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称为“白疕”、“干癣”、“牛皮癣”等,是皮肤科最具代表性的常见疾病。如《外科证治全书》白疕记载:“皮肤燥痒,起如疹疥而色白,搔之屑起,渐至肢体枯燥,坼裂,血出痛楚。” 目前主要是赵炳南先生提出的“血热”“血燥”“血瘀”三种类型,临床运用时根据刘爱民先生的观点,在原三种类型基础上又可加分为“寒包火”“阳虚外寒”“气阴不足”“郁热留滞”。目前我院临床上仍以赵炳南先生的三种辨证为主,其他辨证仍需在临床实践中继续总结。以下为各辨证临床表现及治法方药。 一、寻常型银屑病 1.血热症 临床表现:皮疹发生及发展迅速,皮肤潮红,皮疹多呈点滴状,新生皮疹不断出现,鳞屑较多,表层易剥离,基底有点状出血,瘙痒明显,常伴有口干舌燥,心烦易怒,大便干,小便黄。舌质红,舌苔黄或腻,脉弦滑或数。 辨证:内有蕴热,郁于血分。 治法:清热凉血活血。 方药:凉血活血汤(白疕一号)加减。 生槐花30g、白茅根30g、生地30g、紫草根15g、赤芍15g、丹参15g、鸡血藤30g。 方中生槐花、白茅根、紫草根、生地清热凉血;赤芍、丹参、鸡血藤凉血活血。风盛痒甚者,加白鲜皮、刺蒺藜、防风;挟湿者,加薏苡仁、茵陈、防己、泽泻;大便燥结者,加大黄、栀子;因咽炎、扁桃腺炎诱发者,加大青叶、板蓝根、连翘、元参。 凉血活血汤 2.血燥症 临床表现:病程较久,皮疹色淡,原有皮损部分消退。舌质淡红,苔少,脉缓或沉细。 辨证:阴血不足,肌肤失养。 治法:养血滋阴润肤。 方药:养血解毒汤(白疕二号)加减。 鸡血藤30g、当归15g、丹参15g、天冬10g、麦冬10g、生地30g、土茯苓30g、蜂房15g。 方中鸡血藤、当归、丹参养血活血;天冬、麦冬、生地滋阴润燥;土茯苓、蜂房散风解毒。脾虚者,加白术、茯苓;风盛瘙痒明显者,加白鲜皮、刺蒺藜、苦参。 养血解毒汤 3.血瘀症 临床表现:皮损肥厚,颜色暗红,经久不退。舌质紫暗火见瘀点或瘀斑,脉涩或细缓。 辨证:经脉阻滞,气血凝结。 治法:活血化瘀行气 方药:活血散瘀汤(白疕三号)加减。 三棱15g、莪术15g、桃仁15g、红花15g、鸡血藤30g、鬼箭羽30g、白花蛇舌草15g、陈皮10g。 方中三棱、莪术活血行气,桃仁、红花、鸡血藤、鬼箭羽活血化瘀;白花蛇舌草化瘀解毒;陈皮行气调中。月经量少或有血块者加益母草、丹参。 活血散瘀汤 二、红皮病型银屑病 大部分是由于治疗不当致使全身出现弥漫性潮红,伴大量脱屑,并伴有发热等症状。 辨证:中医认为为心火炽盛兼感毒邪,郁火流窜,入于营血,蒸灼肌肤而发。 治法:治宜清营解毒,凉血护阴。 方药:解毒清营汤加减。 生玳瑁6g、生栀子6g、黄连3g、银花30g、连翘15g、蒲公英15g、生地30g、白茅根30g、丹皮15g、石斛15g、玉竹15g、麦冬10g。 三、脓疱型银屑病 本病可分为两种,一种为局限性,好发于掌跖部;一种为全身性,泛发全身,本病皮疹为密集的,似针尖大小的浅表脓疱,部分融合成片,表面糜烂、脱屑,有灼热感,脓疱可反复出现。 辨证:湿热蕴久,兼感毒邪而发。 治法:清热凉血、解毒除湿。 方药:解毒凉血汤加减。 水牛角20g、生地15g、丹皮15g、白茅根30g、金银花30g、连翘15g、大青叶15g、生薏苡仁15g、苦参10g、滑石15g、白鲜皮30g。 四、关节型银屑病 本病常见有关节损害合并关节炎症,主要侵犯手足小关节。严重的膝、踝、脊椎等大关节亦可受累,从而造成重肿、痛、变形,甚至丧失功能。 辨证:风湿毒热,痹阻经络。 治法:散风祛湿,解毒通络。 方药:独活寄生汤加减。 秦艽10g、防风10g、桑枝30g、独活10g、威灵仙10g、白鲜皮15g、土茯苓15g、当归10g、赤芍10g、鸡血藤15g、牛膝10g。 外用药方面,我院中药制剂现有金黄散、金黄膏、紫草油等,金黄散及金黄膏以清热解毒为主,故适用于热证及有感染时,紫草油为凉血活血润肤,适用于红皮病型银屑病错伴大量脱屑者。 注:本治疗方案多摘至简明中医皮肤病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