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生物汇编:动物的主要类群1
2023-05-28 | 阅:  转:  |  分享 
  
2021北京重点校初二(上)期中生物汇编动物的主要类群1一、单选题1.(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辣椒中含有辣椒素,会让人类产生强
烈的痛觉,而很多鸟类对辣椒素不敏感,吞噬辣椒可以把种子完整排除体外,对此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鸟类无齿,不会消化辣椒种子
B.辣椒中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胃C.人体产生痛觉的部位是舌D.鸟类帮助辣椒传播种子,二者的关系是共生2.(2021·北
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列哪一组全部属于爬行动物(  )A.壁虎、黄金蟒、巴西龟B.蜥蜴、海马、蝾螈C.河马、扬子鳄、蝮蛇D.青
蛙、恐龙、蟾蜍3.(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鸟的足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其中攀禽类最明显的特征是它们的脚趾两个向前,两
个向后,有利于攀缘树木。我们常见的啄木鸟就属于攀禽。以下最可能表示啄木鸟的足的是()A.B.C.D.4.(2021·北京·人大附中
八年级期中)图为蝗虫后足内部结构,足内的A、B肌肉附着在外骨骼的内侧面。蝗虫起跳时,是由弯曲状态变为伸展状态,A肌、B肌的状态应分
别为(  )A.都收缩B.A收缩B舒张C.都舒张D.A舒张B收缩5.(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2020年6月5日,为进
一步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中国将穿山甲属所有种由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提升至一级,穿山甲的全身覆盖瓦鳞甲,每年可产一胎,通过乳汁哺
育后代。动物学家根据这些特点把穿山甲归类为(  )A.爬行动物B.两栖动物C.鸟类D.哺乳动物6.(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
期中)以下关于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B.身体分节可以使躯体运动灵活C
.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D.贝壳有利于动物运动7.(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以下动物生殖方式都是卵生,其中卵
表面都有卵壳的是(  )A.鲫鱼?麻雀B.鳖?袋鼠C.鸵鸟?尼罗鳄D.金雕?比目鱼8.(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小龙虾
和大闸蟹都是餐桌上的美食,它们都属于节肢动物,依据是(  )A.生活在水中B.有三对足,两对翅C.有外骨骼D.用鳃呼吸9.(202
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列几种动物类群中种类最多的是(  )A.腔肠动物B.鱼C.鸟D.节肢动物10.(2021·北京·人
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列特征中,与蛲虫营寄生生活无关的是(  )A.身体呈圆柱形B.消化管结构简单C.生殖器官发达D.体表有角质层1
1.(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砗磲生活于海洋中,因贝壳表面放射状的沟槽状如车辆碾压后的车辙而得名。是现存最大的贝类,关
于砗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甲壳动物B.运动器官是足C.用鳃呼吸D.有外套膜12.(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
以下动物的对称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海月水母B.日本血吸虫C.蜻蜓D.鳄鱼13.(2021·北京·101中学八年级期
中)下列动物的身体全部呈辐射对称的一组是()A.蚯蚓、日本血吸虫B.海葵、水螅C.蛔虫、蝗虫D.水螅、鱼14.(2021·北京·1
01中学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鱼类的说法错误的是()A.鱼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是鱼的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氧气B.鱼如果没有胸鳍、腹鳍
,游动时身体会侧翻C.鱼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是进行呼吸D.鱼属于脊椎动物,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15.(2021·北京师
大附中八年级期中)蝾螈身体丰满,呈圆筒形,与爬行类的蜥蜴很像,拖着一条长而侧扁的尾巴。下图是它发育的不同阶段。下列生物与其同属于同
一类群的是()A.鲤鱼B.麻雀C.青蛙D.壁虎16.(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在水产市场,王强同学发现一种陌生的活体海洋
动物(如图),并将其买回家进行研究,若想确定它是否属于鱼类,下列哪项观察无助于做判断()A.是否异养生活B.是否有脊柱C.是否用鳃
呼吸D.是否有鳞片17.(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哺乳动物与其他各种动物相比较,最显著的区别是(  )①胎生哺乳?②牙
齿有多种类型的分化?③完全用肺呼吸?④有四肢?⑤体温恒定?⑥体内受精A.①②③④⑤⑥B.④⑤⑥C.①②D.①④⑥18.(2021·
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以下结构中,能够进行气体交换的有(  )①草履虫的表膜?②蚯蚓的体壁?③螃蟹的鳃?④鲫鱼的皮肤?⑤蜥蜴的
皮肤?⑥丹顶鹤的气囊()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③⑤⑥C.②③⑥D.①②③19.(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鸟的双重呼吸
是指(  )A.有肺和气囊两种气体交换器官B.吸气和呼气时都能进行气体交换C.吸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气囊进行气体交换D.吸气
时气囊进行气体交换,呼气时肺进行气体交换20.(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下列关于鸟类主要特征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体表被覆羽毛,翼是飞行器官B.前肢肌肉发达,可产生强大的飞行能力C.心脏发达,物质运输能力强D.有角质的喙,没有骨质的齿21
.(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小李同学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一岁鱼的表面覆盖有鳞片,青蛙、蝾螈等两栖动物皮肤都很潮湿,而陆龟
等爬行动物的体表干燥。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鱼体表覆盖着鳞片和黏液,可以减少体内水分蒸发B.青蛙的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
,使皮肤保持湿润C.蝾螈终生用肺呼吸,肺非常发达,有利于气体交换D.龟甲厚实坚硬,可以保温,有助于维持恒定的体温22.(2021·
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BTB(溴麝香草酚蓝)是一种指示剂,溶液呈蓝色,当遇到二氧化碳后,会变成黄色。将金鱼养在新配制的BTB溶
液中一段时间,随后取出金鱼,向溶液中投入一些金鱼藻,置于阳光下一段时间,本实验中,溶液颜色的变化是(  )A.变黄B.先变黄再变蓝
C.变蓝D.先变蓝再变黄23.(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与青蛙相比,蛇是真正适应陆地环境的脊椎动物,最重要的原因是( 
 )A.蛇可以用肺呼吸,而青蛙需要皮肤辅助呼吸B.蛇体表面覆盖角质鳞片适应陆地干旱环境C.蛇的运动速度很快,可以迅速躲避天敌D.蛇
的生殖和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二、综合题24.(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水是生命之源,水流丰富的小溪、河流、湖泊、海
洋,既是人们旅游度假的景点,也是动物们的乐园。水体中除了常见的鱼虾蟹以外,还有一些更小的动物,它们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
人类的生活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1)水螅生活在水流缓慢的清洁淡水中。水螅的身体呈_________对称,便于感知各个方向的刺激;身
体由外胚层和_________两层细胞构成;食物从口进入消化腔后,产生的食物残渣由__________排出,此外,水螅还有一种攻击
和防御利器,叫________细胞,(2)涡虫常常生活在清澈的溪流中,与水螅不同的是,涡虫身体呈________对称,且背腹___
_____。与涡虫属于同一类群的其他动物大多营______生活。(3)如果水体被人畜粪便污染,可能携带有蛔虫卵,进而污染蔬菜水果等
食物,使健康人感染蛔虫病,为了预防蛔虫病,你对同学们有什么建议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海洋中生
活的沙蚕,体节上有辅助运动的结构——疣足和__________,运动更加协调;肠壁出现了肌肉层,提高了对食物的_______(填“
消化”或“吸收”)的能力。(5)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中很多种类都可以食用,它们富含蛋白质,进入人体被消化为氨基酸后,会被吸收进入__
__________。这些氨基酸可以作为建造和修复身体的重要原料。25.(2021·北京·汇文中学八年级期中)动物等异养生物需要从
外界摄取食物获得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1)草履虫是单细胞生物,食物由口沟直接进入细胞内,形成______,不能消化的食物残
渣从胞肛排出。这属于细胞内消化。(2)水螅用触手把食物送进______(如图),腔壁上的细胞能分泌消化酶,将食物中的大分子分解为小
分子,小分子有机物穿过______(结构)进入细胞内。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______排出。这属于细胞外消化。细胞外消化增加了食物
的种类和摄入量。(3)蝌蚪是植食性的,而其成体青蛙则是杂食性的。植物性食物的细胞壁富含纤维素,相比肉类食物需要更长的消化时间。科学
家发现蝌蚪消化管的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大于青蛙消化管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所以有人推测消化管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大,______,
有利于消化。(4)家鸽在消化方面的一个特点是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这有助于为旺盛的呼吸作用提供______,对维持恒定体温有重要作用
,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力,扩大了动物分布范围。(5)哺乳动物的牙齿有______的分化,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
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26.(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中华鲟是长江中最大的鱼,故有“长江鱼
王”之称;大鲵属于有尾两栖动物,是现存最大的两栖动物;扬子鳄是世界上最小的鳄鱼品种之一。中华鲟、大鲵和扬子鳄都是我国珍稀野生动物,
被人们称为“活化石”,对我们研究古地质学、古代动物的兴衰和生物的进化,都有重要意义。三者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A
所示动物的幼体必须生活在______________环境中,用______________呼吸;成体的皮肤____________
__(填“裸露”或“不裸露”),并且能分泌粘液,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所以图A所示动物通常生活在山间溪流附近。(2
)图B所示动物体表覆盖有______________,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结构,同时还有______________的功能,使其更加适
应陆地生活。(3)从生殖的角度来看,图_________所示动物在水中产卵,其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图__________所示动
物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______________,使后代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27.(2021·北
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许多既有趣味性又富含哲理的歇后语都与动物有关。如“寒蝉抱枯枝——日暮穷途”、“蝎子战蜈蚣——以毒攻毒”、“蝗
虫打喷嚏——满嘴庄稼气”、“河里的螃蟹——都有夹(家)”等。请根据相关知识,分析回答问题:(1)以上动物体表均有_________
___,身体和附肢都____________,故都属于节肢动物;其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____现象。(2)节肢
动物分布范围广,呼吸结构多样,例如蝗虫依靠______________和气管呼吸;而生活在水中的螃蟹依靠_____________
_呼吸。(3)以上动物中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形态结构更相似,它们均属于昆虫;判断标准是___
___________。(4)“飞蝗过境,庄稼不剩”。蝗虫运动能力强,与此相适应的是具备发达的感觉器官,比如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28.(2021·北京·人大附中八年级期中)蝗虫是常见的农业害虫,食性杂、分布广,对陆地环境
有很强的适应能力。(1)蝗虫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有分节的_________,是触觉和嗅觉器官;胸部具有_________对足、两对
翅,是_________中心; _________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各部分分工合作,提高了对陆地复杂环境条件的趋避能力。(2)蝗
虫的身体表面有防止水分蒸发的结构——_________,但是该结构会限制蝗虫的生长,因此蝗虫需要定期_________。(3)蝗虫
的身体和_________都分节,在陆地上具有很强的运动能力,善跳跃、能飞行。以下动物中身体分节的有_________A.石鳖 B
.水蛭 C.蚯蚓 D.蜘蛛 E. 梭子蟹 F. 蜈蚣(4)如图所示,蝗虫体表有A结构,可以在干燥的陆地环境中呼吸,该结构的名称是_
________。A结构实际上是体壁向内凹陷形成的复杂管道的开口(如图),外界空气经A结构后,依次到达内部逐级分支的气管,直至组织
细胞周围。组织细胞通过这些结构可以与外界直接进行气体交换。与环节动物的体壁相比,蝗虫的体壁结构有利于在陆地环境中获取更多的氧气。从
结构功能观的角度,解释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29.(2021·
北京·101中学八年级期中)近年来,塑料制品、农药中含有可干扰生物体正常激素合成的物质(如双酚A),俗称“环境雄激素”。我国某些水
域也因此出现了“雄鱼雌化”现象,那么,这是否也会影响到其它生物的生殖系统呢?某研究小组向生长状况相似的雄性小鼠腹腔注射了含不同剂量
双酚A的大豆油,实验分组如表:组别实验鼠数量(只)对照组1低剂量双酚A组1中剂量双酚A组1高剂量双酚A组1(1)从动物分类看,小鼠
属于___________,其繁殖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3)对照组应向小鼠腹腔注射等量________(含有或不含有)双酚A的大豆油作为对照
;实验时应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雄性小鼠,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在实验中将小
鼠从25℃的环境中转移至10℃的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小鼠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将_________。(5)为使本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严谨
,该探究实验可以改进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实验设计改进后,结果如下图所示,表明双酚A剂量越
高,鼠的精子数越___________________。(7)生活垃圾等中含有的“环境雄激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殖,由此,你能为环境保
护做些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资料分析题30
.(2021·北京师大附中八年级期中)鸟类是人类的好朋友,在生态系统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统计地球上的鸟类大约有9000多
种,其中大多数鸟都善于飞行。(1)请你列举出两个鸟在形态结构上适于飞行的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2)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鸟的消化特点大山雀等雀形类的鸟所吃的谷物、果实或昆虫,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1
.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绿头鸭吃进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形成的残渣0.5小时后随粪便排出。雀形类的鸟一天所吃的食物,相当于自身体重的1
0%~30%。蜂鸟一天所吃的蜜浆约等于它体重的2倍。体重为1500克的雀鹰,一昼夜能吃掉800~1000克肉。材料二:人与鸟的心脏
占体重的百分比及每分钟心搏次数的比较占体重的百分比/%每分钟心搏次数/次人0.4272鸽1.71135—244金丝雀1.68514
蜂鸟2.37615材料一说明,鸟消化的特点是食量______________消化时间______________。材料二说明,与人
相比,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______________,每分钟心搏次数______________。鸟的消化系统和心脏的特点有利
于飞行过程中肌肉细胞获得大量的氧气和充足的______________,保证能量的供应;粪便及时排出有利于____________
__;这些特点均与飞行生活相适应。参考答案1.A【分析】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主要功能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但各段
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能力是不同的。其中小肠是消化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部位。大脑由两个大脑半球组成,大脑半球的表层是灰质,叫大脑皮
层,大脑皮层是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如:躯体感觉中枢(与身体对侧皮肤、肌肉等处接受刺激而使人产生感觉有关)。【详解】A.鸟
类有喙无齿,不会消化辣椒种子,A正确。B.辣椒中的营养物质被人体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B错误。C.人体产生痛觉的部位是大脑皮层,C
错误。D.辣椒是鸟类的食物,而鸟类又可以帮助辣椒传播种子,两者是种间互助的关系,D错误。故选A。2.A【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①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②用肺呼吸;③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详解】A.壁虎、黄金蟒、巴西龟都属于爬行动物,A正确。B
.蜥蜴属于爬行动物,海马属于鱼类,蝾螈属于两栖动物,B错误。C.河马属于哺乳动物,扬子鳄、蝮蛇属于爬行动物,C错误。D.青蛙和蟾蜍
属于两栖动物,恐龙属于爬行动物,D错误。故选A。3.B【分析】生物在长期的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对它所生存环境的适应,生物只有适
应环境才能生存。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适应生存环境的多种能力。【详解】A.老鹰的足锐利、具有钩爪,适于捕捉
小动物。A所示为老鹰的足,故A不符合题意。B.啄木鸟的足两趾朝前,两趾朝后,便于抓握树干,能抓握和钩挂在树上,适于攀援在树上。B所
示为啄木鸟的足,故B符合题意。C.鸭的足趾间有蹼,适于在水中游泳。C所示为鸭的足,故C不符合题意。D.丹顶鹤的足三趾朝前一趾朝后,
便于行走,与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大,由于沼泽地或浅水滩土地比较湿润,这样的足不至于深陷其中。D所示为丹顶鹤的足,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4.D【分析】蝗虫有三对足,前足和中足爬行,后足跳跃;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所以胸部是
它的运动中心。【详解】蝗虫的后肢发达,适于跳跃,肌肉收缩为蝗虫的跳跃提供动力,起跳时,A肌肉舒张、B肌肉收缩,足由弯曲状态变为伸展
状态,完成跳跃,D符合题意。故选D。5.D【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有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
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详解】通过题干可知,穿山甲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D正确。故选D。6.D【分析】生物体结
构与功能相适应,如身体分节可以促使躯体运动灵活,转向方便;两侧对称体型有助于动物的定向运动。【详解】A.两侧对称体型前端头部感觉器
官集中,能够最先感知外界刺激,有助于动物的身体定向运动,A正确。B.动物身体有许多体节构成,身体分节可以增强运动的灵活性,B正确。
C.流线型的身体可以减少运动时的阻力,C正确。D.软体动物的身体柔软,一般具有贝壳,贝壳具有保护作用,与运动无关,D错误。故选D。
7.C【分析】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发育完全脱离
了水的限制,是最早的、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鸟的主要特征:鸟的体表覆盖着羽毛,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心脏有四腔,生殖方式为卵生,体温
恒定,能产带坚硬卵壳的大型卵。【详解】鸟类和爬行类的生殖方式都是卵生,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都有坚硬的卵壳保护。A.鲫鱼属于鱼类,麻
雀属于鸟类,A不符合题意。B.鳖属于爬行类,袋鼠属于哺乳类,B不符合题意。C.鸵鸟属于鸟类,尼罗鳄是爬行动物,C符合题意。D.金雕
属于鸟类,比目鱼属于鱼类,D不符合题意。故选C。8.C【分析】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
,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蛛形纲、甲壳纲。【详解】昆虫一般有三对足两对翅,小龙虾和大闸蟹的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属于甲
壳纲,可见C正确。故选C。9.D【分析】节肢动物中的昆虫纲是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详解】昆虫纲,是动物
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一个类群。已知地球上的昆虫在100万种以上,约占整个动物界种的2/3,昆虫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
。所以动物界中种类最多、数量最大、分布最广的动物类群是节肢动物。故选D。10.A【分析】蛲虫:寄生生活,身体呈圆柱形,有口有肛门。
体表有角质层,起保护作用;消化管结构简单,肠仅有一层细胞构成,无专门的运动器官。生殖器官发达,生殖力强。【详解】蛲虫的生殖器官也非
常发达,与寄生生活相适应;蛲虫营养物质主要是寄生动物体内的消化的食物,所以蛲虫的消化道简单;同时蛲虫为了避免寄生动物消化液,所以体
表有角质层起到保护作用;可见蛲虫的身体呈圆柱形与蛲虫营寄生生活无关,A符合题意。故选A。11.A【分析】软体动物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
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大多用鳃进行呼吸。【详解】砗磲是软体动物,其主要特征是柔软的身体表面有外套膜,大多具有
贝壳,运动器官是足,大多用鳃进行呼吸。故选A。12.A【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辐射对称,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
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详解】A.海月水母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日本血吸虫是扁形动物,
C.蜻蜓是节肢动物,D.鳄鱼是爬行动物,它们的身体都呈左右对称。故选A。13.B【分析】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辐射对称
,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详解】A.蚯蚓属于环节动物,日本血吸虫属于扁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
A不符合题意。B.海葵、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辐射对称,B符合题意。C.蛔虫属于线形动物,蝗虫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左右对称,C不符
合题意。D.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辐射对称,但是鱼身体左右对称,D不符合题意。故选B。14.D【分析】鱼在水中生活的特点有:体呈流
线型;体表有鳞片能分泌粘液,具有保护作用还可以减少水的阻力;呼吸器官是鳃,吸收水中的溶解氧;用鳍游泳等;在动物界中只有鸟类和哺乳类
为恒温动物,体温恒定减少了动物对环境的依赖性,增强了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扩大了动物的分布范围,有利于动物的生存和繁殖。【详解】A.
鱼离不开水的主要原因是鱼的鳃只能吸收溶解在水里的氧气,不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A不符合题意。B.鱼的腹鳍起平衡作用,胸鳍起平衡和转换
方向的作用,所以当鱼损失了胸鳍、腹鳍的时候,鱼体将不能保持身体平衡,游动时身体常常侧翻,B不符合题意。C.观察鲫鱼的游泳,可以发现
它的口和鳃盖后缘交替张合的动作,鲫鱼这是在进行呼吸,而不是喝水,C不符合题意。D.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它们的体温随外界环境的变化
而变化,都属于变温动物,D符合题意。故选D。15.C【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
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以青蛙、蟾蜍,蝾螈及大鲵(又称娃娃鱼)为代表。【详解】蝾螈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符
合两栖动物的特征,属于两栖动物。鲤鱼属于鱼类,麻雀属于鸟类,青蛙属于两栖类,壁虎属于爬行类。因此与蝾螈同属于同一类群的生物是青蛙。
故选C。16.A【分析】此题考察鱼类的主要特征。【详解】鱼类是以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的变温水生脊椎动
物。鱼鳞是鱼类特有的皮肤衍生物,能保护鱼体免受机械损伤和外界不利因素的刺激,故有"外骨骼"之称。也是鱼类的主要特征之一。而消费者分
解者都是异养生物,不是鱼类特有营养方式。故选A。17.C【分析】哺乳动物一般具有胎生哺乳,体表被毛有保温作用,体腔内有膈,牙齿分为
门齿、臼齿、犬齿,心脏四腔,用肺呼吸,体温恒定。【详解】①胎生哺乳是哺乳动物特有特征,正确。②牙齿有多种类型的分化,如门齿、臼齿、
犬齿,正确。③完全用肺呼吸的动物有爬行动物、哺乳动物、鸟类,错误。④有四肢的动物有爬行动物、两栖动物、部分哺乳动物,错误。⑤体温恒
定的动物有哺乳动物、鸟类,错误;⑥体内受精的动物包括爬行动物、鸟类、哺乳类,错误。故选C。18.D【分析】在长期的自然选择过程中,
生物都形成了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详解】①草履虫通过表膜进行进行气体交换。②蚯蚓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氧气先溶
解在体壁的粘液里,然后渗透到体壁内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也通过体壁排出体外。因此蚯蚓是用湿润的体壁进行呼吸的。③水
中的氧气含量较少,而螃蟹可以在水中自由生活,原因是螃蟹的鳃丝里密布毛细血管,鳃能进行气体交换。④鲫鱼在水流经鳃时,水中气体与鳃内毛
细血管血液中的气体完成交换。⑤蜥蜴用肺呼吸,不用皮肤辅助呼吸。⑥丹顶鹤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
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气囊只是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故选D。19.B【分析】气体经肺进入气囊后,再从气囊经肺排出,由于气囊的扩
大和收缩,气体两次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这种在吸气和呼气时都能在肺部进行气体交换的呼吸方式,称为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
式,是与飞行生活相适应的。【详解】鸟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
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
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双重呼吸是鸟类特有的呼吸方式,它大大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故选B。20.B【分析】多数鸟类营飞行生活,其
结构特征总是与其生活相适应的,如体表被羽毛,前肢变成翼,适于飞行;身体呈流线型,可以减少飞行时的阻力;体内有气囊,辅助肺完成双重呼
吸,可以供给充足的氧气;有的骨中空,有的骨愈合,直肠很短,能减轻体重;胸肌发达,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心脏四室,体温恒定。【详
解】A.鸟类体表被覆羽毛,前肢变成翼,为鸟类的飞行器官,具有迅速飞翔的能力,A不符合题意。B.鸟类胸肌发达,附着在龙骨突上,可产生
强大的飞行动力,利于牵动两翼完成飞行动作,B符合题意。C.鸟类心脏有四室、比较发达,心率快、物质运输能力强,C不符合题意。D.鸟类
有角质的喙,口中没有骨质的齿,利于减轻体重,D不符合题意。故选B。21.B【分析】两栖动物的主要特征: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
体生活在水中或陆地上,用肺呼吸,同时用皮肤辅助呼吸。爬行动物的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
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动物的生殖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详解】A.
鱼体表覆盖着鳞片和黏液,具有保护作用,不能减少体内水分蒸发,A错误。B.青蛙属于两栖动物,皮肤裸露,能够分泌黏液,使皮肤保持湿润,
皮肤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B正确。C.蝶螈的幼体用鳃呼吸,成体用肺呼吸,肺不发达,C错误。D.龟属于爬行动物,体表有
角质的鳞片或甲,可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但不能维持恒定的体温,D错误。故选B。22.B【分析】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简称BTB溶液)
,在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呈黄绿色,在没有二氧化碳存在时呈蓝色。利用这一变色原理,可以证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吸收了二氧化碳气体。【
详解】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简称BTB溶液) , 由于金鱼的呼吸作用,溶液中有较多的二氧化碳,溶液呈黄绿色,当把试管放在阳光下,金鱼
藻能进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因此试管内二氧化碳浓度低,BTB溶液在二氧化碳浓度低时呈蓝色。故选B。23.D【分析】爬行动物的主
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爬行类的生殖
以及幼体的发育都脱离了水的限制,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详解】蛇属于爬行动物,雌雄异体,体内受精,陆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保
护。与青蛙相比,使蛇成为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最重要的原因是蛇的生殖和发育过程摆脱了对水的依赖。故选D。24.(1)辐射 内胚层 口
刺(2)两侧 扁平 寄生(3)不喝生水,不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合理即可)(4)刚毛 消化(5)毛细血管【分析】
根据体内脊柱的有无,动物可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体内没有脊柱的动物叫做无脊椎动物,如原生动物、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
节动物、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体内有脊柱的动物叫做脊椎动物,如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1)水螅属于腔肠动物,体形呈辐射
对称,生活在水中,体壁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水螅的身体一端附着在水草上,另一端伸展着5~12条柔
软细长的触手,另外还有一种较为特殊的结构称为刺细胞,帮助捕捉食物。(2)涡虫属于扁形动物,背腹扁平,两侧对称。猪肉绦虫、血吸虫等寄
生虫也是扁形动物。(3)蛔虫病是一种消化道传染病,蛔虫病人的粪便内含有蛔虫卵,在施肥的过程中,感染性的虫卵(即受精卵)就会污染蔬菜
瓜果等农产品,人类如果吃了未洗干净的蔬菜,其上的感染性的虫卵就会进入人的体内,从而患上蛔虫病。因此人体为了预防蛔虫病应注意个人卫生
:不喝生水,不生吃瓜果蔬菜要洗净,饭前便后要洗手等。(4)沙蚕属于环节动物,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肠壁出现了肌肉层,提高了对食物的
消化的能力。(5)蛋白质开始消化的部位是胃,在胃液中胃蛋白酶的作用下被初步消化,然后再在小肠中肠液和胰液的作用下被分解成氨基酸。氨
基酸被吸收进入毛细血管。25.(1)食物泡(2)消化腔 细胞膜 口(3)延长食物消化时间(消化时间长;食物停留时间长;食物与消化液
接触时间长)(4)有机物(5)门齿、犬齿、臼齿【分析】(1)草履虫虽然只由一个细胞构成,但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
节等生命活动,并能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2)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身体呈辐射对称,体壁
由内胚层、外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表有刺细胞,主要分布在触手的周围,可以用来攻击和防御,大多藏有刺丝和毒液,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3)哺乳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面有毛,一般分头、颈、躯干、四肢和尾五个部分;牙齿分化,体腔内有膈,心脏四腔,用肺呼吸;大脑发达,体
温恒定,是恒温动物;胎生、哺乳。(1)草履虫身体表面的表膜上密密地长着许多纤毛,靠纤毛的划动在水里运动,草履虫身体的一侧有一条凹入
的小沟,叫“口沟”,相当于草履虫的“嘴巴”,口沟内的密长的纤毛摆动时,能把水里的细菌和有机碎屑作为食物摆进口沟,再进入草履虫体内形
成食物泡,食物泡随细胞质流动,食物被慢慢消化吸收。(2)水螅用触手把食物经口送进消化腔,消化腔腔壁上的细胞能分泌消化酶,将食物中的
大分子分解为小分子,小分子有机物穿过细胞膜由内胚层细胞吸收。水螅有口无肛门,未被消化的食物残渣从口排出。(3)植食性动物的小肠非常
长,约为身体(躯干)长度的8~10倍,而且肠道壁多纹路皱褶,盘在腹中,可以减缓食物在肠道中的通过速度。肉食性动物,相对“简短”,小
肠长度大约只相当于身体长度的3倍,而且没有很多皱褶。蝌蚪是植食性的,而其成体青蛙则是杂食性的。蝌蚪消化管的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大于
青蛙消化管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植物性食物的细胞壁富含纤维素,比肉类食物难以消化。所以有人推测消化管长度与身体体积的比例大,延长食
物消化时间(消化时间长;食物停留时间长;食物与消化液接触时间长),有利于消化。(4)细胞利用氧,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将
储存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这个过程叫做呼吸作用。所以,家鸽在消化方面的一个特点是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这有助
于为旺盛的呼吸作用提供有机物,对维持恒定体温有重要作用,增强动物对环境的适应力,扩大了动物分布范围。(5)哺乳动物牙齿分化为门齿、
犬齿和臼齿。门齿适于切断植物纤维;犬齿锋利,适于撕裂食物之用,多见于食肉动物,草食动物有,但少;臼齿有宽大的咀嚼面,适于咀嚼食物作
用。牙齿分化既提高了哺乳动物摄取食物的能力,又增强了对食物的消化能力,使食物中的有机物利用率提高。26.(1)水 鳃 裸露 辅助呼
吸(2)角质鳞片 防止水分散失(3)???? AC##CA???? B(坚韧的)卵壳【分析】图中,A是大鲵,属于两栖动物,B是扬子
鳄,属于爬行动物,C是中华鲟,属于鱼类。(1)两栖动物在水中完成受精,生长和发育都离不开水,因此图A大鲵的幼体必须生活在水环境中,
用鳃呼吸,鳃里密布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交换;成体既能生活在陆地上,也能生活在水中。成体的皮肤裸露,并且能分泌粘液,空气中的氧溶解在
黏液中,再进入皮肤内的毛细血管,因此皮肤有辅助呼吸的功能。所以图A大鲵通常生活在山间溪流附近。(2)图B扬子鳄属于爬行动物,生活在
陆地环境中,空气比较干燥,因此扬子鳄体表覆盖有角质鳞片,能够保护身体内部结构,同时还有防止水分散失的功能,使其更加适应陆地生活。(
3)鱼类生活在水中,两栖动物幼体生活在水中,从生殖的角度来看,图A大鲵和图C中华鲟在水中产卵,其生殖和发育过程离不开水;图B扬子鳄
属于爬行动物,在陆地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能对卵起保护作用,使后代的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属于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27.(
1)外骨骼 分节 蜕皮(2)气门 鳃(3)蝉##蝗虫 蝗虫##蝉 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对触角,三对足,通常有两对翅(4)有一对
触角,有单眼和复眼【分析】(1)节肢动物的身体许多体节构成的,并且分部,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也分节,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多足纲、
蛛形纲、甲壳纲。(2)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一般有两对翅,有三对足,有外骨骼。(1)由图可以看出上述动物,体表都有坚韧的
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故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外骨骼不能随着身体的长大而长大,会限制其生长发育,所以在节肢动物的生长发育过
程中,有脱掉原来的外骨骼的现象,即蜕皮现象。(2)蝗虫属于节肢动物,呼吸器官是气管,与气门相通,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门户;螃蟹有鳃,其
中含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是呼吸器官。(3)蝉和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一般有3对足、2对翅,它们均属于昆
虫。(4)“飞蝗过境,庄稼不剩”。蝗虫运动能力强,与此相适应的是具备发达的感觉器官,蝗虫的头部有感觉器官有一对触角,触角有触觉和嗅
觉的作用;三个单眼和一对复眼,有视觉功能。28.(1)触角 三 运动 腹(2)外骨骼 蜕皮(3)附肢BCDEF(4)气门 环节动物
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溶于体表黏液,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因此环节动物呼吸不适于干燥环境;蝗虫通过气管呼吸,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气管
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适于干燥的陆地环境。【分析】蝗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蝗虫的胸部生有足三对,分别为前足、中足和后足
,足分节,后足发达,适于跳跃,另外蝗虫还有两对翅,前翅革质、狭长,有保护作用,后翅柔软宽大,适于飞行;在蝗虫的胸部和腹部有排列比较
整齐的小孔为气门,是气体进入蝗虫体内的门户,和蝗虫体内的气管相通,在气管处进行气体交换。(1)蝗虫属于节肢动物门昆虫纲。蝗虫的身体
分为三部分,头部有分节的触角,是触觉和嗅觉器官;胸部具有三对足、两对翅是其运动中心;腹部集中容纳内脏器官。(2)蝗虫的外骨骼除了起
保护支持作用外,还能防止水分的蒸发,适于陆地生活。外骨骼不能随身体的生长而生长,因此蝗虫要定期蜕皮,蝗虫一生要蜕五次皮才能发育成成
虫。(3)蝗虫是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另外环节动物身体也分节。A.石鳖属于软体动物,身体不分节,不符合题意;B.水蛭、C.蚯
蚓属于环节动物,身体由许多环状体节构成,符合题意;D.蜘蛛、E.梭子蟹、F.蜈蚣都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分节,符合题意。故以上几种动物
中:BCDEF身体分节。(4)蝗虫的胸腹部的体表有A气门,是气体进出蝗虫体内的通道。气门与体内的气管相通,蝗虫通过气管与组织细胞进
行气体交换。因此与环节动物的体壁相比,蝗虫的体壁结构有利于在陆地环境中获取更多的氧气的原因是:环节动物用湿润的体壁呼吸,氧气溶于体
表黏液,然后进入体壁的血管中,因此环节动物呼吸不适于干燥环境;蝗虫通过气管呼吸,组织细胞可以直接与气管内的空气进行气体交换,因此适
于干燥的陆地环境。29.(1)哺乳动物 胎生 哺乳(2)双酚A会影响小鼠的生殖系统吗?(3)不含有 控制单一变量(4)增加(5)增
加实验鼠的数量(6)少(7)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分析】哺乳动物的特征: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体腔内有膈,用肺呼吸,心脏四腔,体温恒定,胎生哺乳等;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环境,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生存权利,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积极地加入到环境保护的行列。(1)小鼠体表被毛,具有胎生、哺乳的特点,属于哺乳动物。(2)分析题可知:该实验探究的问题:双酚A会影响小鼠的生殖系统吗?(3)实验组向小鼠腹腔注射了含不同剂量双酚A的大豆油,因此对照组应向小鼠腹腔注射等量不含双酚A的大豆油作为对照。实验时应选择生长状况相似的雄性小鼠,原因是控制单一变量。(4)小鼠是恒温动物,温度从25℃的环境中转移至10℃的环境中,为了维持体温,小鼠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将增加。(5)用一只实验鼠,结果具有很大的偶然性,不足以说明问题。所用实验鼠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的误差。如果实验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因此为使本实验结果更加可靠严谨,该探究实验可以改进的是:增加实验鼠的数量。(6)该兴趣小组对实验设计改进之后,所得结果如图所示,表明双酚A剂量高低与小鼠精子数的关系是双酚A含量越高,小鼠产生的精子数越少。(7)通过实验可知:生活垃圾等中含有的“环境雌激素”会影响生物的生殖。由此,我们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等。30.(1)身体呈流线型 体表覆羽(有喙无齿、前肢变成翼、翼上生有大型羽毛)(2)大 短 大 多 营养 减轻体重【分析】鸟类:体表覆羽;前肢变成翼;有喙无齿;用肺呼吸,气囊辅助呼吸;鸟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如鸟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胸肌发达等。 (1)鸟的形态结构特征是和飞行生活相适应的,如鸟体形呈流线型,可减少飞行时空气的阻力;胸肌发达等。(2)材料一显示鸟食量大,食物消化时间短,粪便及时排出,使鸟在飞行过程中及时获取充足的能量和减轻体重。材料二显示鸟的心脏占体重的百分比大,心搏次数多,能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血液运输能力,满足飞行时氧气和营养的供给及废物的排出。鸟类的心脏四腔,运输氧气的能力强,鸟类的食量大消化能力强,能供给身体充足的营养物质,以便产生更多的能量来飞行,因此鸟的消化系统和心脏的特点有利于飞行过程中肌肉细胞获得大量的氧气和充足的营养物质。直肠很短,不贮存粪便,粪便随时排除体外,可减轻体重有利于飞行。 1 / 18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