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周长行原创丨“跑景”记

 真言贞语 2023-05-31 发布于山东

“跑景”记

/周长行

笔者喜欢在手机便签上及时记录一些游玩过的景点或偶然碰上的奇事怪事趣事等等,类似结绳记事一般。与其说是录以备忘,倒不如说是在一定时间内只有自个儿能够破解的“记号”。
比如,四月九日我们在昆明的游览,我是这样记的:上午游览翠湖公园、卢汉公馆、讲武堂、云南解放纪念馆;午饭后参观西南联大旧址、昆明老街、聂耳故居、马家大院。
一天的游玩,用五十多个字就记在那里了。其中的内容却是丰富多彩的。比如,用时最长的西南联大旧址——我们游览了两个小时。用时最短的是聂耳故居,恐怕只有十几分钟。因为到达故居时是下午6点半钟,已关门,我们轮流着往门缝里窥视,见到几把椅子、桌子,还有几张聂耳的老照片。故居看上去很普通,简直是简陋,反而让我们肃然起敬,愈加感到了他和他作品的伟大与不朽。每个景点展开了说,都需要一个大篇幅。
我仔细匡算一番,这天真正用在游玩上的时间还不到6个小时。昆明可圈可点的旅游景点起码有十几个,每个都值得玩上一两天甚至更长时间,而我们却只有选择性地游览了翠湖公园等八个地方,时间又是那么短促。
其实,这正是我们的旅游“攻略”。我们这把年纪来云南就是想多走走多看看。尽量多看,却不一定都看,应该有选择性地看;有兴趣多看一眼,不感兴趣,看一眼就走也没关系。游客太多的地方,我们也不愿意去挤。大千世界,属于自己的东西毕竟少得可怜。不图非弄明白什么东西不可,我们不是考古者,也不是什么专家,充其量不过是一名看客或过客。风景只能是快乐的背景,怎么快乐就应该怎么来。从心所欲,或许才快乐。
因此,大多景点,我都采取记“记号”的办法,证明我来过见过。百闻不如一见嘛,事后回味时有线索可据,再到百度查找也很方便。其实,我们的所谓“大西南之旅”为的就是“去过看过玩过快乐过”而已,仅仅一饱眼福就很知足。
不就是个玩嘛,当地人叫耍。玩也罢,耍也罢,不就是图个开心吗?我极喜欢这种“跑景”似的旅游,夫人也喜欢。39天旅行,基本节奏就是“跑”。不是跟团跑,而是自驾游中个人乐意跑。各路朋友在运动微信上看到我们每天都跑一两万步,便纷纷夸赞道:跑了那么多路,玩得一定很开心呢!是真的很开心。仅仅腿脚还能经得起折腾,七旬之人跑到丽江和香格里拉腿都不打颤,就够开心的了哇!
并不是傻跑。我们奔跑着找到了汪曾祺笔下的缅桂花,即白兰花。云南叫缅桂花,可能最初这种花是从缅甸传入的。北方的白兰多是一人高,昆明的缅桂是大树。三角梅也是大树。我们奔跑着在红河州的异龙湖找到了蓝花楹,也是一种大树。素雅高贵,且为树中之花的珍品。摄影家尚根发说,昆明有几个街道都被蓝花楹掩映着,蓝花楹盛开的季节,每每能为美丽的昆明加分许多。尚根发和徐宏两位老兄为我们拍摄了一千多张照片,这也是“跑景”的一大收获。所以这次旅游回来,我见朋友就说,趁着能跑能颠,赶快出去玩玩吧!
但是,也有遗憾,我们到达昆明时,到处都是干涸的样子,据说有几个月不落雨了。终于也没找到汪曾祺笔下的菌子交易街,或许季节对不上,品尝不到牛肝菌、青头菌,更不要说菌中之王鸡枞菌了。徐宏告诉我们,真正上等的好菌子等不及上市场,就被港台的商人飞机运走了。
傣族人与朋友对饮时,素有一种留点酒等下次再喝的习俗。
是的,昆明,云南,我们还会再来!为满足也为留下的念想……
39天旅游记之五。写于530日)

【作者简介】周长行(男),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诗人。著有长篇纪实文学《鹍鹏腾飞的地方》《大山的呼唤》《大京九解说词》《赵忠祥写真》《乔羽恋歌》《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大国词人乔羽传》《伟大的我们》《大浪淘金》;中篇报告文学《岩石岁月》《悠悠玉兰情》《巷道雪洞》。诗集《句子的队伍》。作品曾获《解放军文艺》大奖,全国五个一工程奖。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