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奇楼说 | 侠客文化系列集——第一集

 文山书院 2023-05-27 发布于湖南
图片
侠客行
图片
(李白)
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
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闲过信陵饮,脱剑膝前横。
将炙啖朱亥,持觞劝侯嬴。
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
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
救赵挥金槌,邯郸先震惊。
千秋二壮士,烜赫大梁城。
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
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
图片
图片

KNIGNT-ERRANT

侠客文化


很多人都做过武侠梦,也都多多少少读过金庸(射雕英雄传、神雕侠女...)、古龙(小李飞刀、绝代双骄...)、梁雨生(白发魔女传、云海玉弓缘...),90年代风靡的武侠系列电视剧还历历在目,对狄龙、姜大卫、古天乐就像老朋友一样熟悉。
但很多人可能还没有真正的了解侠客、侠客文化。
本期文章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侠客文化,什么是侠客,什么是侠客文化。

点击查看点亮后的仙侠奇楼

图片
图片

图片


金庸先生说过:侠,我认为就是牺牲自己,成全人家。

何谓侠?在金庸先生的小说中,侠客就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重情重义;在唐朝盛世,侠客就是一壶酒,一把剑,纵横万里,吟诗百篇;在先秦时期,侠客就是纵横各国,游说君主,传播思想。


在我们看来,侠客应该是武功高强,快意恩仇,行侠仗义,游历大江南北;两鬓斑白时便隐居山林,以白鹿松鹤为伴,待偶遇有缘人,传授毕生所学。

图片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侠客的身影,专诸、豫让、聂政、荆轲等,虽是刺客但也同时是兼有侠客身份的一批人。


侠客们扶危济困,明了便捷,干脆利落。他们执剑三尺快意恩仇斩尽天下不平之事,他们策马踏歌,贯看秋月春风。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典型事例比如专诸刺王僚、要离杀庆忌、豫让伏击赵襄子,手段简单粗暴,更谈不上有什么积极的社会意义,却成为不少史学家歌颂的对象。
专诸刺王僚
专诸是中国古代'四大刺客'(一说为'五大刺客')之一。春秋末期吴国的公子光(即后来的吴王阖闾)欲杀吴王僚而自立,伍子胥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元前515年,公子光乘吴内部空虚,与专诸密谋,以宴请吴王僚为名,藏匕首于鱼腹之中进献(此即中国历史上著名'鱼肠剑'的来历),专诸当场刺杀了吴王僚,但也被其侍卫所杀,史称为'刺王僚'、'专诸刺王僚'或'鱄设诸刺吴王僚',后更成为中国京剧传统剧目。此后公子光自立为王,是为吴王阖闾,乃以专诸之子为卿。葬于苏州阊门内,以'专诸巷'以纪念。
豫让伏击赵襄子

'豫让刺赵襄子'《史记》卷八十六《刺客列传》第二十六记载着的'士为知己者死'的典故。豫让是晋国人,是战国四大刺客之一,跻身智伯门下后受到尊宠,称他为国士。智伯伐赵襄子没有成功,被赵襄子战败身亡。豫让改名换姓,多次行刺赵襄子未遂后终于被捉,豫让知道非死不可,于是恳求赵襄子把衣服脱下让其刺穿以完成心愿;赵襄子答应了要求,豫让拔剑连刺衣服三次,然后自杀。

究其原因,就在于拿当时的是非观来衡量,他们至少做到了舍生忘死、忠人之事

图片

▲ 72奇楼小镇

侠义不过只是一种文化称谓,本没有特定的范畴,不必去多想也不该轻视。

美国电影里有句话:只要有信念人人都可以是超级英雄。

这句话用在侠客精神上也正合适,

“只要行义,人人皆可称侠”。

—  本日互动  —

(翻牌查看—梦回儿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