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吴江水|蓝天的诱惑——成就很表面、机制才辉煌

 五月花1620 2023-06-03 发布于湖北
“吴影吴踪”:吴江水律师的合同、风险、合规、文化观点平台。
欢迎点击“吴影吴踪”蓝字↑,或扫文后二维码关注!

图片

打造并驾驶不着陆、不加油就环球飞行的小飞机,只是这里众多梦想成真的事例之一。这些名副其实“比登天还难”的事,居然一再被既没钱又没权的普通人干成了,耐人寻味。星辰大海本不应该只是宏大的叙事,真能有人干成,梦想才有意义。

去年秋天北上行摄,被路边远处的几架大飞机吸引,路标是EAA Aviation Museum,十分震撼加惊喜。那里是座人口不足7万的小城,名叫奥什卡什。但网上资料显示博物馆展品之丰富、评价之高却是闻所未闻,于是有了新的出行目标。之前去过北京、南京的航空博物馆,展品和视野却是完全不同。

最夸张的,是网站上还特意注明全年可以开飞机去博物馆。旁边的机场可停、营业时间免费接送。算我胆小钱少见识短,开飞机去就免了吧。

图片

图片

图片

一、展品——简直是部航空史

这家博物馆由专业协会所建,里面充满了专业人员的大手笔。尽管许多展品是复制品replica,没几把刷子就连仿造都无从下手。从直入眼帘的早期飞行探索时代的扑翼机、滑翔机到实验用的空天机模型,无不让人肃然起敬。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们读的历史都说美国的莱特兄弟制造出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馆内也有那架飞机的仿制品。但斯坦福大学一位老教授所讲的《飞机的“发明”》,却讲述了远在他们之前的飞行实践。

人类对于飞翔梦想始于模仿鸟类。达·芬奇画出了扑翼机,设想着人的臂膀装上翅膀就能像鸟儿那样飞上蓝天。但人类天生就不是能飞行的物种,胸肌、肺、骨骼、身体结构等与鸟类相去甚远,振翅而飞极不现实。

直到1979年6月,人类才首次依靠体能飞越英吉利海峡。美国航空工程师Paul MacCready博士的公司制造的“信天翁”,由自行车运动员出身的飞行员艾伦(Allen)蹬了2小时49分钟的脚踏板,以人力驱动螺旋桨飞行了22.2英里(35.7公里)。那时的中国刚刚拨乱反正,“科学的春天”的故事引人入胜。

可惜展品中并没有这架飞机的复制品,有点遗憾。

图片

二、鲜为人知——能有飞机得感谢他

固定翼飞机能够飞上蓝天,归功于英国人乔治·凯利(George Cayley)。如今的他近乎不为人知,但他在19世纪奠定了现代空气动力学的基础。在他之前,人们认定轻于空气的飞行器才可以飞上天空。他是个典型的“不务正业”“奇技淫巧”的人,有过诸多的研究和发明。

1809年,他在论文《论空中航行》中总结了重于空气的飞行器的飞行原理——以足够的推力克服阻力,靠固定翼产生的升力克服重力,飞机就飞起来。除此,他还描绘出固定翼、机尾、机身、升降舵等操纵面的原理。

图片

1853年,已经80岁高龄的他终于没有等到合适的发动机。但他造了一架滑翔机,实现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人乘坐、重于空气的航空器飞行。但马车夫从飞机上下来后义正辞严地辞职,因为他受雇是来赶车而不是来飞行,足见当时的飞行多么令人恐惧。1971年,一位英国飞行员依照他遗物中的笔记重造了一架他的滑翔机,成功的飞行证明了118年前凯利的设计何等成功。

凯利于1857年12月去世。临终前给后来者留言:“给你,查看笔记的朋友!我已去了,愿你在这些涂鸦中寻找出智慧的火种。”——这才是对航空的大爱。

相对于后来者,那些前无古人的先行者更值得尊重。所有成功的后来者,无非是在先行者证明了可行之后的模仿甚至抄袭。

三、探索和冒险——航空精神更感人

EAA是指Experimental Aircraft Association,意为“实验飞机协会”。它成立于1953年,由一群想自己造飞机的人组成,然后扩展到了古董飞机、经典飞机、战机、特技飞机、超轻型飞机、直升机,和当代飞机。协会有许多活动,会员们以此享受乐趣、建立友情。可以与热情的飞行员们一起飞行、与建造商或修理师一起工作,分享航空的激情。

就我所见,几乎每个小城都有一个小机场,时有私人飞机起降。这些飞机未必是为了商务活动,许多完全是为了享受飞行的乐趣。因而开着飞机去博物馆,对于飞行爱好者们并不稀奇。去年曾有一架轻型小飞机坠入民宅,所幸没有人员伤亡。飞行员才十几岁,可能是经验不足飞机失控所致。倒也让人羡慕,这个年龄就可以飞上蓝天。

图片

2010年7月25日,82岁的EAA会员Arnold Ebneter创造了一项飞行世界记录。他驾驶一架自己制造的、不足500千克(满载重量)的飞机E-1,不停顿飞行了18小时27分钟、以2,327英里的飞行距离穿越了美国。无论是对体能还是对毅力,都是极大的挑战。为了实现终生梦想,他花了25,000美元。而他设计、建造、测试、准备了50年,包括2005年后以CAD和模拟软件辅助。

这样的故事还有许多,馆里也有太多飞机和故事。例如,Charles A Lindbergh,于1927年5月21日,飞行了33小时、3600英里,驾驶着“Spirit of St.Louis”,完成了纽约到巴黎的不间断飞行,也是首次从北美大陆到欧洲大陆的不间断飞行。

起初看这架飞机时并没在意,不是见多识广而是完全外行。倒是好心的工作人员提醒我这架飞机没有窗户,原来这架飞机根本没有向前看的窗户,需要探出头来从两边看方向,能连续33个小时这样开飞机,也是没谁了。

图片

图片

四、旅行者号——美国梦的典型写照

在众多的展品中,体型独特的Rutan Model 76旅行者号同样勾起回忆。它是当年的偶像,由Dick Rutan和Jeana于1986年12月23日花了9天3分44秒完成总航程40,212公里的环球不落地、不加油的飞行。这个记录保持至今,大概是因为飞得太艰辛了。那飘逸的机身里,是两名驾驶员的狭小空间。他们的所有活动,只有坐着驾驶、伸头观察和躺下睡觉,没有一点多余的活动空间。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而这架飞机,更是“美国梦”成真的写照。

1981年,鲁坦兄弟在机场餐厅聊到了可不可以设计一架飞机打破B-52创造的20168公里航程世界纪录。随即,就想到了如何设计一架不着陆、不加油就能环球飞行的飞机。

1982年,两兄弟在莫哈维机场开始建造旅行者号。飞机的制造经费几乎都是来自私人捐赠,包括当时仍十分昂贵的碳纤维。而参与制造的人员也大多是志愿者,包括看了一眼就自愿加入的人。按照展板上的说明,当他们想到飞机上需要自动驾驶系统、导航系统、雷达系统、无线电收发系统时,这些装备的价格超过25万美元。当他们一筹莫展时,电话响了。打电话的正是航电设备制造商King Avionic的老板,他愿意捐助。

1984年6月22日,大抵是临近我当年大学放暑假的日子,旅行者号开始了首飞。而这个团队已为此工作了18个月,22000个小时。

    这些名副其实“比登天还难”的事,居然真被这群既没钱又没权的普通人干成了,而且类似的事情不胜枚举,其成功故事背后的社会因素更加耐人寻味。他们既不是终日为了生存而起早贪黑的人,也不是暴富流油到骄奢淫逸的人,但他们渴望丰富人生、探索未知、实现梦想。而社会运作模式、价值观体系,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星辰大海不应仅是个宏大的叙事,哪里真有人干成,那里就真是实现梦想的乐园。

首先是探索精神问题。脱离了一切向钱看、向权看的人群,或者说不那么事事急功近利的人,才能扎扎实实地研究问题、探索世界。

其次是批判思维问题。唯有可以敞开讲、敞开质疑的地方,人们才能得到真知识、掌握真本领,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创造力。

第三是权力机制问题。只有当人们拥有足够的自主活动空间,而不是事事都被管得死死的,个人的探索和冒险精神才会结成正果而不是胎死腹中。

第四是文化质地问题。趋利避害不过是动物本能,并不是什么大智慧。轻享乐、重公益,乐于赞助公益、赞助探索的社会,才是容易梦想成真之处。

图片

图片

抗日战争中飞虎队援华时期的文物,看了让人感概

图片

SpaceshipOne,探索、验证永无止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