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由之路

 普洱茶凌 2023-06-02 发布于上海

疫情宅家的日子,读岸见一郎的《被讨厌的勇气》,对阿德勒的哲学观有更多的理解,身体拘在方寸空间里,却突然对自由有了新感悟。

卡尔.波普尔说“任何时候我们都是被关进自已认知框架里的囚徒“。认知有局限,囚徒不自由。认知来自学习,指挥大脑,而大脑是心理的生理基础,可以说认知决定我们的心理,心理决定我们的感受-自由是人生的终极感受。

习惯了用弗洛伊德的精分角度,去强调过去,尤其是童年经历对人生的束缚与影响。而阿德勒说,重要的不是过去,而是你怎么看待过去。是用原因论把当下的不如意归结于过去而保全无能为力;还是用目的论,赋予经历不同的意义,思考如何去利用被给予的东西而改变当下,创造更好?!也恰巧听到梅格.杰伊的书《我们都曾受过伤,却有了更好的人生》,所以人生困顿与否,不在现实,而在以认知为根基的解读能力。

人生命的过程就是不断调整认知,打破边界,获得自由的过程,自由的过程也是成熟的过程。

自由是不再寻求认可。

读高中前,一直都在为父母学习,希望帮他们实现失落的梦想,也怕失去已有的赞美与欣赏,直到大学第一个假期回到那个青山怀抱的小村子,在山梁上,突然醒悟,一直都在构建自已的人生,”看见自已“那一刻浑身每个毛孔都战栗!

工作以后希望获得认可与赏识,透过外界的风评判断自已的能力。今天想来庆幸的是,一直没有专营为满足别人的期望而迷失自已,努力但不执拗,始终保持学习的状态,总有让自已认知升级的瞬间,每次洞开一个维度或领域,都会让当下的困境变得微不足道。

中年以后,总会把别人认可当做锦上添花的加餐,不是说不在意,而是清楚知道自已在做什么,要什么,不过分的靠外求而评价自已。所以被认同很感恩,被挑战也不恼,虽然还到不了”不以物喜,不以已悲“的境界,但始终保有自已的节奏。追求生命更有意义的过程中,不断的向内求,不断的对抗本能和冲动,那是一种自由!

自由是能够做好课题分离

与女儿相爱相杀的走过她初中前的岁月,象大多数要强妈妈一样,用母亲的角色对女儿的人生课题妄加干涉,因为想让她长成我希望的样子。终于有一天醒悟,孩子不是你的,她有她自已的人生课题,把课题交还给她自已,只提供建议,然后默默守望,随时张开怀抱做她最后的港湾,只要她想要。

看她独自一人漂洋过海适应异国文化,看她认真的开始,诚实的结束一段感情,听她最动听的情话:妈妈,我觉得我们都是彼此的礼物!那份真实的亲情,象手中足够长的筝线,即自由又有所依,美好的存在!

人际交往中,遇到轻慢,挑战,恶语,很少能打击到自已,因为知道无论你多努力总会有人不喜欢你,而你不是为满足别人的期待而存在,所以不让人际关系变得更复杂,就是有智慧辨别是谁的课题,即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可以反思一下,那些让你痛苦抑或焦虑的命题:孩子不成才,爱人不努力,同事不友爱,上司不明智,到底是谁的课题?!

鸠占鹊巢,抢了别人的课题,就是套上解不开的枷锁。

自由是找到”共同体“感觉。

人是关系的产物,在一个群体中有归属感,内心就有伸展的空间。

N年前,老领导那句期望:”努力成为别人需要的人”,今天想来仍记忆犹新,那一刻生命突然明朗,一直的努力也有种被照亮的感觉。我们都不是世界的中心,必须用自已的脚主动迈出每一步,不是考虑“别人会给我什么”,永远要思考“我能给别人什么”。工作的本质是透过对他人的贡献,在共同体中找到“我在这里”的感觉!

在新工作的适应中,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都没有游离于外的感觉,原本更多的以为是自已乐观的本性。现在想来,那种归属感不是靠外部给予的,而是一直向内求,“我可以做些什么能够帮到他人”,靠积极地参与到共同体中才能够得到。从此,不要讲哪个团队不好,让你没有归属感,因为归属感要靠自已的双手去创造,去获得,是可以自已说了算滴!

聚焦自已的课题,向内修练更好的自已,始终朝向可以为更大的共同体贡献些什么,人生路便更趋近自由与圆满,祝福!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