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居易《夜坐》:无法说出口的忧伤

 墙头草说 2023-05-28 发布于山东
有人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忧伤,这才让你我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然而,但忧伤涌上心头之时,却只能自己默默消磨。在这种情况下,唐代诗人白居易写下了《夜坐》一诗,这首诗的原文如下: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

“庭前尽日立到夜,灯下有时坐彻明”,我有时会一个人在庭院中默默地站立到夜晚;有时也会在孤灯下枯坐到天光大亮。当难言的忧伤再一次涌上诗人心头,他无可告诉,只好自己慢慢消磨。于是,他在庭前默立了一个白天,又在灯下枯坐了一个晚上,花了很长时间,也无法找到排遣的出口。只能任凭这愁绪在心中一点点郁结,然后化为性格的底色。

“此情不语何人会,时复长吁一两声”,这种不能说出口的思绪又有谁会懂得?我不时发出一两声长长的叹息。或许,诗人曾试图找人诉说,但天下之大,人海茫茫,知音又有凡几?在寻寻觅觅之后,他不得不承认:人生来孤独。但不断郁结的愁绪重重地压在他的心上,于是,诗人只好不时长叹一声,希望能稍稍纾解这份忧愁,但又能怎么样呢?

有人说: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其实,何止是树叶呢?世界上也没有两种完全相同的忧伤,既然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那又何必诉说呢?不如自己慢慢咀嚼,然后试着找到出路。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