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栅栏附近的戏园子

 新用户8926AVU2 2023-05-27 发布于北京



前门大栅栏是京剧诞生的沃土,这里有广和楼、中和园、庆乐园、庆和园、广德楼、三庆园、同乐园七处戏园。乾隆年间徽班进京,就在这些剧场轮番演出,到咸丰年间,京剧在该地区逐渐形成。中国戏剧史上著名的“同光伶十三绝”和“四大名旦”、“四大须生”等,他们都曾住在大栅栏。而国粹京剧就诞生在这里。曾经住在大栅栏地区的京剧名家有:

石头胡同:王顺福、刘倩云、李春林、余三胜、张二奎 、娄振奎、程长庚
陕西巷:张紫仙、白云胜、朱桂芳、刘吉庆、李砚侬 、苏雨卿、沈玉斌、张天元、孔元福、陈兰仙、陈芷香、卢胜奎、侯永奎、董 文、董凤岩
大外廊营:朱霞芬、朱湘泉、李吉才、李丽秋、吴霭仙、余玉琴、汪桂芬、迟子俊、陈寿峰、陆金凤、陈瑞麟、范福泰、果湘林、郑盼仙、姚佩秋、路三宝、鲍吉祥、谭小培、谭富英、谭鑫培、谭元寿、樊景泰

最让人感兴趣的是大栅栏里的那几座老戏园子。

广德楼是清嘉靖年间就出现的老戏园子,不过光绪庚子大火把它也给烧了,如今我们见到的是1904年重建的,在大观楼的对面,很窄的一个门脸,后来改名叫前门小剧场,很长一段时间演相声,按时收费,每十分钟收2分钱,你随时可以进去,爱听多听会儿,不爱听,可以拔脚就走。

清朝时期大栅栏18号已经是演出场所,据《梦华琐簿》记载:“今日之三庆园,乾隆年间宴乐居也。”听名字就知道是个吃饭、听戏的地方。后来三庆班将宴乐居作为首选的演出场所, 嘉庆元年(1796)改名三庆园,其他三大徽班也都曾在这里轮番演出。从此徽剧扎根儿于北京,并迅速占据戏曲表演的主导地位,并逐步发展为京剧艺术形式。

庆乐园也是一家老戏园子,据说最早开在明末清初,临大栅栏门口先是立一块牌坊,进牌坊有几十米长的一条走廊,派头有些像广和楼。据说戏台也大,台前的两根大柱子之间就有5米多,柱子上有抱柱联:大千秋色在眉头,十万春华如梦里。李万春和他的鸣春社常常在那里演猴戏。后来改成风雷京剧团,还一度改成了杂技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