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诗中的轮台是哪里?

 古稀老人赵 2023-06-01 发布于北京

从汉代开始,随着丝绸之路的凿空,大量西域元素涌入文学创作中,“轮台”就是其中一个典型。作为诗人心像的轮台意象,没有天山气势宏伟,不如阳关、玉关境界苍凉,却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中延续时间最长、内涵最为丰富的西域意象。诗人们或以之演绎历史典故,或以之泛称西域边塞,或以之指代边陲重镇,它的独特情韵为中国古代诗歌增添了一道别致景观。

何处是轮台?作为史地概念的轮台,历史上曾有两处,同名而异地:一是汉代轮台国,又名仑头,坐落在西域与中原交通的枢纽位置。汉朝在此地设“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是中原王朝在西域最早的屯田点,地处当今新疆轮台县境。武帝晚年弃屯田的一纸“轮台诏”,更让它声名大噪。一是唐代轮台县,贞观十四年(640年)置,“取汉轮台为名”,隶属于庭州,在今乌鲁木齐市附近,其具体位置则众说纷纭,至今尚未定谳。

轮台又是何意?主流观点认为,它源自古代西域民族语言,与大名鼎鼎的“楼兰”同名异译。但可以想见,从它见载于《史记》《汉书》之日起,人们其实已经不再去追问轮台的本义,而仅把它当作政治文化交流背景之下自然产生的地名符号。

文章图片1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