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不完美造就完美

 遇见三山 2023-05-29 发布于浙江

但这是不自觉地提高了标准,你看,当一个人开始成长,不需要身边人提醒,人家自己已经开始提高了自我要求和标准,还有什么比这个更让我这个教练欣喜和快乐的事情呢?
做了十几年私人教练案例咨询,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人的大部分烦恼来自于社会化程度不够,也就是无法让自己满意地处理好身边的关系,跟家人、亲友、同学、同事、合作伙伴、客户,但这一切都源于没有处理好跟自己的关系,马克思说“人是所有社会关系的总和”,一个社会化程度不高的人是无法处理好所有的社会关系的,也就必然无法创造出让自己满意的成就,就会在生活和工作中碰壁,遇挫,而且还找不到原因,或者错误地总结,误导自己的人生,于是烦恼和痛苦、抑郁,攻击和伤害身边人,也攻击和伤害自己......
人们追求健康,养身健身,但人们往往忽略了心灵和思想的健康,有多少人关注自己思维的肌肉是否发达?心灵的骨骼是否健全有力?大多数人虽然生理年龄已经成年,也按照社会期望成家立业,但一交流,发现他们心智往往都处于未成年状态,一个心智还没有成年的人,如何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如何享受成年人的快乐?产生烦恼也就很正常了。
所有的咨询都是关于如何让一个人的社会化程度更高,也就是回到他们的社会关系中更自在更自由更快乐,这也是我做咨询的时候核心的目标,关于这份私人教练功课,背景缘起我给一位90后私人教练客户布置了一份23年功课,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思想成长史。尤其是面对更年轻受教育程度更高学习能力更强的学员和客户,我会从布置阅读功课入手,这也在实践操作中一直得到有效反馈,学员和客户们在按时按质完成我布置的阅读功课后,身心有了明显的变化,成长速度喜人,关于这份功课原文,可以点击阅读:2023新年礼物|从容自在 勇猛精进,我写到:
亲爱的:
很多焦虑和无力感来自于你的支持系统薄弱和内心资源不够,希望这份功课让你拥有更多从容、力量和勇气。新年新起点,请于2023年完成这份功课:阅读或观看学习12位古今中外公认的名人传记,书籍影视作品皆可,但书不可少于6本。
本文是这位学员和客户的第5本书,也就是第5份功课,我会在每月安排功课总结的面谈,
结合他们的工作和生活,帮助他们拓宽和加深理解,成长就这样发生,还有什么比成就他人支持他人成长更快乐的事情呢?
经常有学员在课后说遇见我,好像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这是我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很荣幸成为你们的稻草,未来的路,我陪你一起走,我们一起快乐成长,享受人生。
好了,下面请开始阅读这份功课吧:
《史蒂夫·乔布斯传》读后感
《史蒂夫·乔布斯传》是史蒂夫·乔布斯唯一授权的官方传记, 由美国著名的传记作家沃尔特·艾萨克森所著, 此书为中信集团出版的中文译本。本书在内容编排上将乔布斯的生平分成42个章节来回顾, 按照时间段内, 与相关的重要人物、经历的重要事件、推出的重要产品相结合,比较如实客观地向读者展示了一位行业领袖、创业楷模的嬉笑怒骂、生老病死的人生旅程。虽说本书的第一主角是乔布斯, 但同时也包含了相关领域很多行业大佬们的生平叙述,可以说描写了一群赋有创新精神的人几十年来的奋斗史,甚至可以说叙述了整个计算机行业的诞生和发展史。    
说实话,阅读本书是我最近几份功课中,最轻松的一次。整个过程都很愉悦,尤其是前10章,时不时看着就大笑,可能是对乔布斯在青少年及创业初期这种离经叛道的崇拜(我骨子里的叛逆好像还没被好好释放过),也可能是对他喜怒无常,时而暴跳如雷,时而痛哭流涕,可以不羁展现出性格多面性的向往(而我却总是有很多的自我约束)。通过本书,我扫盲了不少内容,对乔布斯这个人和所做的事情,有了更全面地了解。首次了解到他原来是个弃婴,有幸有一对这么好的养父母无条件地治愈他。原来,我曾经爱看的动画片《玩具总动员》和《海底总动员》是出自他手,来自皮克斯而非迪士尼。在阅读本书地过程中,因为对苹果历代产品的介绍也让我回顾了一下自己的青春岁月,我都快忘了2011年之前自己也是苹果的死忠粉,还记得那台纯白的iMac是我入手的第一件苹果产品,不仅拥有过iPod,还痴迷于五颜六色的iPod shuffle无法自拔,我记得iPhone 3G才是进入中国市场的第一代,而我却在UK就第一时间以169英镑拥有了第一代iPhone,至今10几年的时间从未换过苹果以外的手机,本书对产品的设计研发过程的介绍,让我再次唤醒那时选择这些产品的原因,更加佩服乔布斯对于消费者用户需求的精准预测,加上之前所学专业跟市场营销有关,又不得不崇拜乔布斯在4P(产品,生产,销售渠道,价格)运营上的天赋和远见。他的天赋不仅设计了产品本身,更是把生产,渠道和价格方方面面都考虑进去了,而且是绝对的控制。
那看完本书,对我最大的启示是什么呢?很奇怪,这次居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感想,但我还是想从书中的某几句话,某几个相关人物,某几件事情甚至是乔布斯身上的某几个性格特点去找找我在生活和事业上的感悟。
1创业者及管理者的人格特质
创业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
乔布斯不仅仅创立了苹果公司,在他被斯卡利消权,离开苹果后,他又创办了NeXT,并且把皮克斯经营的有声有色。他的身上,似乎有着对创业或者说对新领域的极度渴望,又或是对实现自我价值有着强烈的追求,他不能允许自己平庸,对成功有着一种莫名其妙的执着。这些天生的特质,才能推动一个人想要突破自己,不断用创业成果来成就自己,证明自己的与众不同,创业者身上似乎都有着一股强烈的自信,并不会因为一次两次的失败而趴下,创业激情和勇气一直都在。乔布斯也极度热爱他的事业,包括他的每一款产品设计,他曾这样评价微软推出的与iPod抗衡的音乐播放器Zune如果不是真正的热爱,就不会多付出一份心力,不愿意多花一个周末加班,也不会拼劲全力挑战现状。对呀,他所做的每一项创新改革之事和产品,都出自于他自己本身的热爱和使用感受,而不是因为市场,因为利润,出自他手的产品,都是他自己最想拥有的东西,这也就是他的产品总是能够大获成功的秘诀所在吧!
那管理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呢?
个人觉得乔布斯在他所有的管理特质中,最突出的是领导号召力和资源整合的能力。在早期,乔布斯与沃兹尼亚克合作时,沃兹尼亚克对前景并不看好,但乔布斯知道怎么去说服他,他拥有说服别人的技巧。在他们的一生中,至少有这么一次,他们会拥有一家公司。这句话对沃兹尼亚克的诱惑比变成富人的诱惑还要大。乔布斯给苹果的员工们注入了持久的热情,让他们去创造革命性的产品,也让他们相信,自己完全可以完成看上去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乔布斯说服斯卡利参加苹果的那句名言你是想卖一辈子糖水呢,还是想抓住时机改变世界。只要乔布斯想要争取的人才,不管怎么样,他总能有方法号召到。乔布斯对于完美的偏执,表现为对细节的苛求,而他作为领导者即使独裁也依旧不乏个人魅力和号召力,大家对他的现实扭曲力场又爱又恨。乔布斯另外一个最重要的管理能力应该就是资源整合的能力,其实他所主导的项目中,很多的idea和原始发明都不是出自于他本人或者苹果公司本身,但他却能够第一时间嗅到市场前景,把各个公司及各方人才的创新及产品配件组合在一起,赋能上他的审美与设计理念,灌输给产品新的生命活力,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能力。微软也好,索尼也好,康宁玻璃也好,iPhone等手触平板的工程师创意也好,如果没有乔布斯的整合和前瞻性创新性的创意,都不可能会以精美的产品结合呈现在消费者面前。
2比尔·盖茨与史蒂夫·乔布斯
创业路上,需要竞争者一路陪跑。
如果这本书的男主角一号是乔布斯的话,那么男二号可以说就是盖茨了。这得引申到这两位男主角的不同性格特点所呈现的不同管理方式,本书中也有大量篇幅来阐述这种不同。封闭式系统vs开放式系统,独裁式管理vs议会式管理,感性vs理性,艺术vs技术,品味vs实用……这两个硅谷里成长起来的计算机行业内的两位顶级大佬,从一开始的互相嫌弃,到后来的通力合作,甚至到最后的惺惺相惜,各有优势,各自陪跑,在竞争中成就了彼此的领域。一生中,能够碰到实力相当的对手是何其有幸,激起竞争者的胜负欲才是促进行业发展的动力。
3禅宗的探寻
乔布斯对东方精神、印度教和佛教禅宗的兴趣,以及他对开悟的追求,不仅仅是一个19岁青年的一时兴起。终其一生,乔布斯都在遵守东方宗教的许多基本戒律,他通过集中精神,直观地体验智慧和认知性理解,关注灵魂,追求个人开悟。在他看来,直觉是一种非常强大的力量,比头脑和知识更强大,西方的理性思维并不是人类与生俱来的特征,而是后天习得的。对于禅宗的热爱贯穿他一生,不管是对人生还是事业,都颇具影响。因为对禅宗的热爱,他的设计理念中带有追求极致的简约感。乔布斯希望电脑的供电可以避免使用风扇,这也是他整个职业生涯都在坚持的原则,只因为他觉得电脑里的风扇会破坏禅境,让人分心。因为对禅宗的热爱,他和日本有着很深的缘分,甚至对于子女的教育沟通及亲子关系的改进都选在了日本旅行,婚礼的主持人也是日本禅师,对三宅一生的喜爱也同样缘起于禅宗。甚至于他那极端的饮食习惯也是跟印度修行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哪怕到了人生后期的抗癌阶段,他在抗癌路上的一系列决定都受他对禅宗的解读。
最近对禅宗、宗教以及信仰有一点点小感悟。人早晚都会开始追求信仰,因为理性、专业和技能能够帮助解决的事情有限,真正能够解决人生困苦的途径必须经历精神层面,而精神能量的积聚需要宗教及信仰的引领,把所做的每一件事情上升到精神高度,保持敬畏之心,供养灵魂,领悟人生,方能事成。
4来自作为妈妈的感受  
看完整本书,虽然乔布斯的成功有他自己与生俱来的性格特点的内在影响,但是外部相关环境也有一定的支持,比如他的养父母对他的无条件包容。如果我作为乔布斯的养母,乔布斯一定会被我养废。乔布斯与养父母的良性关系,对于乔布斯的成长成就是起促成作用的。面对乔布斯在童年时期的敏感,让他有自我认知不是被遭人遗弃,而是专门挑选与众不同
乔布斯不是一个愿意服从权威的孩子,在读完三年级前就被送回家两次。到了高中第四年,乔布斯开场同时服用迷幻药和大麻,高中开始搞对象并且在大学退学后让女友怀孕,大学上了半年就退学开始旁听其他课程,待了18个月后就决定退学出去工作……这都是乔布斯在年轻时候干过的事。面对这样出格的乔布斯,养父母一直在经济基础拮据的情况下,为他的任性无条件妥协。如果换作是我,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问题孩子并断定他不会有远大前程,亲子关系一定会紧张。但乔布斯长大后的成功令所有人都难以企及,假设是在中国社会的大环境下,这样的孩子在初中上完就已经被学校开除,学习的老师也不会为了一个学生还如此妥协,这样的孩子在未来的成功可能性几乎渺茫。
所以,我很迷茫,面对自己孩子的小小出格,老师眼中口中的反馈,在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该怎么样去引导孩子呢?似乎,创新需要突破限制而非中规中矩,但中规中矩又是中国教育体系以及社会生存体系中必须具备的一项适应特质,在目前这种体系下,让父母极为矛盾,也让孩子的认知混乱。
乔布斯是个绝对完美主义者,一生都在致力于追求完美。但他自己却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个性上也有诸多缺陷,他性格复杂多样,充满矛盾,优点和缺点紧密交织。但是,一个人的作品和成就又与其个性息息相关,一个不完美的成功人士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完美。
2023525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