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共沛滕边县委活动纪实

 微湖渔夫 2023-05-29 发布于山东
《枣庄红色故事100篇》—020

  1938年6月,中共苏鲁豫特委派主传珍来夏镇宣传抗日救国的道理,发展党组织。7月,组建了中共夏镇特支和各抗日群众团体。同年12月,苏鲁豫皖边区省委决定建立“中共沛滕边县委”。主传珍任县委书记,组织部长周牧久,宣传部长沈惠民,军事部长张新华(原名“张运海”),民运部长张用沛。该县委辖二区、七区、八区、水上区等4个区委和夏镇特支。活动范围:东至临城、沙沟;西至湖西沿岸;南至黄山、马山;北至欢城、满口等地,方圆近百里。沛滕边县委的主要任务是开展沛滕边微山湖地区的抗日发动工作。


  县委成立后,为适应形势的发展,提高党员素质,先后在南庄、老坝、部城、泰山庙、老坝湾村开办了党员训练班,训练骨干党员150多人;开办了工、农、青、妇等干部训练班3期,培训学员270多人。通过训练党员干部极大地促进了民运工作,他们深入基层,积极发动群众抗日,宣传工作大胆泼辣。县委抓住日本人烧杀抢掠的罪行教育群众,向群众宣传国民党的黑暗统治,揭露汉奸卖国贼,采取由群众揭发、诉苦的方法启发群众觉悟。沛滕边县委的成立,实现了沛滕边地区党的统一领导。这一时期,沛滕边根据地的群众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群众抗日的热情空前高涨,相继成立了民兵自卫团、姊妹团、儿童团等。到这年底,沛滕边地区除临城、沙沟、陶庄、邹坞及铁路沿线的日军据点外,其余村庄均成为抗日根据地或游击区。

       沛滕边县委成立之初,主传珍通过地下交通员张闻声、秦明道,积极联系活动在津浦铁路沿线临城、沙沟一带的孙茂生和活动在津浦沿线井亭、张桥、丁桥、东辛等村的田广瑞等人,通过几次接触做工作,他们表示愿意接受共产党的领导。主传珍向上级领导汇报,鲁南区党委、军区决定由铁道游击队的杜季伟、洪振海领导孙茂生等人。

       主传珍在沛滕边县委工作了一年多,他生活朴素,平易近人,工作细,办法多。因为是地下工作,他常住在交通员王大娘家里,白天不能出屋,晚上出来活动,向群众宣传革命道理,发展党员,组织队伍。

       1939年4月,沛滕边县委根据上级指示,在汇子村召开各阶层人士代表大会,成立了“沛滕边联合办事处”,苗宗藩任主任,张新华任副主任,冯子固任名誉主任。驻地三孔桥、火神庙。辖沛县七区、滕县八区、夏镇区、水上区。

       7月,张新华奉县委命令,将活动于沛滕边地区的地方武装组建了“沛滕边县警卫营”,辖5个连,隶属一一五师教四旅独立团。营长张新华,政委主传珍(兼),副营长李金山。同时,沛滕边县委还建立了另两支抗日武装:民运大队,大队长王吉善;沛滕峄三县游击大队,大队长王志成,教导员郝子香。


  张新华,原名“张运海”,山东省微山县夏镇人,1909年6月出生在小土地出租者家庭,14岁小学毕业,1932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张新华考取沙沟车站的铁路警察。1938年他在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特务连当班长。同年12月,沛滕县委建立,张新华负责组建部队。自1939年春到1941年春,他先后任第五大队副大队长、沛中警卫营长,黄河支队五县游击大队副大队长、教导四旅独立团参谋长。1941年5月,为保卫山东经微山湖去延安的交通线,张新华受命带领便衣武装班专门负责湖上交通工作。1942年,微湖大队发展到10余人,活动在微山湖里,其间不断护送来往干部,亲自护送刘少奇、肖华安全过微山湖,是他完成保卫交通线任务的重要功绩。1942年秋,微湖大队由湖西军分区划归鲁南军区组成独立支队,张新华被任命为独立支队支队长兼第一大队长。


  王吉善,微山县西楼村人,1916年出生于一个贫苦的渔民家庭,自幼在微山湖畔长大。其父王志成性格刚直,讲义气、待人热情,常为渔湖民排忧解难,在地方上颇有声望,人称“王老大”,为微山湖区早期党员,为了反抗官僚豪绅土匪恶霸的欺压掠夺,曾组织兴办“拳房”“船帮”,学艺练武。王吉善在其父王志成的影响下,自年少就向往革命。他练就了一身好武艺、胆子大,会使双枪,敌人称他为“活阎王”。1938 年,王吉善同志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年 9月,任张新华组织的夏镇手枪队队长,主要担负除奸任务。1939年7月,沛滕边县委民运部组建了民运大队,王吉善任大队长。1940年8月,民运大队编入“微山湖五县游击大队”,王吉善任三营营长。同年 11 月,由于湖区形势恶化、沛滕边党政武装被迫西撤。1940年7月上旬,五县游击大队东进,8月间到达湖东,在昭阳湖与微山湖交界处以东的河南湾与中共沛滕边县委会合。大队领导与沛滕边县委共同研究了如何贯彻执行上级党组织关于这次东进的战略部署,并把县委领导下的武装正式编为五县游击大队第三营。


  沛滕边县委乘此有利时机,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河南湾成为沛滕边县委和五县游击大队的一个立足点。不久。县委和武装又南进进入微山岛,在水上区委工作组的配合下,在岛上发动群众,组织了农民救国会和妇女救国会等群众抗日团体,建立了区级政权,很快掀起了抗日高潮,微山岛成为我党政武装的又一处依托地。

       1940年2月,主传珍调山东分局党校学习,黄天明接任县委书记。机关驻地和隶属关系未变。同年10月,日、伪、顽两千余人包围了微山湖地区,形势恶化,根据上级党委指示,黄天明随部队西撤。县委留下部分人员,组织了坚持地下斗争的领导班子,书记王洪磊,副书记 沈惠民。机关驻沿湖一带村庄,隶属苏鲁豫特委。

       王洪垒,1914年出生于沛县前王庄村。1925年入前王庄小学读书,1931年考入丰县中学,在校期间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8年和主传珍一起在沛滕边开辟抗日根据地。1940年11月,我微山湖区党政武装西撤后,王洪垒任中共沛滕边县委书记。他和张新华一起恢复和发展党的组织,先后建立了三孔桥、夏镇、陶阳寺等党支部,并组建了武工队。1941年春天,这支武装和六八六团的一个营,先后在薛河涯袭击了周侗部郝团,在夏镇袭击了胡团,均缴获了一部分枪支,因而扩大了我党我军的影响,也引起了敌人的注意。1942年5月,日、伪、顽军进犯微山湖区,由于叛徒的告密,敌人包围了王洪垒等同志居住的寨子村。王洪垒同志在突围时壮烈牺牲,葬于微山湖畔的夏镇。1949 年,前王庄村的群众怀着崇敬的心情将烈士的遗骨运回,安葬在了家乡的土地上。


  王洪垒书记牺牲后,地委派张庆林接任县委书记职务,并整顿了县委班子。机关驻沿湖一带村庄,隶属湖西地委,1942年12月,湖西地委改称“冀鲁豫边区第六地委”,沛滕边县委改属该地委,1943年7月改属运河地委。1944年4月后属沛滕边中心县委。书记张庆林(陈怀玉),委员张庆林、陶力民(组织部长)、张新华(军事部长)、朱奇(宣传部长1944年6月任职,孙新民1942年8月任职)、陶有亮(群众工作委员会书记1944年5月任职)、张恺(女,化名“王秀祺”,1943年3月至8月)。

       1943年4月,鲁南区党委和鲁南专署派王墨山到沛滕边地区开展工作,并重新建立“沛滕边办事处”(原办事处成立于1939年4月,1940年11月因形势恶化撤销),王墨山任主任,张新华任副主任,驻地夏镇。1944年3月,经鲁南专署批准,沛滕边办事处升格为“沛滕边县抗日民主政府”。1944年10月,鲁南区党委决定将沛滕边县委改称“临城县委”,张庆林任书记。同时,沛滕边抗日民主政府改称“临城县抗日民主政府”,王墨山任县长。

史料选自:

       1、中共枣庄市委党史办编《枣庄党史人物》;

       2、中共枣庄市委党史办编《中共枣庄党史大事记》;

       3、中共枣庄市委组织部、党史办、枣庄市档案局编《中共枣庄市组织史》;

       4、中共薛城区委组织部、党史办、薛城区档案局编《中共薛城区组织史》;

       5、谷传光、秦臻编著《微山湖抗日纪实》;

       6、郑安良著《开辟沛滕边抗日根据地》。

搜集整理:秦利虎古峄地方文献馆

                   孙忠强委员工作室

                    图片来源网络 20221209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