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医学女博士健康说原创美文第997期 「在阅读此文之前,诚恳请您点击一下右上角关注,既方便每天早晨6:30阅读科普,又方便进行讨论和分享,还能让你更便利获得调理方案,有不一样的参与感,谢谢您的支持。」 要说近现代中医对痛风疾病的研究深入和贡献,个人觉得非国医大师朱良春莫属。 朱大师不仅从古今中医对痛风的病因病机和辨治理论及实践入手,独创性的提出痛风属于“浊瘀痹”的疾病名称,其对尿酸高、痛风从湿论治的学术思想和具体方法,也很令人拍案。 今天科普,就为那些还在为尿酸难降,痛风总反复发作的人们,分享国医大师朱良春对痛风从湿论治的观点。 尿酸高、痛风的根源,就是湿,然后合并他邪:热、痰、瘀 虽然尿酸高、痛风,和中医里认为的痛风、痹症并不完全统一,但要是从体内浊毒痹阻关节引起的痛风、历节病来理解,似乎和同一种疾病高度吻合。 中医所说的痹症,是对经络气血运行障碍(可以理解为尿酸沉积于此,或湿浊痹阻)所产生的肌肉、关节疼痛、麻木、肿胀等症候总结。 至于中医痹症原因,最早的是《素问》中的这句话:
而且认为风寒湿偏盛不同,导致的痹症也不同——风邪偏盛是行痹;寒邪偏盛是痛痹;热邪偏盛是热痹。 但尿酸高、痛风,总以湿邪为基础,然后再合他邪——风、寒、热、瘀致病 其中就有湿邪痹阻疼痛部位的说法——这里的湿应包括体内产生的湿以及外感湿邪。 对于痛风的病因,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认为多和湿有关——如居住湿地、淋雨、或水中作业(或立湿地)、汗出当风、夜间露宿、冷期间工作(长期低温空调)等,这些都是湿邪致病或诱发的因素。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对于痛风(浊瘀痹)来说,湿邪既是致病因素,也是其他邪的载体(不管是他邪找上湿,大可能是湿性黏腻,喜欢黏上他邪的缘故)。 这个观点,在《神农本草经》上也可以见到:
而南宋医家陈言在其所著的《三因极》一书中,也认为:
陈言在这句话里更为明确的指出,痛风就是因脾气虚在前,之后内生湿邪和外感湿邪痹阻体虚之处而致。 没错,脾气虚,既可内生湿邪,是脾虚运化水湿能力不足导致的也可外感湿邪后,脾虚不能运化清走所致。 总之,痛风、尿酸高的根源,脾虚为要(本),湿邪客体为标。 因为湿邪的特性重着黏腻,所以尿酸高痛风,就成为一种尿酸难降(湿性黏腻难祛)、缠绵安于、反复发作的疾病。 痛风反复发作,尿酸难降?看国医大师朱良春如何从湿着手辨治?从中医的角度看,湿邪常和他邪合邪为患,所以有寒湿、湿热之分。 不仅寒湿可以引起关节疼痛,湿热也可引起关节红肿高热痛,这都是以湿为载体的邪气痹阻经脉引起气血不通,不通则痛,诱发痛风。 但是,不管是寒、湿,还是热、湿,治病的重点都是湿。如果没有湿的话,可能仅寒和热是不会发生痛风的。 所以痛风可以从湿着手治疗。 湿邪,属于阴邪,最容易损袭关节。湿邪属于阴邪,还能阻遏阳气,阻滞气机,水湿淫溢,不走常道,可流注于关节肌肤所以导致肢体漫胀,关节肿胀、麻木重着。 随着湿邪痹阻的时间延长,痛风发作次数多,关节还会出现不可逆转的畸形、变形,骨节蹉跎,疼痛僵硬,拘急痉挛等屈伸不利等骨节症状。 从尿酸高、痛风的湿邪之后,会出现湿热,湿热之后,在痛风中、晚期多数痰湿痹阻。中医说结节、痛风石是痰核,所以只要发现痛风石,则必会有痰湿痹阻之病机。 痰湿会阻遏气机,气血运行不畅,则或产生瘀血成为血瘀,这就到了痛风后期的痰湿瘀阻的阶段。 痰瘀可互为因果,互相转化,痰可致瘀,瘀也可致痰,痰瘀互结。 因此,从辨治痛风的方法看,依据上面的湿热痰瘀的诸邪痹阻,调治方法不外乎祛风除湿、驱寒散湿、清热燥湿、健脾利湿、助阳化湿、养阴化湿、祛湿豁痰化瘀等方法。 尽管方法众多,但总不离湿,因此治疗痛风,注重治湿,相当必要。 具体如何从湿论治呢? 降尿酸从祛湿开始,看国医大师朱良春如何从湿论治痛风?既然湿邪有和他邪兼杂的特性,所以—— 风湿:湿不祛,则风不息。 寒湿:湿不除,则寒不散。 湿热:湿不化,则热不清。 痰湿瘀:湿不逐,则痰瘀难化。 气机不畅:湿去则气机通畅,痹宣闭开。 从阴阳虚夹湿如何调理呢? 如果阴虚夹湿,国医大师朱良春主张先化湿,后养阴。不然的话,如果你先去养阴了,这样做不但可助湿,还影响脾胃。而先把体内湿化除,不但有助于脾胃运化和气机得以通畅,再来养阴,则痹病自然就消失了。 当然,治疗痛风注重祛湿,并不意味着不能同时采取其他方法,这就要在辩证基础上灵活掌握了——可以把祛湿和祛风、散寒、清热、化痰、祛瘀等有机结合,根据偏盛来决定主副先后,这样做,往往效果都很好。 不管你是口疮、口腔扁平苔藓,还是尿酸高痛风,都可以参与“口腔黏膜和痛风千名援助计划”,帮你解读报告,梳理一对一调理。方法很简单,只要您关注@北大医学博士后单独悄悄地回复(别在评论区)我一句:我要参加,留意悄悄给你的反馈即可。#哆咖医生超能团# 本文参考文献(图文来源网络,侵删):2005年第11期《辽宁中医杂志》蒋熙等文章《朱良春从湿论治痹症经验浅述》。#头条家时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