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论述百练: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一中大语文 2023-06-01 发布于福建

材料一:

文学批评是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也就是引导人们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这就需要文学批评家有更高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并且敢于做一种价值判断,对那些艺术质量差、价值观有问题的文学作品,要敢于批评,敢于亮剑。

美国文学评论家韦勒克说:“价值问题置之不顾的话,我们就无法理解和分析任何艺术作品。”文学批评的一个很重要功能,就在于具有否定意义,也就是去伪存真,为比较优秀的作品留存余地,这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文学史上那些优秀的批评家之所以优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敢于裁断,敢于批评,他们走在公众前面,对公众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当代文学批评为什么缺乏公信力?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又有两个,一是批评家本身就没有价值判断的能力。由于学养有限,趣味不高,视野狭隘,很少阅读国内外文学经典,所以,一看当下作品满眼都是经典,处处都是大师。更有甚者,价值错位,思想混乱,没有基本的审美趣味,无法承担起引领健康阅读的职责。二是批评家陷于人情伦理,甚至金钱伦理的漩涡而无法自拔。他们明明知道作品很差,但由于人情的因素,或者有了金钱介入,就违心地唱赞歌。这类批评家,确实是需要反省的。一个批评家,应该坚持自己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判断,能够对作品进行严谨细致的分析并正确地评价。

对此,美国批评家威尔逊说,从历史的和生平的角度出发,在演绎文学作品时,不论探求多么全面彻底,我们都必须准备尝试评估,而且还必须能够识别优劣,分辨一流与二流。否则就根本不是撰写文学批评,而仅仅是文学文本里反映的社会史或政治史,或者着眼于过去时代的心理个案记录。“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

(摘编自杨光祖《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材料二:

文学批评如何重拾公信力?这是当下文学批评界应该思考的问题。而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入手,可能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有的批评家过于“自信”,经常用一些“大词”对作品进行判断,动不动就“里程碑”“史诗性”“开创性”等。有的“专业批评家”喜欢出席名目繁多的作品研讨会,不太读作品就理直气壮地发言。有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就不满意,或以某种不变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真正的文学批评,是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是通过对作家想象力的呈现,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作家和批评家就像铁路路基上面两条并行的铁轨,它们都有自己的延伸,都有各自的负载,它们虽然永远也不会重叠,但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

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素养是观念的表现形态,对话是一种重要的观念。以对话形式展开文学批评是一种独特的文体。其表层特征是言说者与受话者的语言交流,深层内涵则是言说者与受话者的审美旨趣、表达方式、价值观念的互动。优秀的批评家是批评活动中对话情境的成功构建者,他必须具有平等意识,才能有效地进入作品人物与作家的内心世界,才能引领读者进入一个新的审美天地,才能使自己的批评穿过文字抵达历史、现实或人性的高度。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可以放弃自身的学术品格、价值判断和社会使命,而是要发挥批评主体的人格力量,遵循文学批评发展的规律,保持独立的审美判断和理性思辨精神,不断超越个体的局限,使文学批评呈现岀不可替代的魅力。否则,批评者就无法进入作家与作品深处,也无法拨开笼罩在读者心头的疑惑,对话也就成为空话。

而对话能否很好开展,批评语言是关键。批评语言是批评观念传递的媒介。批评语言的优劣,直接关系着批评观念的表达。要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清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那些优秀的文学批评总是通俗、清晰、灵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比如钱钟书这样评说南宋诗人的忧国情怀:“……对祖国的忆念是留在情感和灵魂里的,不比记生字、记数目、记事实等偏于理智的记忆。后面的一种是死记忆,好比在石头上雕的字,随你凿得多么深,年代久了,总要模糊销灭;前面的一种是活记忆,好比在树上刻的字,那棵树愈长愈大,它身上的字迹也就愈长愈牢。”还有许多这样能让人“感动”的批评家,比如鲁迅、李健吾、宗白华、朱自清、朱光潜、傅雷、汪曾祺等。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批评语言也是一种批评观念。

(摘编自明飞龙、王园园《从“人的文学”到“人的文学批评”》)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批评家如果不具备良好的美学素质、人文修养和优秀的审美能力,无法引发读者共鸣,文学批评工作就无从开始。

B.批评家自身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或受到人情、金钱因素干扰,缺乏起码的专业精神,导致当代文学批评缺乏公信力。

C.具有并敢于坚持自己的审美趣位,对作品的优劣做出细致分析和正确的判断,是一个合格文学批评家所应具备的素质。

D.真正的文学批评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作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家普遍关注批评家的素养问题,对那些“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的缺乏真诚态度的批评,往往置若罔闻。

B.批评家的平等意识是文学批评拥有不可替代魅力的必要条件,但这并不意味着批评家要放弃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

C.批评家要进入作家与作品深处,才能进行有效对话;自以为是的批评家是不可能在批评实践中成功建构对话情境的。

D.优秀的文学批评应该深入浅出、生动形象地讲“道理”,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产生情感共鸣,自然而然接受其中的道理。

3.下列各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3分)

A.文学评论大家茅盾先生尝试运用各种视角来表达对作家和文本的认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的元素都在他的文字里有所体现。

B.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指出“书里散发出来的不是真理,而是对死亡的病态的恐惧”。

C.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李子柒刷新了“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人民日报》点赞李子柒活出了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

D.文学批评家李健吾说过:“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于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存在。”

4.材料二论证上有哪些主要特点?请从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5.当下,文学批评应如何建立与作家、读者间的良性关系?请结合材料提出几点建议。(4分)

【参考答案】

1.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 文学批评家如果……就……”,表述过于绝对。B项“批评家自身缺乏价值判断的能力,或受到人情、金钱因素干扰,缺乏起码的专业精神,导致当代文学批评缺乏公信力”,强加因果,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选项中所说的两个原因是当代文学批评“没有价值判断,或缺少价值判断”的原因。D项“真正的文学批评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作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张冠李戴,偷换概念,根据材料二第二段中“真正的文学批评,是通过分享人类内在的精神生活,来表明自己的存在,是通过对作家想象力的呈现,来阐明文学作为生命世界所蕴含的秘密,并表达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可知。 

2.A【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

A项“……往往置若罔闻”,表述错误,材料二第二段只是说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却并没有提出对那些“不是举之上天,就是按之入地”的缺乏真诚态度的批评,往往置若罔闻。故属于无中生有。

3.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一最后一段说“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其观点是:文学批评要敢于进行价值判断,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文学批评。

A项“文学评论大家茅盾先生尝试运用各种视角来表达对作家和文本的认识,社会学、历史学和文学理论的元素都在他的文字里有所体现”,只是强调茅盾进行文学评论的方法,缺少价值判断。B项俄国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指出“书里散发出来的不是真理,而是对死亡的病态的恐惧”。“别林斯基对果戈理《与友人书简选》一书提出批评”属于价值判断。C项吉尼斯世界纪录官方微博发文,宣布李子柒刷新了“中文频道最多订阅量”纪录,《人民日报》点赞李子柒活出了中国人的精彩和自信。微博发文不属于文学评论。D项文学批评家李健吾说过:“批评之所以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不在自己具有术语水准一类的零碎,而在于具有一个富丽的人性存在。”只是表明批评家是独立的审美个体,没有价值判断。

4.①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结构清晰。以问句开头,引出论题“文学批评重拾公信力的途径”,然后分别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三个方面展开论证。(2分,概括出“总分式结构”1分,分析准确1分)

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如:对比论证,将批评家错误和正确的做法进行对比,论述了批评家真诚的重要性;举例论证,以钱钟书评说南宋诗人的语句为例,论述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比喻论证,将作家和批评家比成两条并行的铁轨,来论证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2分,答出两种论证方法即可。如方法答对,但没有分析或分析不准确,不得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首先,采用总分式论证结构,结构清晰。开头以“文学批评如何重拾公信力?”这样的问句开头,引出论题,接下来第二段说“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第三段说“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第四段说道“而对话能否很好开展,批评语言是关键”,分别从批评的素养、观念、语言三个方面提出解决途径。

其次,综合运用多种论证方法。第二段先是运用对比论证,说道有的批评家过于“自信”,有的只要不符合自己的审美趣味就不满意,或以某种不变的观念去衡量所有的作品。这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将批评家错误和正确的做法进行对比,论述了批评家真诚的重要性。此外还有运用举例论证,“比如钱钟书这样评说南宋诗人的忧国情怀”以钱钟书评说南宋诗人的语句为例,论述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列举鲁迅、李健吾等人名,证明还有许多让人“感动”的批评家。最后还有比喻论证,“作家和批评家就像铁路路基上面两条并行的铁轨,它们都有自己的延伸,都有各自的负载,它们虽然永远也不会重叠,但共同承载着文学这个列车”。将作家和批评家比成两条并行的铁轨,来论证批评家作为审美个体的独立性。

5.①文学批评要敢于进行价值判断,对读者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②提升批评主体素质,对待作品和作家要真诚。

③在批评中努力构建与作家、读者平等的对话情境,也要保持人格独立。

④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批评的基本准则,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或“鲜活、生动、有情”)。(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答出三点得4分。)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首先,材料一最后一段:“'评估’'识别优劣’,是一个文学批评家的最根本素质和起码的专业精神。如果没有价值判断,就不是合格的批评家。”可以概括出文学批评要敢于进行价值判断,对读者的阅读发挥指导作用。

其次,材料二第二段:“批评家的素养是很多作家都关注的问题,这表现在批评家的真诚上。……这就是因为缺乏一种批评的真诚。”可以概括出要提升批评主体素质,对待作品和作家要真诚。

接着,材料二第三段:“与批评主体素养密切相关的是批评观念。素养是观念的表现形态,对话是一种重要的观念。”可以概括出要在批评中努力构建与作家、读者平等的对话情境,也要保持人格独立。

最后,材料二最后一段:“要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文学批评的基本准则,通过鲜活、生动、有情的语言把深刻的道理讲淸楚,让读者从中引发一种情感共鸣从而在自觉不自觉中接受其中的'道理’。那些优秀的文学批评总是通俗、清晰、灵动,让人产生情感共鸣的。”可以概括出要把读者“看得懂、信得过”作为批评的基本准则,批评语言要通俗、清晰、灵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