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表决心杀妻,染指陈圆圆的他,为何屡次顶撞李自成都能被原谅?

 雪忆柔 2023-05-29 发布于黑龙江

李自成称帝后,群臣皆来跪拜,唯有刘宗敏却说:“我与他同做响马,为何要拜他?”李自成的大军攻入北京,无数女人惨遭凌辱。一天,刘宗敏竟然闯进了吴三桂爱妾陈圆圆的卧房......

崇祯九年,闯王高迎祥被杀,李自成立刻取而代之,被推举为新闯王。但是,就像刘邦坐上皇位,诸侯王开始反叛一样,也有很多人不服李自成,纷纷另立山头。这时,李自成身边只有一个人坚定不移地支持他,这个人就是刘宗敏。

所以,刘宗敏是李自成队伍里的元老,有资历,有能力,最重要的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但是,刘宗敏虽然拥护过李自成,最后也开始居功自傲,这是任何一个领导者都无法容忍的事。

当然,李自成和刘宗敏之所以可以步步为营,也是占尽了天时地利与人和。

明朝的崇祯皇帝可谓倒霉至极,这是一个有理想有抱负可惜没有运气的皇帝,他登基后恰逢魏忠贤等阉党将朝廷闹得鸡飞狗跳,但他冷静应对,一举铲除了朝廷祸患。然而,以他一己之力根本无法保护将倾的大厦。

朝堂腐败不堪,百年难遇饥荒,这些悲催的事通通赶到一起,崇祯应接不暇,拆了东墙补西墙,使得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运动不断,尤以李自成成就了一番气候,靠着“均田免赋”的口号俘获了民心。最终,一举推翻了统治近三百年的大明王朝。

进了京城后的李自成听从谋士建议,不仅妥善安葬了上吊自缢的崇祯皇帝,还将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封为了王,可以说狠狠地赚了一波人心。只是,他能严于律己,却管不了手底下的兄弟。

尤其是以刘宗敏为首的农民军,不但大肆抢掠京城百官的财物,还对明朝的旧臣进行拷打,全然不顾李自成特意打造的亲民形象。

一天,刘宗敏明目张胆地闯入明朝旧臣吴襄的家中,先是不管不顾地抢掠财物,而后竟将吴襄貌美的儿媳占为己有。吴襄为此加以阻拦,却被刘宗敏打得半死。

你道这吴襄是谁?正是吴三桂的父亲,而被刘宗敏占为己有的便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绝色美女陈圆圆。

都说吴三桂“冲冠一发为红颜”,自己的媳妇被人霸占,他能咽的下这口气吗?所以,吴三桂本就有意降清,毕竟清朝开出的价码可比李自成给的待遇好太多,而且还是世袭罔顾的爵位,他能不动心吗?没成想,就在这关键时刻,刘宗敏又添了一把柴,更是坚定了李自成降清的决心。

吴三桂是有理由率军抗击李自成的,毕竟被凌辱的可不止是他的亲眷,其他部将的家人自然也难逃一劫。所以,原本打算坐山观虎斗,看李自成和清军二虎相争的他,也不得不主动出口恶气。

其实,对于吴三桂来说,这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如果是李自成赢了,势必大伤元气。而吴三桂就可以趁虚而入,一举将李自成赶出京城。届时,倘若清军想要安抚明朝旧臣,自己就是有功之臣,高官厚禄必不可少。

所以,刘宗敏抢占陈圆圆,就是给了吴三桂最完美的借口。

其实,刘宗敏自幼就是可怜人,他的父母就是被贪官污吏害死的,所以他内心极度怨恨官府,这是他甘心投靠李自成的根源。

多年来,刘宗敏辅佐李自成有三件事不可不提。

第一,崇祯十一年时,明廷派出洪承畴、孙传庭去镇压农民军,结果李自成在潼关大败导致命悬一线,最后能够死里逃生完全得益于刘宗敏的不离不弃和殊死抵抗。可以说,正是因为刘宗敏的支持,才让李自成有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第二,距离上次生死一线仅过去了两年,李自成再次被围。这一次,他困在了巴西、鱼腹等山林之中,几乎就要全军覆没之际,又是刘宗敏出面力挺,甚至不惜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妻子,以表明自绝后路要与李自成共存亡的决心。

不消说,单就上面两件事便足以让刘宗敏在李自成的队伍里获得独一无二的地位,这也是为何刘宗敏居功自傲,屡屡冲撞李自成却都能得到谅解的原因。

第三件事依然能体现刘宗敏与李自成同进退的决心,崇祯十四年,李自成干了一件大事,他在攻破洛阳之后,竟然把万历皇帝的亲儿子福王朱常洵给杀了。若说李自成以往与明军对抗,或许还有被招安的可能,但是此举之后便算是踏上了不归路,而这一路始终有刘宗敏的陪伴。

1644年,在折腾了长达十年之后,李自成建立了大顺政权,刘宗敏功勋卓著,因而被封侯。此后,两人一路势如破竹,直接攻克北京,结束了大明王朝的统治。

刘宗敏是什么时候开始变了呢?大概就是此时之后,甚至有传言他曾放话:“我与他同做响马,为何要拜他”的话。

而李自成对待刘宗敏更是十分客气,凡事都是有商有量,这种关系像极了太平天国里洪秀全与杨秀清的关系。放纵势必带来猖獗,猖獗总会导致灭亡。

刘宗敏对待明朝权贵极其残虐,刑罚手段与武周时期的来俊臣有一拼,且骄奢淫逸、贪图享乐,充分暴露了他的短视。尤其是刘宗敏对于陈圆圆的染指,更是直接葬送了李自成打下的“江山”。

吴三桂要讨伐李自成,李自成当然不可能坐以待毙,他当即拍板决定,派遣刘宗敏率军攻打山海关。结果,刘宗敏竟然撂挑子,反而质问李自成:“大家都是做贼的,凭什么你们在家享尽清福,我却要去前线卖命?”

刘宗敏觉得大部队都在京城享乐,自己的兄弟却要出生入死,他受不了这种不公正。而这些起义军已经被胜利冲昏头脑,变成了贪图享乐的乌合之众,也都不愿追随李自成再去打打杀杀。

李自成深感无奈,只好亲自率军出征,结果行军途中耽误了时间,反而给了吴三桂向清军求援的空隙,导致“出师未捷”。

当然,刘宗敏虽然被迫追随李自成,但此时也已经回天乏术,毕竟吴三桂已经降清,而大清派出的都是猛将,譬如多尔衮、阿济格和多铎。面对骁勇善战的清军,刘宗敏完全没有招架能力。

面对强大的敌人,李自成的政权内部又出现了分裂,加之主要将领离心离德,彻底的分崩离析也只是时间问题。然而,多尔衮和吴三桂并不会仁慈地给他们喘息之机,随着李自成被误杀、刘宗敏被俘后遭到杀害,这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彻底走向了终点,而这两位枭雄也结束了悲壮的一生。

刘宗敏于李自成而言,是“成也萧何败萧何”,他是建立大顺朝的首功之臣,也是导致大顺朝走向衰败的关键人物。后世对于他的评价褒贬不一,他残暴贪婪却也是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只可惜世人总是容易被欲望所吞噬,势必就会自食恶果了。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