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历史汇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历史汇编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一、选择题1.(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是(?)A
.B.C.D.2.(2021·北京怀柔·八年级期末)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近代作品,其中①处可填(?)A.《渔光曲》B.《狂人日记》
C.《黄河大合唱》D.《定军山》3.(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中国近代文学艺术领域取得较大成就。以下作品与作者匹配正确的
是(?)A.《子夜》-鲁迅B.《义勇军进行曲》-聂耳C.《愚公移山》-老舍D.《田横五百士》-齐白石4.(2021·北京海淀·八年
级期末)从下表历史事件中应提炼的历史主题是1862年,清末第一所官办外语专门学校——京师同文馆正式开办1898年,百日维新时期光绪
帝颁布诏书,兴办新式学堂1904年清政府颁布癸卯学制,对小学、中学、大学教育进行规划并实施新学制1920年,北京大学在中国的国立大
学中第一次招收女生,实行男女同校1938年4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在长沙组成临时大学之后西迁至昆明,改称国立西南联合大
学A.晚清时期的教育发展B.晚清时期的文化交流C.近代中国的政治变革D.近代中国的教育发展5.(2021·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下
列文学家、艺术家及其成就对应正确的是A.徐悲鸿——《虾》B.鲁迅——《子夜》C.聂耳——《义勇军进行曲》D.冼星海——《毕业歌》6
.(2021·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如下图可以用于考证A.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B.北洋水师的创立C.大生纱厂的兴衰D.黄埔军校的创建
7.(2021·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下图星1930年《申报》一个版面。对此图所反映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有①《申报》只注重商业广告
的刊登②《申报》体现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③《申报》于1872年创办,历史悠久④《申报》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方面的情况A.①②B.①③C
.②③D.②④8.(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
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A.婚姻自主意识B.崇洋逐新趋向C.民族风情特征D.自由平等风尚
9.(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他认为音乐与其他艺术一样,是在替大众呐喊,他谱写了《毕业歌》《卖报歌》《铁蹄下的歌女》等反映
社会大众苦难生活的歌曲,他潜写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他是A.聂耳B.冼星海C.徐悲鸿D.茅盾二、综合题10
.(2021·北京石景山·八年级期末)教育发展时代变迁 材料一洋务派创办的主要学堂概况 ①《续增同文馆条规》记载:“(京师同文)馆
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艺。”立馆几年后,馆内增设了天文、测算、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 ②同文馆设立了翻译
处,鼓励师生合作译述;同文馆的师生还参加外交活动,如翻译电报书函;同文馆的学生还随出使大臣分往英、法、俄、德四个大使馆见习。 ③京
师同文馆的考试分为月考、季考、岁考和面试。凡考试,一般都有提调(职务名称)在旁稽查,以防作弊。 ④福州船政学堂开设造船、驾驶和轮机
三个班种,根据不同班种开设不同的课程内容。 ⑤福州船政学堂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根据考生等次分别进行奖惩。 ⑥广东水陆师学堂学生每年9
个月在学堂学习,3个月在兵舰或兵营实习。水师学员毕业后,需到兵舰实习1年,后延至3年。(1)用材料一的史实说明以下观点。(填序号)
A.洋务学堂的课程较旧式教育更加丰富: ______ B.洋务学堂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践活动: ______ C.洋务学堂规定了比较
严格的考核方法: ______ 材料二 1898年5月,“中国女学堂”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自办女学堂近代女子学校建立之后,大大推进
了禁缠足运动,还将体育逐渐引进女子学堂,对女性的身心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女性在学校中接受了一定的知识教育,有能力接触和接受一些
新式报刊上所宣传的思想,这促进她们与旧道德决裂,男尊女卑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唾弃。觉醒后的女性有的兴办实业,有的参加革命,积极投
身于社会活动之中,成为变革社会的新兴力量。--摘编自谷忠玉、郭齐家《中国近代女子学校教育的兴起及其社会影响》1907年,清政府颁布
了《女子小学堂章程》和《女子师范学堂章程》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规定初等小学四年制,可以男女同校1919年,北京女子高等师
范学校成立,这是中国第一所自办女子大学(2)依据材料二,指出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教育出现的新气象。概括其影响。材料三清末新政时
期,商务印书馆馆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辟出较大篇幅来刊登强迫教育、识字、公民学堂、夜学校和简易识字学塾等清政府正在推进的社会
教育的内容,并注重探讨社会教育与宪政、教育、社会文化改革之间的关系。 1918年,商务印书馆设立活动影戏部,开始拍摄教育电影,影响
较大的有《盲童教育》《驱蚊灭蝇》等。这一举措使得原本属于知识阶层的科学、卫生等现代话语体系慢慢被广大普通劳动者所了解。 ——摘编自
周慧梅《商务印书馆与近代中国社会教育的发展》(3)依据材料三,列举商务印书馆助力教育发展的措施。归纳这些措施所起到的作用。11.(
2021·北京海淀·八年级期末)文化传播·实业救国·国家认同材料一?晚清外文书籍翻译简况一览表类别1850-1899年1902-1
904年译自英美译自日本书籍总数译自英美译自日本书籍总数史地、社会科学类63本22本103本34本173本264本自然、科学技术类
278本61本399本25本97本168本(1)与19世纪中后期外文书籍翻译相比,20世纪初期外文书籍翻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材料二
?1894年,张謇在会试中一举夺魁,成为状元。他不满于儒生们的“尽是说而不做”,决心要“力矫其弊,为书生争气”。他“愿成一分一毫有
用之事,不愿居八命九命可耻之官”。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1901年他创办我国第一个按招股集资方式组成的农业公司——通海垦牧公
司。1904年张謇又陆续创办多家大生分厂。经过30年努力,张謇构建了以大生纱厂为核心,涉及纺织、盐垦、运输、商业、房地产、外贸等跨
地区、跨行业的经济联合体,成为清末民初中国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之一。他还主张中西合璧的新式教育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应从幼儿园、小学、中
学、职业教育开始。他倾其所有办了近四百所各种门类的学校。他不仅改变了南通地区落后的面貌,在全国各地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依据材
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张謇在中国近代化中的贡献。材料三?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对外交往,清政府才开始以黄龙旗作为国旗。1912年南京
临时政府决定以五色旗为国旗,寓意汉、满、蒙、回、藏等族实行“五族共和”。(3)说明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国旗的变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
变化原因。12.(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近代文明的发展,反映在社会的方方面面。材料一:鲁迅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我觉得革
命给我的好处,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慢慢的在街上走,再听不到什么嘲骂。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摸
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终于也有了这一天。(1)鲁迅先生所说的“革命”指的是什么?一革命给他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材
料二: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互相之间称职务,民间普通人互称“先生”或“
君”。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服制》: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女子礼服,上装
是对襟衫,下穿裙子。(2)谈谈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及《服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材料三:教育与社会密切相关。下表为20世纪初中
国近代教育发展状况统计表。时间(年)新式学堂总数(所)学生总数(人)1902357871006740190659117逾160万1
912822722933870(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中国近代教育迅猛发展的主要原因。材料四:《中国近代主要民族工业》分布图
(4)《中国近代主要民族工业》分布图中与左上角人物相关的企业是哪家?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13.(
2021·北京西城·八年级期末)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剪辫放足看风俗习惯变化】(1)依据上述图文材料,概括民
国初年出现“剪辫”“放足”现象的原因。【从铁路看生产生活方式变化】(2)说说你对材料一所示现象的看法。依据材料二,写出铁路的作用。
【从同文馆看新式教育的建立】(3)如何通过教育实现国家自强,奕?和倭仁有上述不同的主张。你支持谁的主张?请结合所学进行简要阐释。【
归纳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点】材料三?民国时期,在一次外交使团举行的招待会上,一位中国官员的夫人身着半蒙半汉颜色艳丽的衣服,头上却戴
了一顶西方只有复活节游行时才戴的西式女帽。时人评论,当时所谓西餐,烹饪之法不中不西,吃西餐者,不懂刀叉使用方法和置放规矩,拿洗手用
的柠檬水当饮用水喝的事时有发生。(4)结合上述所有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所呈现出来的主要特点。参考答案1.A【详解】根据所
学可知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A项正确;《时务报》是戊戌变法时机关报,维新变法失败而关闭,《民
报》是同盟会的机关报,1905年创办,辛亥革命前停刊,排除BC项;《新青年》是杂志,排除D项。故选A项。【点睛】2.B【详解】根据
材料中三类作品可知,第一类的《子夜》《骆驼祥子》是小说,故①也应该是小说,《狂人日记》是小说,B项正确;《渔光曲》《定军山》是电影
,排除AD项;《黄河大合唱》是音乐作品,排除C项。故选B项。【点睛】3.B【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
年,当时正处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它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这首歌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了中华民族儿女去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
,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B项正确;《子夜》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茅盾1896一1981创作的长篇小说,排除A项;《愚公移山》是中国
古代汉族寓言故事,选自《列子·汤问》,作者是春秋战国的列御寇,排除C项;《田横五百士》是画家徐悲鸿1930年完成的大型历史题材布面
油画,排除D项。故选B项。4.D【详解】依据材料信息可知,1862年开办京师同文馆,1898年兴办京师大学堂,1904年实施新学制
,1920年国立大学招收女生,1938年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都是近代我国教育发展,故D项正确;清朝在1912年2月结束统治,故191
2年后的教育发展不属于晚清时期的,排除A项;表格的历史事件反映的是教育的发展,排除BC项;故选D。5.C【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从五四运动开始,中华文化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成为进步文学艺术家的神圣使命,他们中的
代表人物有文学巨匠鲁迅、聂耳等,人们音乐家聂耳的作品是《义勇军进行曲》,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徐悲鸿的代表作是《愚公移山》,
而不是《虾》,A项不符合题意;鲁迅的代表作有《阿Q正传》等,而不是《子夜》,B项不符合题意;冯星海的代表作是《黄河大合唱》,而不是
《毕业歌》,D项不符合题意。6.A【详解】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体现了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故A项正确;BCD项与之无关,排
除。7.D【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国人爱国、请用国货”可得出《申报》体现实业救国思潮的发展,②符合题意;根据图示信息“请中国人注意东
北形势”可得出《申报》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方面的情况,④符合题意;根据题干信息“请中国人注意东北形势”可得出,《申报》不只注重商业广
告的刊登,①不符合题意;图示只是《申报》一个版面,体现不出创办于1872年,历史悠久,③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8.D【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规定取消“老爷、大人”等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人们在社交场合中,出现鞠躬
、握手、鼓掌等新礼节。这些变化体现出当时的自由平等风尚,故D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婚姻,故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崇洋趋势,故排除B项。
材料没有涉及民族风情,故排除C项。故选D。【点睛】辛亥革命后,随着西方自由平等思想的传入,以及当时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
颁布了法令。出现了题目中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等级观念在消除,自由平等的风尚在逐渐形成。由此即可得出正确答案。9.A【详
解】依据所学可知,《义勇军进行曲》是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歌曲,是电影《风云儿女》的主题歌,被称为中华民族解放的号角,自1935年
在民族危亡的关头诞生以来,对激励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起了巨大的作用,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A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A。10.(
1)A.洋务学堂的课程较旧式教育更加丰富:①④。B.洋务学堂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践活动:②⑥。 C.洋务学堂规定了比较严格的考核方法
:③⑤。(2)出现了女子学校,推行男女同校;大大推进了禁缠足运动,将体育逐渐引进女子学堂,对女性的身心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女子
与旧道德决裂,男尊女卑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唾弃。觉醒后的女性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成为变革社会的新兴力量。(3)辟出较大篇幅来
刊登强迫教育、识字、公民学堂、夜学校和简易识字学塾等清政府正在推进的社会教育的内容,并注重探讨社会教育与宪政、教育、社会文化改革之
间的关系;促使科学、卫生等现代话语体系慢慢被广大普通劳动者所了解。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近代生活的变迁和生活习俗的变化、新式
教育的开端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本题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近代生活的变迁和
生活习俗的变化、新式教育的开端等相关史实。【解析】(1)根据材料“(京师同文)馆中功课以洋文、洋语为要,洋文、洋语已通,方许兼习别
艺。立馆几年后,馆内增设了天文、测算、数理等自然科学知识。”“福州船政学堂开设造船、驾驶和轮机三个班种,根据不同班种开设不同的课程
内容。”,分析可知:洋务学堂的课程较旧式教育更加丰富; 根据材料“同文馆的学生还随出使大臣分往英、法、俄、德四个大使馆见习。”“广
东水陆师学堂学生每年9个月在学堂学习,3个月在兵舰或兵营实习。水师学员毕业后,需到兵舰实习1年,后延至3年。”,分析可知:洋务学堂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实践活动; 根据材料“京师同文馆的考试分为月考、季考、岁考和面试。凡考试,一般都有提调(职务名称)在旁稽查,以防作
弊。”“福州船政学堂每三个月考试一次,根据考生等次分别进行奖惩。”,分析可知:说明洋务学堂规定了比较严格的考核方法。(2)依据材料
二可知,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教育出现的新气象是出现了女子学校,推行男女同校,其影响是大大推进了禁缠足运动,将体育逐渐引进女子学
堂,对女性的身心解放起到了重要作用。促进女子与旧道德决裂,男尊女卑的观念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唾弃。觉醒后的女性积极投身于社会活动之中,
成为变革社会的新兴力量。(3)依据材料三“清末新政时期,商务印书馆馆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辟出较大篇幅来刊登强迫教育、识字、
公民学堂、夜学校和简易识字学塾等清政府正在推进的社会教育的内容,并注重探讨社会教育与宪政、教育、社会文化改革之间的关系。1918年
,商务印书馆设立活动影戏部,开始拍摄教育电影,影响较大的有《盲童教育》《驱蚊灭蝇》等。这一举措使得原本属于知识阶层的科学、卫生等现
代话语体系慢慢被广大普通劳动者所了解”可知,商务印书馆助力教育发展的措施包括辟出较大篇幅来刊登强迫教育、识字、公民学堂、夜学校和简
易识字学塾等清政府正在推进的社会教育的内容,并注重探讨社会教育与宪政、教育、社会文化改革之间的关系。这些措施所起到的作用是促使科学
、卫生等现代话语体系慢慢被广大普通劳动者所了解。11.(1)变化:书籍翻译类别史地、社会科学类书籍增加,自然、科学技术类著作相对减
少。译自英美的书籍减少,译自日本的书籍增多。(2)贡献:他的思想主张改变了士人陈腐的思想观念;实业救国兴办工厂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
展,改变了当地的经济落后;兴办教育为近代社会发展培养了有用人才,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3)变化:从晚清为黄龙旗变为民国初期的五色
旗;原因: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详解】(1)变化:据材料“1850---1899年与19
02---1904年翻译的‘史地、社会科学类’和‘自然、科学技术类’的数量”比较可知书籍翻译类别史地、社会科学类书籍增加,自然、科
学技术类著作相对减少;国家数量”比较可知,译自英美的书籍减少,译自日本的书籍增多。(2)贡献:据材料“他不满于儒生们的尽是说而不做
……矫其弊,为书生争气”可知,他的思想主张改变了士人陈腐的思想观念;据材料“1899年张謇创办大生纱厂。1901年他创办我国第一个
按招股集资方式组成的农业公司——通海垦牧公司。1904年张謇又陆续创办多家大生分厂”可知,实业救国兴办工厂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改变了当地的经济落后;据材料“他还主张中西合璧的新式教育应从基础教育抓起,应从幼儿园、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开始”可知,兴办教育为近
代社会发展培养了有用人才,提高了人们的文化水平。(3)变化:据材料“ 19世纪70年代,为便于对外交往,清政府才开始以黄龙旗作为国
旗。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决定以五色旗为国旗”可知,从晚清为黄龙旗变为民国初期的五色旗。原因:结合所学可从辛亥革命推翻帝制;中华民
国临时政府成立;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等角度回答。12.(1)革命:辛亥革命;印象:剪辫子。(2)进步意义:社会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
风尚。(3)原因:清政府为培养新式人才兴办了一系列新式学堂;科举制废除后推行新式教育,各地新式学堂和学生人数增加;辛亥革命推动了中
华民族思想解放,掀起了中国新式教育的热潮。(4)企业:大生纱厂;特点: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详解】(1)问题
一:依据所学可知,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劝禁缠足等社会陋习的法令。故鲁迅先生所说的“革命”指的是辛亥革命。问题二:依据材
料一“最大,最不能忘的是我从此可以昂头露顶”“几个也是没有辫子的老朋友从乡下来,一见面就摸着自己的光头,从心底里笑了出来道:哈哈,
终于也有了这一天”可知,革命给鲁迅印象最深是剪辫子。(2)依据材料二“废除了“大人”“老爷”等清朝官场的称呼,规定民国政府职员互相
之间称职务,民间普通人互称‘先生’或‘君’‘官员’”不分级别,都以西式大氅或燕尾服作为礼服,裤为西式长裤。常服可用西式或袍褂……女
子礼服,上装是对襟衫,下穿裙子”的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的法令及《服制》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是社会出现了自由、平等的
新风尚。(3)依据材料三表格信息可知,中国近代新式学堂增加,学生人数增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清政府受西方国家冲击,为培养新式
人才适应社会需要,兴办了许多新式学堂;二是科举制废除后推行新式教育,各地新式学堂和学生人数增加;三是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
,掀起了中国进步教育的潮流。(4)问题一:依据材料四图片可知,左上角人物是张謇,相关的企业是大生纱厂。问题二:据材料四,结合所学知
识,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地区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13.(1)辛亥革命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民国政府的推动;
先觉女性的宣传。(2)看法:京师及上海官民将铁路看作怪物,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愚昧和迷信。作用:方便人们出行;促进商品流通。(3)赋分
示例:支持奕??的观点。面对内忧外患,传统的科举教育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同文馆为代表的新式教育利于培养外交、科技等新式知识人
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持倭仁的观点。倭仁主张学习孔孟文书,学尧舜之道,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同时他主张国家要保证国家机器的高
度运转,提升国家硬实力,这也是产生足够具有民族气节的能人志士,推动国家的进步,这是学习西方技术所不具有的效果。(4)新旧并呈、新旧
碰撞、逐步更新、多元发展。(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详解】(1)根据图片“辛亥革命后军警为行人剪辫子”可得出民国初年出现“剪辫”“放足
”现象的原因:辛亥革命推动了人们的思想解放;根据图文“1912年3月13日,孙中山以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的名义发布《令内务部通饬
各省禁缠足文》”民国政府的推动;根据图文“以秋瑾为代表的一批先划算的,地们把放足作为妇女开化的起觉女性向妇女宣传说,为了讨男子的欢心而摧残自己的肢体是不划算的……”可得出原因:先觉女性的宣传。(2)根据材料一“同治四年(1865年)英商杜德兰德在北京武安门外安设小铁轨,试行小火车,此举……视为怪物,被责令拆毁……光绪初年上海……将铁路‘看作妖魔’”可以得出京师及上海官民将铁路看作怪物,反映了当时国人的愚昧和迷信。根据材料二“铁路的开通,将北京与全国各地密切联系起来,极大的方便了北京人的出行”可得出铁路的作用:方便人们出行;根据材料“……同时,全国各地的货物源源不断运往北京,又从北京运到东北、西北、内蒙古及外蒙古等地”可得出促进商品流通。(3)本问开放性试题,支持谁的主张都可,言之有理即可。如:支持奕?的观点。面对内忧外患,传统的科举教育已严重阻碍了社会的发展。以同文馆为代表的新式教育利于培养外交、科技等新式知识人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支持倭仁的观点。倭仁主张学习孔孟文书,学尧舜之道,这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可,同时他主张国家要保证国家机器的高度运转,提升国家硬实力,这也是产生足够具有民族气节的能人志士,推动国家的进步,这是学习西方技术所不具有的效果。(4)根据上述材料反映的近代社会的风俗习惯、生产生活方式、新式教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近代中国社会生活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新旧碰撞、逐步更新、多元发展的特点。 1 / 1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