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的变异
2023-05-27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的变异一、单选题1.(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9年农业转
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抗虫耐除草剂玉米DBN9936被批准应用于农业生产。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
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C.玉米能够抗虫、耐除草剂属于变异现象D.基因通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2.(
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我国利用神舟飞船搭载普通椒实验,获得增产27%的“航椒11号”,其根本原因是(?)A.转入了其它
生物的基因B.改变了普通椒的遗传物质C.淘汰了普通椒的不良性状D.改变了普通椒的细胞结构3.(2021·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俗语
“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进化现象D.适应现象4.(2021·北京昌平·八年级
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航椒II号”的产生源于()A.
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组织培养技术D.诱导细胞分裂5.(2021·北京平谷·八年级期末)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A
.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奶牛的高产性状D.新疆哈密瓜移植到内
地,出现甜度下降的性状6.(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B.水稻转入
抗倒伏基因后茎秆健壮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D.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7.(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
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同卵双生的兄弟肤色差异较大B.正常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C.同种小麦在肥沃和贫瘠土壤中长势不同D.通过整
容手术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8.(2021·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所有暹(xiān)罗猫的毛生来都是浅色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
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由此可以说明(  )A.生物的性状只由基因决定B.生物的
性状只由环境决定C.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关系二、综合题9.(2021·北京丰台·八
年级期末)家兔毛柔软、保温性能好,深受人们喜欢。为研究家兔长毛和短毛的遗传规律,科研人员进行如下杂交实验。(1)家兔长毛和短毛是一
对________性状。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其中隐性性状为________。(2)若用D、d表示控制兔毛长短的基因,则实验2中亲代的基
因组成分别为________。亲代兔的基因是在生殖过程中通过________传递给子代的。(3)另有研究发现,用不同颜色的光照射长
毛兔,也会影响兔毛的长短,说明生物性状在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________的影响。由光照颜色不同引起兔毛长短的差异属于____
____(填“可遗传”或“不可遗传”)变异。10.(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辣椒在我国种植广泛,研究人员在种植过程中发现个
别辣椒植株的茎、叶、芽等处密生白色茸毛。(1)辣椒表皮的茸毛是由部分表皮细胞突起形成的,单根茸毛由多个细胞纵向排列组成。图1为辣椒
不同类型茸毛的结构模式图,形态各异的茸毛的形成与细胞的_____和分化有关。(2)为研究辣椒茸毛有无的遗传规律,研究人员进行了图2
所示的杂交实验。由实验结果可知,有茸毛为_____性状。若表皮是否有茸毛由一对基因(A、a)控制,子二代有茸毛个体的基因组成为__
___。(3)为研究辣椒的茸毛是否与抗虫能力有关,研究人员将一定数量的无茸毛辣椒和有茸毛辣椒分别接种等量蚜虫成虫,以两种不同的摆放
方式放置于室内,一段时间后统计植株上的蚜虫数量,实验设计及结果如下表所示。组别摆放方式植株类型蚜虫数量(只/株)混合组有茸毛与无茸
毛辣椒相间摆放无茸毛辣椒101.1有茸毛辣椒39.4隔离组有茸毛与无茸毛辣椒分别罩上防虫网,并分开摆放无茸毛辣椒113.8有茸毛辣
椒3.2由表中数据可知,每组有茸毛辣椒的蚜虫数量均明显少于无茸毛辣椒,说明辣椒的茸毛可以_____蚜虫的危害。隔离组中无茸毛辣椒与
有茸毛辣椒蚜虫数量的差值更大,推测是由于混合组蚜虫_____,而隔离组不能迁移。(4)此外,有茸毛辣椒由于表皮被茸毛覆盖,增加了水
分通过气孔扩散到外界的阻力,有助于降低_____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水分散失,提高了植物的抗旱性。可见,有茸毛属于_____(填“有
利”或“不利”)变异。11.(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遗传学家摩尔根以果蝇为实验材料,揭示出了遗传学重要定律。请分析回答
:(1)1910年5月,摩尔根在红眼的果蝇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这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________,红眼和白眼在生物学
上称为_____________。(2)果绳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其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由X,Y染色体决定、请写出这只白眼雄性
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________________。(3)果绳的长翅和残翅由一对基因控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性状及数量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①果蝇长翅和残翅中,属于显性性状的是_____________。
②子代长翅果蝇的基因组成是________________(缺一不可)。③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该现象可以用达
尔文的___________学说来解释:从进化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___________变异(有利变异/不利变异)。(4)有
人做过这样的实验:长翅果蝇的幼虫在25°C环境下发育成长翅果蝇:在35~37°C环境下,部分幼虫发育成残翅果蝇。由此可知,生物的性
状表现是________和_________共同作用的结果。参考答案1.B【分析】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知识。遗传和变异是生物的
基本特征之一。遗传通常指在传种接代过程中亲子代之间性状表现相似的现象。遗传物质的基础是脱氧核糖核酸(DNA),亲代将自己的遗传物质
DNA传递给子代,而且遗传的性状和物种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变异一般指亲子代之间及其子代个体之间的性状差异。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性状变
异,能够遗传给后代。变异主要是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与染色体变异。其中基因突变是产生新生物基因的根本来源,也就是产生生物多样性的根本
来源。【详解】A.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DNA分子上具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就是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A正确。B.染色体是细胞
核中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
螺旋结构,DNA上有特定遗传效应的片段叫做基因,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B错误。C.玉米能够
抗虫、耐除草剂的特性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的新品种,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导致子代性状的改变,故属于变异现象,C正确。D.亲代通过生殖细胞
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了子代,遗传信息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桥梁是生殖细胞,D正确。故选B。【点睛】熟知遗传和变异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
键。2.B【分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育种是通过创造遗传变异、改良遗传特性,以培育
优良动植物新品种的技术,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解】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
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改变了普通椒的遗传物质,再返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
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
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故选B。【点睛】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
培育新品种的方法。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是利用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等可遗传变异的原理。关键是知道遗传变异原理,以及遗传变
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3.B【分析】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
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详解】“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体现了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因此“一母生
九子,连母十个样”这句俗语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着变异现象,故选B。【点睛】理解掌握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的概念是解答此题的关键。4.B【分
析】遗传育种是通过系统选择、杂交、诱变等方法培育人类需要的动植物新品种。遗传育种以遗传学为理论基础,并综合应用生态、生理、生化、病
理和生物统计等多种学科知识。遗传育种对发展畜牧业和种植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详解】太空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就是将农作物种子或
试管种苗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的诱变作用,使种子产生变异,再返
回地面选育新种子、新材料,培育新品种的作物育种新技术。太空育种具有有益的变异多、变幅大、稳定快,以及高产、优质、早熟、抗病力强等特
点。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高产性状的产生源于生物的变异,属于
诱变育种,选B。【点睛】关键是掌握遗传变异原理,以及遗传变异在遗传育种方面的应用。5.D【分析】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
差异。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详解】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
状、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奶牛的高产性状,均属于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引起的,能够遗传给后代。新疆哈密瓜移植到内地,出现甜
度下降的性状,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这是外界环境引起的,不能遗传给后代。故选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理解生物的变异类型及特点。6.B
【分析】可遗传的变异是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仅由环境因素引起的,没有遗传物质的发生改变的变异,是不可遗传的变异,不
能遗传给后代。【详解】A、C、D是由于环境条件改变,而遗传物质没有改变产生的变异,不会遗传给后代,B是由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
变异,能够遗传给后代。故选:B。【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可遗传的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的特点。7.B【分析】生物体的形态
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的性状传给后代的现象叫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变异。
【详解】遗传是指亲子间性状上的相似性,变异是指子代与亲代之间的差异,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的现象。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有利变异和
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生存是不利的。按照变异的原因可以分为可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可遗传的变异是
由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由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是不遗传的变异,不能遗传给后代。同卵双生的兄弟肤色差异较大、同种小麦在
肥沃和贫瘠土壤中长势不同、通过整容手术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都是环境改变引起的变异,遗传物质没有改变,是不可遗传的变异;正常羊群中出现
短腿安康羊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可以遗传给后代,是可遗传的变异。【点睛】区分遗传的变异和不遗传的变异主要看变异发生引起的原因是环境
还是遗传物质。8.C【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和环境共同决定。基因是控制生物性状的遗传物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详解】ABC.
生物的性状一般由基因决定,但还与环境有关。如正常的喜马拉雅兔是白毛黑爪。但在兔背上剥去一块白毛并放置一块冰后,长出黑毛,说明生物的
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即环境对遗传因素的表达有影响,但并不导致遗传因子组成的改变,故AB错误,C正确。D.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
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表现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
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表现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表现为隐性性状。故D错误。故选C。【点睛
】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生物的性状表现还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关键是要明确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9. 相对 长毛 Dd和Dd精子和卵细胞 环境 不可遗传【分析】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或一
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在一对相对
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详解】(1)家兔长毛和短毛
是一对相对性状,这是同一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
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所以根据实验结果判断其中隐性性状为长毛,短毛是显性性状。(2)兔的长毛是隐性性状,可知子代长毛
兔的基因组成是dd,分别亲代各传递一个基因d,亲代都是短毛兔,必由一个基因D控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Dd,遗传图解如下所示:综上分析
可知,实验2中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为Dd和Dd。亲代兔的基因是在生殖过程中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传递给子代的,生殖细胞是传递基因的“桥梁”
。(3)生物的性状由基因的控制,但不能控制生物的全部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所以生物的性状是受环境和基因的控制,所以用不同颜色的
光照射长毛兔,也会影响兔毛的长短,说明生物性状在受基因控制的同时也会受环境的影响。由光照颜色不同引起兔毛长短的差异属于不可遗传变异
,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不能遗传给后代。【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会借助图解来
分析解答此类问题。10. 分裂 显性 AA或Aa(两项答全得分) 减轻 能够迁移(合理即可得分) 蒸腾 有利【分析】(1)蒸腾作用
是指植物体内的水分通过叶片的气孔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发到大气中去的一个过程,气孔是气体进出的门户。(2)生物的性状由基因控制,基因有显
性和隐性之分;当细胞内控制某种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或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基因时,生物体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当控制某种
性状的基因都是隐性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才会表现出来。(3)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的增加。生物的变异包括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详解】(
1)细胞分裂增加细胞数量,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形态各异的茸毛的形成与细胞的分裂和分化有关。(2)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
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有茸毛自交产生的后代出
现了无茸毛,则有茸毛为显性性状,无茸毛为隐性性状。有茸毛自交产生的后代出现了无茸毛,则有茸毛的基因为Aa,其遗传图解如下:子二代有
茸毛个体的基因组成为AA或Aa。(3)每组有茸毛辣椒的蚜虫数量均明显少于无茸毛辣椒,说明辣椒的茸毛可以减轻蚜虫的危害。隔离组中无茸
毛辣椒与有茸毛辣椒蚜虫数量的差值更大,推测是由于混合组蚜虫能够迁移,而隔离组不能。(4)蒸腾作用是植物体内的水分以水蒸气的形式散失
到外界的过程,促进水分吸收,促进水和无机盐的运输,降低温度,提高湿度,减轻干旱。因此,有茸毛辣椒由于表皮被茸毛覆盖,增加了水分通过
气孔扩散到外界的阻力,有助于降低蒸腾作用,提高了植物的抗旱性。变异是指亲子代间和子代个体间性状上的差异,按照变异对生物是否有利分为
有利变异和不利变异。有利变异对生物自身生存是有利的,不利变异对生物自身生存是不利的。可见,有茸毛属于  有利变异。【点睛】解题的关
键是理解细胞分裂的概念,基因在亲子代之间传递的特点,蒸腾作用的概念,生物的变异类型。11. 变异 相对性状 3对+XY或6条+XY
长翅 BB或Bb自然选择 有利 基因 环境【分析】1.变异是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根据变异是否可以遗传,分为可遗传变异和不可
遗传变异。2.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
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
。3.昆虫的完全变态发育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幼虫与成虫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明显不同,差异很大,如蝶、蚊、蝇、菜粉蝶、
蜜蜂,蚕等。4.生物体的形态特征、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叫做性状,生物体的性状由基因控制,但同时也受环境的影响。基因型相同的个体,在不
同的环境条件下,可以显示出不同的表现型。【详解】(1)在红眼的果蝇群中发现了一只异常的白眼雄性果蝇,指亲代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这
种现象在生物学称做变异。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果蝇的红眼和白眼,是果蝇眼的颜色,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是
相对性状。(2)已知果蝇体细胞中有四对染色体,性别决定方式与人类相同,白眼雄性果蝇性别决定方式是XY型,则白眼雄性果蝇体细胞的染色
体组成6+XY或3对+XY。(3)①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相对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由表中所示的遗传结果可知:一对长翅果蝇交配后产下的子代果蝇有长翅和残翅两种性状,子代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新出现的性状是隐性性状,亲代所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即长翅是显性性状,残翅是隐性性状。②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则亲代个体表现的性状是显性性状,子代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由一对隐性基因控制。遗传图解如图:根据遗传图解可知,子代长翅的基因是BB或Bb。③“在一个风力较大的小岛上,多数果蝇是残翅的”,残翅的果蝇飞不起来,不容易被风刮到海里,因此“从是否利于生存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有利变异;残翅的果蝇是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变异,因此“从能否传给后代的角度分析”,果蝇的残翅属于可遗传变异;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不断进化,属于有利变异。(4)由于两组果蝇的基因型相同,所处的温度不同,导致表现型也不同,这个实验说明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是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而性状的形成同时还受到环境的影响。由此可知,生物的性状表现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点睛】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 9 / 9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