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省政府通报表扬中的“青岛惊喜”

 振王府图书馆 2023-05-31 发布于湖北

这一次“通报表扬”,青岛相当抢眼。

5月30日,山东省政府发布关于2022年度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结果的通报,公布了2022年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两个“榜单”,30个县市区上榜,青岛共有4个区市入围——

黄岛区、崂山区、胶州市获评高质量发展先进县;

莱西市跻身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这是自从2019年该“榜单”推出以来,青岛上榜区市最多的一次。而且,本次评价考核,青岛是16地市中入围区市最多的城市,数量上与“黑马”济宁并列第一。

这个榜单从另一个维度反映了去年山东16地市的发展成就,2022年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青岛与济宁均是“一等”,与县域考核保持一致。

图片

1
本次评价结果,除了总入围数,青岛还拿下了两个“第一”。
去年,省发改委区域政策处相关负责人曾透露,综合评价采取分类评分、统一排序的方法,将参评县分为省财政直管县、经济发达县和其余县域3个类别,每个类别总分一致,但指标权重有所差异。评价结果不分类别按总分由高到低排序,排名前10位的为“高质量发展先进县”,排名比上年度上升幅度前10位的为“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今年公布的结果,在县区市的划分上有所改变,由“省财政直管县、经济发达县和其余县域”调整为“市辖区、省财政直管县以及其余县(市)
不仅如此,2022年度还取消了“专项评价先进县”,“奖项”从三个缩减为两个:高质量发展先进县、高质量发展进步县。
其中,高质量发展先进县20个名额,高质量发展进步县10个名额。
不过,按评价结果分数高低来公布名次的办法应该没变。
因此,黄岛区应该是位列市辖区第一名,莱西市则高居“其余县(市)第一位。
在此前的三次评选中,黄岛区均入围,其中2020年位居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第一位,2021年名列第二。
而胶州、崂山、莱西则是首次上榜。
过去的3次评价结果中,除了黄岛区,另外一个曾上榜的青岛区市为即墨区,2019年上榜“专项评价先进县”中的“新旧动能重大工程”;2020年位列高质量发展先进县第10位。
图片莱西月湖公
2
黄岛、崂山、胶州入围,应该不太出人意料。
在县域经济中,黄岛在山东的体量,无人能出其右。从经济总量上看,2022年GDP超过4691亿元。此成绩,即使放置于山东16地市,都能排到第七,高于今年因烧烤火出圈的淄博。
更关键的是,坐拥国家级新区、自贸试验片区等国字号的黄岛区,如今成了青岛乃至山东新兴产业的高地,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渐成规模。
崂山的发展质量之高,税收是最直接的体现。其GDP刚过千亿,但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却高达200亿,其中税收占比超过80%。崂山的金融、虚拟现实产业风生水起。据统计,崂山目前汇聚了全国约70%的虚拟现实科研力量。
胶州坐拥上合经贸示范区这一国字号平台,近两年汇聚资源的能力大为提升。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胶州累计签约大项目426个、总投资3280亿元,增长32%。
莱西上榜,可以称得上是青岛最大的“惊喜”。
之前多年,地处青岛北部的莱西多数时候是“默默无闻”,多项指标在青岛都不靠前。
这两年,莱西开始发力。无论是经济运行,还是项目签约落地,均让人眼前一亮。
今年一季度,在青岛摘星夺旗”考核中,莱西位列第五,排在它之前的,都是经济强区(市):黄岛、胶州、崂山、即墨,体量要比莱西大许多。
在前不久举行的“区市委书记擂台”上,莱西市委书记周科表示,“莱西市坚持全员、全面、全国招商,一季度,正科级以上干部外出招商301人次,新签约投资过亿元项目78个。”
莱西的目标很明确,就是通过项目带动区域发展,在引入项目的过程中同步提升干部作风、改善营商环境。
如今来看,这一“打法”取得了很大成效。2022年以来,莱西围绕发展壮大“6+1”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招商,48个省青重点项目完成投资270亿元、超过年度计划150%。
根据著名的“木桶理论”,青岛若想在全国“争先进位”,必须补齐郊区市的短板,目前来看,主要是莱西和平度。
随着莱西日渐“隆起”,平度该加油了。
图片
3
透过本次考核,能看出山东在发展理念上的些许变化。
首先,取消“专项评价先进县”,意味着更加看重综合成绩。
2021年,“专项评价先进县”包括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乡村振兴战略、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守牢发展和安全底线等5个子项,每个子项有两个县区市入选。
2022年这一“奖项”取消,很可能是针对“偏科”的县区市,不能因为一点突出而掩盖其他短板。这也符合考核的原本之义,高质量发展本身就是一个系统性、整体性概念。
其次,对县域经济的考核,会进一步细化和严格。
名单公布之前,山东省召开会议指出,县域经济是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和根基所在,要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健全完善评价体系,加大差异化评价力度,严格兑现奖罚措施。
对发展好的县要奖,对表现不理想的,要“罚”。
对青岛而言,4个区市上榜,一方面强化了青岛“强龙头”的地位。
另一方面,10个区市接近一半入围,说明了青岛发展质量还是得到了认可。同时,也折射出青岛区市之间的分化。至今市南、市北、李沧、城阳、平度,未曾入围。尤其是,主城的“弱”值得警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