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进一卒,功不唐捐。 今天是咱们一起学习的第 1235天 知识点 神经元核内包涵体病(neuronal intranuclear inclusion disease,NIID)是一种主要累及神经系统的罕见遗传性疾病,其病理特征为在多种系统的组织细胞中出现嗜酸性的核内包涵体。 成年型NIID发病年龄存在2个高峰期:30岁左右发病者以肢体无力为主要表现;55岁左右发病者以认知障碍为主要表现。多数患者首次诊断时间多在60岁左右,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还包括发作性脑病、排尿障碍、肢体震颤、小脑性共济失调、帕金森综合征、偏头痛发作、视力减退等。其中发作性脑病具有很强的诊断提示价值,表现为突发的意识障碍、意识淡漠、谵妄、精神症状、虚弱等,发生率从18%~64.5%不等,是近几年成年型NIID在临床上易被认识到的重要原因之一。 部分成年型NIID患者还可以表现显著的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出现不明原因的尿潴留或尿失禁,可以早于其他症状多年出现 影像检查:成年型NIID患者头颅MRI的特征性影像学改变包括: (1)皮髓质交界区曲线样弥散加权成像(DWI)高信号(图1A):为从额顶颞叶皮髓质交界区开始,随着病情发展向大脑后部延伸,形成皮质下“鸡冠花样”或“绸带征”的DWI高信号。这种选择性累及弓形纤维,不易消退的DWI高信号病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然而家系NIID患者仅有37.5%出现上述DWI改变,也发现个别散发患者并不出现该异常改变。此外,一些代谢中毒性脑病也可以出现类似的影像学改变,过度依赖该影像特征可能导致NIID的漏诊或误诊。 (2)胼胝体DWI高信号(图1B):部分患者在病程早期仅出现胼胝体的DWI高信号,提示胼胝体联络纤维和皮质下弓形纤维具有类似的易受累性。需要和可逆性胼胝体压部脑病、Marchiafava-Bignami综合征进行鉴别。 (3)对称性脑白质病变(图1C):尤其是显著累及放射冠和半卵圆中心部位的白质病灶,在原因不明的成年型脑白质病变中,NIID是继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合并皮质下梗死和白质脑病之后第二常见的原因。 (4)皮质肿胀和增强(图1D):部分患者在病程的某些阶段出现沿皮质分布的DWI和FLAIR高信号,常伴随沿皮质表面的线样强化,这些病灶通常分布在后部皮质,且多在临床急性发作期出现,因而要注意和线粒体脑肌病伴高乳酸血症和卒中样发作相鉴别。 (5)广泛的脑萎缩和沿小脑中轴对称分布的小脑白质病变也是NIID患者常见的头颅影像改变。 病理检查:NIID是一个病理学诊断,因此尽管目前有NIID的基因检查,仍需病理上发现核内包涵体方可诊断。核内带晕环的嗜酸性包涵体不仅出现在神经元内,也可出现在其他细胞,包括胶质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周围神经的施万细胞、皮肤的汗腺导管上皮细胞(图2A)、成纤维细胞、脂肪细胞(图2B)。这些包涵体内出现多种蛋白表达,进行泛素和p62蛋白染色更易于发现(图2C)。在电镜下这些包涵体为细丝缠绕结构,细丝直径8~12 nm,包涵体不具有膜结构,且周边常有一圈空晕(图2D)。不同组织的细胞核内包涵体结构类似,皮肤病理检查应当作为筛查手段 基因检查:正常成年人NOTCH2NLC基因5'区域GGC生理性重复次数不超过40次,重复次数超过60次具有致病性 声明:本公众号内容选摘自专业文献,仅供专业人士学习,不作为非专业人士诊疗依据。 本号不接受网络问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