络、祛风除湿、活血消肿。临床应用上,内服半枫荷制剂对风湿、类风湿病痛有良好的治疗作用。采用不同方法配伍的药物,对于治疗腰肌劳损、半身不遂、老年增生性脊柱炎和支气管哮喘等病症也有良好的效果。 [6] [16] 观赏:半枫荷由于其独特的叶形而具有较高的观赏性,是园林绿化观赏的优良树种。 [16] 研究:半枫荷是金缕梅科新发现的寡种属植物,为1962年发表的新属半枫荷属的模式种,是中国特产。具有枫香属和蕈树属两属间的综合性状,对研究金缕梅科系统发育有学术价值、科学价值。 [7] [16] 保护级别:该种列入中国国务院1999年8月4日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Ⅱ级; [8] 在2021年新版《名录》中已删除。 [9]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易危(VU)。 [10] [15] 2023年3月,入选《广东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17] 种群现状:半枫荷是1962年发现的新属的模式种。残存于中国南部和东南部山区。该种尽管分布较广,但一般零散分布,单个居群种数较少(地点多,但多在5株以下,超过10株极少)。 [7] 濒危原因:因天然林分受人为干扰严重,分布范围越来越窄,保存的植株也较稀少。 保护措施:半枫荷分布星散,植株稀少,除自然保护区加强保护、严禁砍伐外,产区各植物园、树木园应引种保存,各林场可营造人工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