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公元前196年春,35岁的韩信被吕后斩杀于长乐宫钟室:悲哉韩信,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奇阶读史 2023-06-03 发布于山东
既然吕后知道韩信要谋反的计划了,那她接下来该怎么办呢?

要是派军队围住韩信府上,韩信一定会反击,到时候,成败很难讲。

吕后也学习她那个负心的老头子刘邦对付韩信的方法,智取而非硬攻。

当年,刘邦擒韩信是用了陈平的计谋,结果,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韩信。

现在,吕后也想办法来擒拿韩信:对于猛兽,只有挖陷阱,让他没有防备,才能一举拿下。

刘邦伪游云梦,韩信既然不想造反,就不能不去会见刘邦。

现在,怎样才能让韩信来见自己呢?借着一件事、一个人来骗韩信。

可见,刘邦两口子都是大忽悠。

一件事就是:派人在京城里到处发布假消息,让全城的人都知道陈豨的叛乱已经被皇上平定了,陈豨也已经被杀了。

这件事一定会很快传到韩信的耳朵里面,但韩信未必相信,这样的话,吕后就需要一个人劝韩信相信,并赴朝堂祝贺,这样才能擒拿韩信。

韩信会相信谁呢?当时朝堂上韩信最感恩、最信任的人乃是萧何,因为萧何是韩信拜大将军的举荐人。

可以说,萧何就是韩信的伯乐,如果没有萧何的举荐,就没有韩信后来做齐王、楚王时的威风八面,甚至连淮阴侯都做不成,因为他没有出头的机会。

并且,一直以来,韩信虽然对朝中的那些所谓的功臣武将们不屑一顾,但对萧何却是非常敬重。

因为,韩信深知道,没有萧何当年的保举之恩,就没有他韩信今天的封王封侯。

吕后召萧丞相入宫,把自己的想法跟萧何说了,萧何会举双手赞成吕后的计划吗?

我想,萧何在关中经营多年,并深得人心,因为他为人厚重,不像陈平一样善于投机,一看形势不好,比变色龙变得还快。

以萧何的为人,他也绝不心甘情愿地去作这种背弃朋友的事情,但是,当吕后召见他的时候,他还有退路吗?

说不定,吕后早就做好了如果萧丞相不配合她计划的下一步策略:萧何如果不听话,很可能后期满门抄斩的不光是韩信一家,也有萧何一家。

吕后未必不知道她老头子心里对萧何的想法:表面倚重、实际忌惮。

忌惮什么?萧何在百姓中的威望。

吕后告诉萧何,韩信府上的人有人告韩信谋反,如果朝廷大张旗鼓地抓捕韩信,韩信一定不会甘心束手就擒,到时怕是弄巧成拙,事倍功半。

不如劳烦丞相您去韩信府上走一遭,您是韩信最信得过的人,这几天陈豨战败的消息一定传到韩信的耳中了,但是韩信未必相信,现在我们要摆庆功宴,丞相您一定要劝韩信赴宴,他一来就好办了。

         

韩信、萧何剧照

萧何知道吕后的为人,也明白吕后的手段,也知道刘邦对自己的猜忌,他心里很清楚,如果自己不执行任务,轻则罢官,重则杀头,甚至连全家都赔上。

萧何在秦朝时就是国家干部,再加上这么多年跟刘邦、吕后以及众大臣们打交道,萧何深知道官场的险恶,人情的淡薄,人性的经不起考验。

就算自己不去执行任务,吕后还是有法子让别人执行任务的,到时候自己就倒霉了!

萧何没有过多考虑,就打算去坑韩老弟了!

他也知道,韩信这条命怎么着也保不住了,韩信啊韩信,你就原谅老哥吧!萧大哥也是刀架在脖子上不得不从啊!

萧何从吕后那里领了命令后就来到了韩信家里,说明原委后,韩信还是说自己有病,不能参加这个庆功宴。

萧何说,这样的庆功宴你可不能不去啊!陈豨是谁?朝廷的反贼啊!平常的宴会你不去也就罢了,这样的宴会,老韩你必须参加啊!你去就代表你支持平叛,也乐意看见这个结果。不然,皇上、皇后会怎么想?你就算是有病,再勉强也得去捧捧场。

萧何的每一句话都是昧着良心说的,他劝韩信赴宴就是给韩信下套,让韩信赴鬼门关啊!

不知道萧何假仁假义地说这些话的时候有没有牙齿咬到舌头,有没有说话吞吞吐吐。

即便是这样,韩信还是乐意相信萧何。

韩信啊韩信!你还是太年轻了,不懂得人情世故,你并不了解一个完整的萧何,在生死攸关的关头上,他是完全可以出卖你的!

天真的韩信还是进宫了,像在云梦泽的时候一样,韩信一进宫,就感觉气氛不对劲儿,但是一切已经都来不及了,早已埋伏好的武士迅速擒拿并捆绑了韩信。

你看,吕后跟刘邦不愧是两口子,连政治手法都极其相似!

刘邦、吕后剧照

当韩信被结结实实地捆住的时候,自己在云梦泽被刘邦忽悠的那一幕又出现在眼前,不过那次只是降职,这次还能降职了事吗?

那次刘邦说有人告自己谋反,但是没有拿出证据来。

这次我们姑且不去管吕后有没有证据,韩信这次被抓,真的是凶多吉少了,为什么?

上次韩信被降职处理并留京查看距今已有五年了,刘邦对韩信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想杀韩信,但又不忍心,希望韩信能对自己服服帖帖,心甘情愿地当自己的小弟。

但是韩信的表现却让自己失望,尤其是在军事上,韩信就从来没有说过自己不如皇上这样的话。

还有,韩信常常闹情绪,牢骚不断,明摆着就是对自己的处理不满嘛!

随着年龄越来越大,而身体又不好,刘邦就对自己打下来的这份产业越加的不放心,生怕被别人夺去,要知道,刘邦讨伐陈豨的这年,他都六十周岁了!

再过一年多,他就不得不离开这个再留恋也不能多待一分钟的世界了!

他不解决这些实力派大佬们,将会死不瞑目啊!

所以,韩信谋反与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刘邦和吕后已经不能容许他再活在世界上了。

吕后剧照

那为什么刘邦在京时没有杀韩信,反倒是不在京时把任务交给吕后呢?

我想,可能是刘邦让韩信随同自己去讨伐陈豨,韩信托病不去,刘邦就怀疑可能韩信会有什么动作,于是把处理韩信的事情交代给吕后。

或者,刘邦并不怀疑韩信有谋反的举动,但他已不想再让韩信活下去,于是就交代吕后在自己走后杀掉韩信,随后制造言论,说韩信跟陈豨勾结,要里应外合造朝廷的反,杀韩信诛三族是韩信罪有应得!

说实在的,就算韩信没有谋反,你刘邦、吕后硬说他谋反,他又怎能辩解呢?

皇上说是就是不是也是;皇上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当韩信被押解到长乐宫钟室里面的时候,韩信知道自己的大限已经到了,在吕后下令处死他之前,他说了一句话:“我后悔没有听蒯彻的话,竟上了一个老娘们的当,天意啊!”

但是现在再后悔又有什么用呢?

蒯彻劝韩信自立的时候,那是韩信最好的机会,机会一旦失去,就再也不回来了!

人这一生,上天给我们的机会是非常有限的,尤其是好机会,机会来到的时候,一定要抓住它,不然将追悔莫及!

有言云:“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赢,力战的未必得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明哲的未必得资财,灵巧的未必得喜悦;所临到众人的,是在乎当时的机会。”确实是这样啊!

韩信啊韩信,有人苦口婆心良言相劝你不听,到后来你的伯乐都出卖你,最后被一个心狠手辣的女人杀掉,你怨谁?

韩信临死前把他当齐王时谋士的名字给说出来了,难道韩信是对蒯彻不满意吗?

我想,韩信可能没想那么多,只是后悔当初没有听蒯彻的话而已!

但韩信这句话给蒯彻带来了大麻烦,这是后话了。

韩信终于被大忽悠老板刘邦的老婆给杀掉了,汉十一年春,韩信被吕后斩杀于长乐宫钟室,年三十五岁。

韩信剧照

韩信这一生可以用十个字来概括: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我想,有两个人离世的时候,会想起韩信,就是到那边也得给韩信赔不是。

一个是刘邦。汉朝的疆土,有一大半是韩信开辟的,如果没有韩信的鼎力帮助,刘老三单靠他天才的政治才能也是耗不死项羽的,然而打天下的第二大股东被第一大股东给干死了,与君王相处,可以同患难,不可同富贵啊!

第二个是萧何。萧何是韩信的伯乐,韩信对萧何一直是感激并敬重,谁想到,就是这个被自己无比信任的恩人,最后竟成了出卖自己、协同别人要自己命的人。

萧何见到韩信会说什么呢?可能会说,老韩啊,大哥对不住你,害得你全家被杀,可是大哥当时也是非常无奈,根本就没有别的选择,不然我的一家也会被吕后这个狠娘们给全部杀掉啊!兄弟你就原谅哥哥吧!

一直忠厚爱人的萧何作了出卖朋友、与人合谋害死朋友的事情,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就是对萧何的一个讽刺,但是萧何又能有什么别的选择呢?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