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押第5题—声学选择题-2023年新中考物理考前100天题号押题终极提分练(解析版)
2023-05-30 | 阅:  转:  |  分享 
  
押第5题—声学选择题2023年新中考物理考前100天题号押题终极提分练一、单选题1.《百鸟朝凤》是中国民族乐器十大名曲之一,如图所示,是乐队
合奏此曲的场景,人们能从《百鸟朝凤》合奏中分辨出唢呐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  )A.频率B.音色C.响度D.音调【答案】B【详解】
声音有三特征:响度、音调、音色,响度表示声音的强弱,音调表示声音的高低,音色反映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常用来辨别发声体。因此人们能从《
百鸟朝凤》合奏中分辨出唢呐的声音,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故选B。2.我们学过了两种看不见的光和两种听不见的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导盲仪发出次声波,可以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B.电视机遥控器能发出不同的紫外线脉冲C.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
激烈振动工作的D.验钞机是利用紫外线杀死微生物工作【答案】C【详解】A.超声导盲仪是利用超声波回声定位的原理探测道路上的障碍物的,
故A错误;B.电视遥控器工作时是发射红外线来控制电视的,故B错误;C.超声波清洗机是利用超声波穿过液体并引起激烈振动工作的,故C正
确;D.验钞机是利用了荧光物质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发光的原理制成的,故D错误。故选C。3.如图所示,医务人员正在安静有序的为居民进行
核酸检测,对于其中涉及的一些物理量,下面估测合理的是(  )A.对一个人进行核酸检测的时间大约需要10minB.被检测者口腔内的温
度约为50℃C.检测时,医务人员所用棉签的长度约为15cmD.核酸检测现场周围环境的声音约为90dB【答案】C【详解】A.对一个人
的检测时间大约需要10s,故A不符合题意;B.被检测者的口腔温度约为37℃,故B不符合题意;C.检测时所使用的棉签长度约为15cm
,故C符合题意;D.检测现场周围环境声音应远小于90dB,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4.二胡乐师演奏时,按“1”、“5”两个音阶时,
他的手移动方向是(  )A.向下移动B.向上移动C.由紧按弦到松按弦D.由小弦换到老弦【答案】A【详解】二胡乐师演奏时,按“1”、
“5”两个音阶时,手会向下移动,即此时振动的弦变短,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振动变快,音调变高,故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我们把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高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波B.医生可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
发育情况,超声波还可以用来清洗牙齿等C.蝙蝠利用超声波捕食, 大象利用次声波交流D.人们可以利用监测次声波来预报地震、台风和海啸【
答案】A【详解】A.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赫兹的声音叫做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的声音叫做次声波,故A错误,符合题意;B.超声波
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例如:医生可用超声波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超声波还可以用来清洗牙齿等,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蝙蝠利用超声波利
用回声定位的原理进行捕食, 大象之间利用次声波交流,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地震、台风等大型自然灾害中往往伴随着次声波的产生,因
此人们可以利用监测次声波来预报地震、台风和海啸,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6.陶埙,在古代主要为诱捕猎物所用,是中国最原始的吹
奏乐器之一。最早文献记载始于《诗经》“如埙如篪”,还有“伯氏吹埙”“仲氏吹篪”的诗句。如图所示是演奏者正在吹奏陶埙的场景。下列有关
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是由于陶埙振动产生的B.用力吹陶埙,改变陶埙声音的响度C.上音乐课时,音乐老师吹奏陶
埙产生的声音是噪声D.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8m/s【答案】B【详解】A.吹埙发出的声音是由埙内空气振动
产生的,故A错误;B.吹埙过程中,用力吹,声音振动幅度不同,响度就会不同,故B正确;C.音乐老师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不是噪声,故C错
误;D.吹奏陶埙产生的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D错误。故选B。7.学习物理,离不开对日常现象的观察。以下日常现象
数据符合实际的是(  )A.本地冬季白天气温一般约为20℃B.期末考试考场噪声约70分贝C.我的质量约5×103gD.一个普通教室
的长度约10米【答案】D【详解】A.本地冬季白天气温一般约为-5℃左右,故A不符合题意;B.根据声音的等级,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噪
声应控制在不超过70dB,考试要求在较安静的环境中,一般控制在40dB以下,故B不符合题意;C.普通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合5
×104g,故C不符合题意;D.一间普通教室长约10m,宽约6m,高约3m,故D符合题意。故选D。8.以下描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A.骨传导不用空气传声,常应用在工业、医疗等特殊场合中B.牛顿用玻璃三棱镜分解了太阳光,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C.机械摆钟都是根据伽
利略所发现的摆的等时性原理制作的D.为了纪念物理学家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响度的单位【答案】D【详解】A.骨传导是通过骨传声,一般不
用于空气传声,可以有效避免嘈杂环境的干扰,常用于工业以及医疗场所中,故A不符合题意;B.牛顿揭开了光的颜色之谜,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
之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故B不符合题意;C.根据物理学史可知,伽利略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在1640年设计了摆钟,故C不
符合题意;D.为了纪念物理学家赫兹,科学家们用他的名字来命名各种波动频率的单位,故D符合题意。故选D。9.“工业北路高架路”于 2
017 年 10 月 27 日建成通车,极大的方便了市民的出行。细心的小明看到,在高架路某些路段的两侧安装了高高的透明板墙,安装这
些板墙是为了(  )A.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在产生环节减弱噪声C.在传播环节减弱噪声D.在接收处减弱噪声【答案】C【详解】防治噪声
的途径有三种:防止噪声产生、阻断噪声的传播、防止噪声进入人耳,在高架路某些路段的两侧安装了高高的透明板墙,其作用相当于一个隔音板,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10.下列物理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参照物选择不同,物体的运
动情况一定不同B.只要足够的仔细,能消除测量过程中的所有误差C.超声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D.夜深人静时高声喧哗属于噪声【答案】
D【详解】A.参照物选择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可能相同,比如:公路上行驶的汽车,选择路面、树木和房屋为参照物,汽车都是运动的,故A错
误;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足够的仔细可以减少误差,也不能消除测量过程中的所有误差,故B错误;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超声波在真空
中的传播速度为零,故C错误;D.夜深人静时高声喧哗影响了人们休息,属于噪声,故D正确。故选D。11.在2022央视元宵晚会上,还在
执行航天任务的宇航员王亚平在空间站送上元宵祝福,她还用一把古筝弹奏出悠扬的《茉莉花》,对此,不少网友留言称,“来自宇宙的乐”“此曲
只应天上有”,听众能听出音乐用古筝奏出的,是根据声音的哪个要素进行的(  )A.音调B.音色C.振幅D.响度【答案】B【详解】宇航
员王亚平在空间站用古筝弹奏出悠扬的《茉莉花》,听众能听出是用古筝奏出的音乐,是根据古筝的音色辨别出的,与音调、振幅和响度无关,故B
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12.下列是教材中涉及声音的产生、传播及特性的一些情景示意图。关于各图说明的理解,下列说法中正
确的是(  )A. 物体振动就会让人耳听到声音B.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C. 物体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 禁止鸣笛是从声源处防止噪
声的产生【答案】D【详解】A.物体振动会产生声音,但若产生的声音是次声波或者超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耳就听不到声音,故A
错误;B.铃声随罩中空气抽出逐渐减弱,可以推理得出真空不能传声,但声音不但能在空气中传播,还能在固体、液体、其它气体中传播,故B错
误;C.物体振动幅度越大,声音的响度越大,故C错误;D.禁止鸣笛,防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防止噪声的产生,故D正确。故选D。13
.如图为耳的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听小骨上有听觉感受器,可以传递声波B.②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C
.③是听神经,与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D.④鼓膜有听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声波【答案】B【详解】A.听小骨的功能是把鼓膜的振动传到
内耳,故A错误;B.根据耳朵的组成结构可知,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可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故B正确;C.听神经传导神经冲动,咽鼓管与
口腔相连,使儿童易患中耳炎,故C错误;D.鼓膜的作用是当声波传来时产生振动,故D错误。故选B。14.小钟琴是一种打击乐器,有16个
音,声音优美,携带方便,简单易学,演奏方式丰富灵巧,是非常适合幼儿园的孩子们作为音乐兴趣启蒙的一种乐器,如图所示(小钟琴的一部分)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打击乐器靠打击面振动发声B.“有16个音”是指有16个不同的音调C.“声音优美”是指音色好D.从左往
右依次敲击图中的E、D、C,音调变高【答案】D【详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打击乐器是由打击面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不符合
题意;BD.从左往右小钟琴越来越长,敲击时振动快慢不同,越短的振动越快,音调越高;越长的振动越慢,音调越低,因此从左往右音调变低,
“16个音”指的是16个不同的音调,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C.小钟琴可以演奏音乐,声音悦耳动听,发出的声音是乐音
,则“声音优美”是指音色好,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D。15.如图所示为湖北省博物馆珍藏的虎座鸟架鼓,楚人敲击鼓面祭祀,通过凤鸟
和老虎沟通天地,彰显了楚文化的浪漫与神奇。关于敲击鼓面时发出的声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敲击鼓面时,我们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鼓
锤振动产生的B.敲击鼓面时,我们听到的鼓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C.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鼓面可以改变鼓声的响度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
鼓面可以改变鼓声的音调【答案】B【详解】A.敲击鼓面时,我们听到的鼓声主要是鼓面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用力敲击鼓面时,听到的鼓
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人耳的,故B正确;C.用相同的力度敲击鼓面,鼓面振动的幅度相同,响度相同,故C错误;D.用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
面,鼓面的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D错误。故选B。16.有一种随身携带的“声波盒”,它利用47000Hz超声波使液体高频振动产生无数
微小的气泡,再立即使其破裂,这个短暂的过程,会产生强烈冲击力,将物体表面的污渍、油脂撞击、剥离下来,达到高效清洁的目的。下列说法正
确的是(  )A.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超声波只能在水中传播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D.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
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信息【答案】C【详解】A.一切声音都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波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
故B错误;C.利用超声波清洗物品说明声波具有能量,故C正确;D.超声波粉碎体内的“结石”,说明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
。17.生活中处处有声,看似简单的声现象背后蕴含着很多奥秘,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分散,清
晰听到人体内发出的声音,说明听诊器能提高声音的音调B.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罩内闹钟铃声变小,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敲击右
边音叉,左边音叉发声且乒乓球会被弹起,说明气体可以传声D.在无风的环境中,扬声器旁边的蜡烛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答案
】C【详解】A.用听诊器可以减小声音分散,清晰听到人体内发出的声音,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故A错误;B.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听到罩内
闹钟铃声变小,说明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敲击右边音叉,左边音叉发声且乒乓球会被弹起,声音通过气体传到左边音叉,然后将乒乓球弹
起,说明气体可以传声,故C正确;D.在无风的环境中,扬声器旁边的蜡烛随着音乐跳动,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C。18.当
地时间12月18日,在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阿根廷队战胜法国队夺冠。为了庆祝时隔36年再次夺冠,阿根廷全国放假1天,并举行了盛大的游
行庆祝活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游行中人们的欢呼声不是物体振动产生的B.庆祝游行声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一定是C.游行庆祝声音
不会超过30dBD.听到人们的欢呼声音和汽车鸣笛声就知道游行的车队来了【答案】D【详解】A.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所以游行中人们的欢
呼声也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故A错误;B.声音的传播速度与温度和介质种类有关,在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故B错误;C.游行庆祝
声音响度很大,故其所发出的声音一定比30dB大,故C错误;D.当听到人们的欢呼声音和汽车鸣笛声,可以断定游行的车队来了,说明了声音
可以传递信息,故D正确。故选D。19.学校举办歌唱比赛,同学们在教室里用洪亮的歌声演唱歌曲《歌唱祖国》。演唱中涉及下列声现象,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洪亮的歌声”指的是音调高B.优美的歌声是通过大地传播的C.老师可以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唱歌
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近【答案】C【详解】A.“洪亮的歌声”指声音很大,指声音的响度,故A错误;B.声音传播需要介
质,演唱者和听众之间是空气,所以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到听众耳中的,故B错误;C.音色是发声体特有的性质,所以老师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是
哪位同学唱歌,故C正确;D.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所以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的响度越大,歌声传播的距离越远,故D错误。故选C。20.噪声已成为影响人们生活、工作的一大公害。下列关于噪声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高速公路两旁种树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B.听力考试时老师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晚上小明在家弹钢琴时,优美的琴声不可能是噪声D.手机调为静音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答案】B【详解】A.高速公路两旁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噪声的控制可以从传播的过程中来控制,听力考试时老师关闭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B正确;C.弹钢琴声影响了别人的休息,对别人来说就不是乐音而是噪声,故C错误;D.手机调为静音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试卷第2页,共11页试卷第1页,共11页zxxk.com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献花(0)
+1
(本文系大高老师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