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涉县招岗山上为什么没有寺院?

 爱旅游的寒江 2023-05-30 发布于河北

涉县招岗山,就是涉县韩王山。“韩王山”,在涉县旧志中,总是占据“山水”之第一,正如清漳河是涉县母亲河,“水”,她总是第一。

天下名山僧占多。涉县第一名山韩王山上,却没被僧占,换句话说,涉县“三大寺、八中寺、七十二小寺”,没有一座是在韩王山上的。

反观熊耳山有开法禅寺(熊耳寺),青头卧云山(崇山)有清泉寺、静因寺,羊道脑山上有圣水寺,胡峪后山有涌泉寺、滴谷(圣水)寺,昭义有柏台寺,固新有南山(泉)寺,张头有长生寺……但凡涉县现存的名寺都有山泉活水,清泉寺的甘露、玉液和熊耳寺、滴谷寺、柏台寺、南山寺、长生寺的泉水都很有名。

韩王山,“县东五里……高列崔嶂,下枕溪泉”;没有文字记载,韩王山之上有泉流。拿招岗村来说,村正沟东井栈下有东井,下洼沟有小井,南井沟曾有南井。除了东井,有的年头有水,象地下湖一样,甚至旁边原来还有“小东井”,淹死过牛。除此之外,招岗村后,坡场不小,从来不曾听说有什么寺院。村民讲,在贾家林还是苏苏坡曾有尼姑庵。山雨的父亲十六、七岁割刀时,曾在那里将门墩掀掉,滚到沟里。大家按“一寺对一庵”的说法,猜测,小东井那个位置可能有过寺院。但没确证。

韩王山,30平方公里,山上为什么没有僧占建个大点儿的寺院呢?

如前,水是生命之源。建寺总得有水,特别是大的寺院,无田地、坡场,吃什么?无水源,喝什么?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附近有山泉,挑也好,抬也好,总不至于渴死。

从地质上讲,韩王山上半截石灰岩,下半截石英砂岩,地层断裂,由东南向西北倾斜,韩王山上不太可能生成旺泉。没有旺泉活水,养活不了僧众,当然就建不了一座象样子的寺院。

山雨又记起了那个故事:清末民国初,涉县城里一才子悠游山水,上了二层辿。他在咯边石上题诗:此山是贵山,只脱一清泉。近看漳河水,取水得半天!

可真是,取水得半天!

结论:韩王山,在涉县是名山,之所以没被僧占,是因为缺水;没水就没有大寺院。

山雨  癸卯槐月之初  于古沙安乐窝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