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择机用甘草——以简御繁,津液调控

 中医知识圈 2023-05-30 发布于山东

原创 淼叔医道 淼叔在线 
学生A:有些方子用甘草,有些方子却不用,使用甘草有何讲究?
 
淼师:如果还不能解构出经方中各药扮演的角色时,原方用甘草,就跟着用。也许此时用甘草并不适用于当前患者的病机,但由于经方配伍的精到,显然加上甘草也不会造成任何危害。随着学习的深入、经验的积累,是否使用甘草(乃至于其他每一味药)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

 

1. 存津液——甘草先存中土的津液,继而存全身的津液。只有存津液,下一步才能使用津液。造血、滋润、通条……都需要先存好津液,以备使用。再通过相应的配伍,才能达到相应的目的。比如,造血就配当归、白芍;通条配桂枝、茯苓、葛根。通过甘草存津液,最典型的方子就是炙甘草汤。

2. 甘缓调和——使整个方子的药力变慢,尤其可以缓和药力迅猛的药。比如,治湿的方子就常常加入甘草,因为湿性粘滞,快的方法没用,只能慢下来治,就得加甘草。同理,治瘀血证、寒证,这些不易祛除的邪,就只能用缓法,加甘草。反之,热邪可以快速祛除,如果方子的目的就是单纯清热,如白虎汤、承气辈,加甘草反而拖慢治疗的节奏,就不要加。

 

同学B:甘草、大枣和地黄、黄精补津液的区别是什么?

淼师:甘草、大枣补太阴的津液,太阴主运化,所以它们补的津液用于运化。地黄、黄精主要补少阴的津液,少阴主藏,所以它们补的津液用于储存。人体只有经过充分的运化才能把其中一小部分收藏起来,所以地黄滋补肾水是越不过运化这个环节的。如果患者的运化力不行了,地黄也补不了肾水。后天功能不足,先天也补不起来。

 

于是,只要理解了太阴主运化、少阴主收藏,就很容易理解甘草、大枣和地黄、黄精的区别。中医总是能用最简单的理来解释千变万化的事物,并且指导运用,所以咱们学医的过程并不是掌握大量的知识,而是努力把大量的运用统御在简单的理论上。华夏文明在几千年前,就完成了对宇宙、对世界整体认识的核心统御。几千年来,这套理论一直在指导我们解决实际问题,它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们每个人的骨子里。希望更多的炎黄子孙继承它,唤醒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