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六城游记

 白泽明22 2023-06-04 发布于上海

一,徐州

从天津出来时,华北的田野还泛着灰黄,但山东枣庄的乡间已是一片青翠,这里距徐州只有一墙之隔。

图片

徐州东站有地铁1号线通往市区,交通很方便,但地铁购票系统不能用微信和支付宝直接扫码支付,如果不想下载当地地铁APP,就得先搜地铁小程序购票,再从屏幕支付。扫码不便,又不能用一元纸币,让人恼火,只能纷纷求助地铁保安。如今大多数城市地铁,都能在自助售票机上购票,然后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徐州为何就不能?

徐州方言是中原官话,听起来就是山东话,到处贴着推崇礼仪的标语,也很像在山东的某个城市里。两地民风民俗都很相似。我想起一个朋友当年所说笑话来:从徐州拉一车人去苏州,可以打遍苏州无敌手。

这笑话固然夸张,但它说的其实不是徐州人苏州人战斗力强弱的问题,而是两地民风的差别:苏州更文秀委婉,徐州更直率勇武,就连当年徐工的产品广告也那么直白:“徐工徐工,助您成功”。

1985年,我第一次到徐州,这座城市还是除南京无锡外江苏第三大城市。几十年过去,今天徐州比当年更大,人口更多了,但在飞速崛起的江苏城市中,徐州仅能排第六,而当年第五的苏州却早已跃居江苏第一。

不过,如果放在北方,徐州仅比山东的老三烟台少了1,000亿元左右(烟台9500,徐州8400),完全可以跻身北方十大城市。而且相比烟台,徐州有三条地铁,更像一座大城市。

图片

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古城徐州,历来兵家必争,战乱频仍,又是老黄泛区,加上近几十年的大拆大建,城区老式民居早已不存。现在的建筑多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样貌,新建高楼都集中于东区和新城区。因此,苏宁广场这样的建筑,在周边环境中就显得鹤立鸡群。夜晚那一带也是徐州最热闹的地方,灯火璀璨,商业繁华,年轻人聚集。

乍到江苏,有一点不习惯的是人行道上的秩序。天津城区很少骑电动车, 共享电动车也只许在卫星城和郊区使用,但江苏电动车汹涌澎湃,尤其是高峰期,一辆接一辆,见缝插针,把路堵得水泄不通。很多车在人行道上飞驰,让行人提心吊胆。

徐州最美的景色在云龙湖。此湖原名石沟湖,讹传为石狗湖,当年苏轼做徐州知州时,曾率徒筑堤治水,所以该湖又有苏伯湖的雅称。

图片

湖就在市区边上。我先骑车到云龙山,这座山海拔不过140米,却有不少历史景点和传说,最有名的传说,是说刘邦当年隐身此山,总有状如长龙的祥云围绕,藏都藏不住,所以叫云龙山。我去时天气不好,爬到山顶,大雾弥漫,市区和湖区都被遮盖。雾很快就变成了蒙蒙细雨。山上有缆车到湖边,但距核心湖区还远。我步行下山,沿着湖边步道走到湖中路,那是一条横穿湖心的长堤,如西湖白堤一样漂亮。烟雨中,云龙湖姿容秀丽,宛若西湖。我找了一辆共享电动车,穿过湖中路,沿北岸抵达西门附近,在那里打车回了旅馆。

图片

虽然徐州城区古迹多在地下,地上只有户部山,山上有戏马台,山下有老宅院,可以一游。

戏马台据说是项羽定都彭城(徐州旧名)时,建来观看驰马演武的地方,但因时光久远,上面的老建筑早已倾圮,湮没。现在的建筑全是重建的假古董。老建筑垮了,即便留点遗迹,也可以让人发思古之幽情,但假古董就没有什么意思了。

图片

好在戏马台下,还有一片清代老宅,都是当时的豪门大院,尤其是崔焘翰林府,很有点规模,可以看到清代徐州权贵的生活一角。

网上还有人推荐徐州三条老街:大同街,道平路,项王路,我按图索骥,发现这推荐很不靠谱。只有大同街稍像老街,街口有老街标志,街上老钟楼和一座西式老建筑,仅此而已;而所谓道平街,项王路,就是两个路名,连老街的影子都见不到。

2000多年历史的古城,却连200年历史的老街都没有,实在遗憾。

二,扬州

离开徐州户部山,直奔地铁一号线去往高铁站,下一站是扬州。

10年不见的沙尘暴,从华北平原来到了江淮大地,高铁在灰蒙蒙的沙尘中启动,沿途一路灰黄。路上所见淮北乡村民居,样貌简陋,与想象中的江苏农村大相径庭。过了淮安,才慢慢看到好看些的民居。到了扬州附近,风景也有点江南的感觉了。

扬州地铁尚未建好,高铁站都是公交车,车型很好看。从十几公里外的东站开往市区,沿途道路漂亮,郁郁葱葱,高楼不少。但进入城区后,建筑风格就变得更传统,没有了刺目的高楼,人气旺盛,商业繁华。

图片

那天是周四,酒店价格还没有涨。我从高德地图上找了一家维也纳酒店,是我在徐州住的同款店,但价格比徐州高了200元,于是放弃。又在离瘦西湖较近的地方另找了一家皇庭商务酒店,房间紧张,抢到一间便宜的商务大客房,才140多。但到了才发现,所谓“商务大客房”只是个噱头,就是很窄的普通大床房。但因为离景区近,房间很快就被一抢而空。安顿好后,在一家小店要了一碗馄饨,一笼小笼包,一共才14元,又好吃又便宜。

第二天起床后,把房子退掉,想晚些时候去订一家舒适点的店,不料刮起了周末涨价狂风。想订房时,很多旅馆都上千了,连普通如家酒店也要700元。我赶紧在何园对面一家简陋的快捷酒店订了一间:500元!

周末花园茶楼也人满为患,吃早茶的人已排到店外,只好在外卖部买来吃。扬州烧卖不错,用面皮包糯米饭蒸,是小时候吃过的那种烧卖,在北方几十年都没有见过。

图片

到处是外地食物的时代,要找正宗的本地食物并不容易。晚餐出来觅食,满街粤菜,川菜或韩国烧烤。用地图搜到一家做淮扬菜的富春茶社,但牌匾在路口,茶社在深巷里,问了很多人才找到。店里食客很多,线上点菜,要了一份清香排骨,一份扬州炒饭,不料炒饭够三人吃,只好打包带回来第二天吃。

遇到的扬州商家都和和气气,态度很好,一洗几年前我在苏州虎丘和观前街对江苏服务业留下的坏印象。在一家小店吃饭,价格便宜,老板还笑盈盈地开玩笑说,吃饭看手机会影响胃口。一次见一家小店里有餐巾纸,以为是卖的,问老板多少钱,她说抱歉,这是自己买的,然后起身给我指了一家卖餐巾纸的超市。在东关街一个忙碌的小摊上,见人让老板换一张10元零钱,老板一边忙,一边说:“等一会儿哈,我忙完这边再帮你换……”如果是在别的地方,老板通常都会回一声“没有”,就打发了。这么好言好语真难得。这就是和气生财的商业精神吧。

图片

江苏城市老城区大多保护得不错。扬州亦然,新区建在旧城之外,不影响老城如故的风景,老城也不被高楼所绑架,依然保持着多年前的旺盛人气和繁华。

图片

最值得一看的东关老街,青石板铺成,商铺林立,生意兴隆,满街游人。多盐商官僚豪宅,高门大户,气派森严。私家园林个园,奢豪气派,遍植青竹,以不同的假山烘托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与个园齐名的何园,在另一条大街上。建筑中西合璧,以1500多米长的复道回廊,把建筑与园林连接起来,园景变化多瑞,让人流连。

图片

扬州最著名的瘦西湖,更是让人津津乐道。这个千年湖区,已被打磨非常精致,一步一景,任何角度看,都很漂亮,又经过诗词的浸润,随便一个景,不是“二十四桥明月夜”,就是“波心荡,冷月无声”,湖面上晃荡着历史的韵味。

图片

与碧波浩荡,水面宽阔的湖泊不同,瘦西湖水面狭窄,分岔很多,园林隔着水面相互呼应,水面和一座座造型独特的桥梁,又让园林有了空间和变化,形成绵密而又多姿的景观。

扬州街道上也挤满了电动车,经常从人行道上呼啸而过,连步行街上也车来车往,让人胆战心惊。城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都很少,有些地方,没有红绿灯,也没有过街设施,过街让人很紧张。

图片

在扬州待了三天,偶然间见到“瓜洲”二字,想起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句子,那里离镇江一定很近,一查,果然,从瓜洲到镇江有城际公交,旅游专线,还有镇江226路公交车。于是,从扬州城区乘公交去往瓜洲。来到瓜洲古渡,不巧南园正在维修。当年,白居易以瓜洲为背景写《长相思》说:“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分别发源于山东河南的泗水汴水,经大运河流到这里,汇入长江。但现在却进不了南园,只能在北园彷徨,看不到“吴山点点愁”……

三,镇江

既然不能在瓜洲古渡看远处点点的吴山,那就到镇江去看吧。花三块钱,买张长江轮渡票,对岸就是镇江。不到十分钟,就从扬州到了镇江。

这两座挨得如此之近的城市,风格迥然不同。

图片

扬州的繁华喧嚣,到了镇江就无声无息。与扬州相比,镇江更从容舒缓,街道更宽,没有那么拥挤;市容更洋气,常常能看到老洋房;大街两边,几乎都是粗壮高大的梧桐树,树龄有几十年上百年历史,让人想起南京老街区。1928年国民党定都南京后,镇江曾经做过20来年的江苏省省会。这里住店也比扬州便宜,锦江之星品尚在扬州,平时也要三四百,而在镇江,带早餐才200出头。

图片

扬州美食丰富,满街都是看起来好吃的东西,而镇江街上只看到盖锅面,并没有什么太吸引人的食物。找高德地图搜索美食,上面给我推荐第一名是大华面馆,按图索骥找过去,发现几个临时搭建的摊位,卖的都是鸭血粉丝之类的东西,却没有见到面。

肴肉,香醋,锅盖面被称为镇江三怪。这“三怪”中,醋最有名,我不爱吃醋,也不懂醋,但在长江以南各省,人们一提醋,便是镇江醋。除了醋之外,肴肉和锅盖面是我来到镇江才知道的。肴肉没有吃过,但锅盖面却几乎是所有当地饭店的招牌。高德地图给我推荐过一家张嫂子锅盖面,味道不错,25元,小碗很大,大碗像盆,牛肉分量甚足,而且炖得很烂,对牙口不好的人很友好。

镇江是长江边上的城市,它最精华的景点几乎都在长江边上,气吞万里如虎又平林漠漠烟如织,激情奔涌而又内敛低调,没有像扬州那样成为旅游热点。

图片

与长江平行的长江路,一条水泥栈道沿江延绵到北固山下,栈道起点处取名“春江潮”广场。大概是纪念名诗《春江花月夜》的。《春江花月夜》本来写的是人人心中的月夜江景,但总有好事者,要把诗境地域化,于是就引发了写什么地方的争议,浙江人说写富春江,湖南人说写洞庭湖,江苏人相信,作为扬州人,张若虚最有可能写瓜洲或镇江月色。所以瓜洲建了春江花月夜艺术馆,镇江则建起了春江潮广场。这两地江面宽阔,都既能感受到“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的浩渺,也能看到“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是霰”的近景,都可以说是《春江花月夜》的“取景地”。

图片

镇江有气吞万里如虎的北固山,也有“万川东注,一岛中立”的焦山,还有“树影中流见,钟声两岸闻”的金山寺。它们都沿长江而铺开,充满了传说的火爆和历史的幽香。每个景点都有很多有趣的老故事,北固山的甘露寺,有“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历史故事;而金山寺则有老法海多管闲事,白娘子水漫金山的传说;但即使没有这些老故事,它们的风景也依然值得一看:要么是沙洲围成的江心湖,江上烟水茫茫,山上亭台楼阁浑然一体;要么是江中小岛,岛外绿水环绕,岛内河渠纵横,密林蓊郁;要么是耸立高台的楼阁,登高远眺,可一览“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的静美。

图片

从江边的仙山琼阁回来,很快就能西津渡中西合璧的老建筑中,感受现代烟火的熏陶。西津渡是江边大西路尽头的一片老街区,附近有欧式街区,是过去的英租界,也有一条青石板的古街,两街区挨在一起,形成中西交错的建筑群。中国近代的很多东西都浓缩于此。

图片

不过,与活色鲜香的扬州东关街相比,西津渡更像是一个带着点小资情调的展览区,这里原住民已经迁走,房子经过修葺和改造,变得更适合今天年轻人的“轻奢”口味,而不像东关街那样是住满了居民的鲜活街区。

镇江如此仙气飘飘,又烟火缭绕,无怪很多人来了就喜欢这座城市。

图片

喜欢镇江的外乡人中,有两位最著名。一位是古人沈括,来自杭州。据说他晚年托人在镇江置地,见到其地宛若30岁时的梦境,于是筑梦溪园,举家迁入,终老于此,并在这里写下了他的名著《梦溪笔谈》。今天,镇江还有以梦溪为名的园林、广场和道路。另一位是今人赛珍珠,来自美国,她从婴儿时便随父母来到镇江,在这里度过了18年的青少年时代,把镇江视为其“中国故乡”。她在华生活共四十年,比很多中国人还珍爱中国。一生所写的作品均以中国为题材,最著名的“大地三部曲”因为使西方世界对中国人民“有更多的理解和认同”而获诺贝尔文学奖。

不过,1934年美国后,赛珍珠虽然一直关注和支持中国,却一面被美国政府怀疑一面被中国左翼文人再也未能踏上中国土地70年代初,进入暮年的赛珍珠希望再回中国看看,却遭到拒签,郁郁而终。

四,常州


苏是大省,人烟稠密,面积却很小,有了高铁后,江苏城市的同城化非常明显。镇江到常州,20多分钟。好像坐了一趟地铁,还没有出镇江的感觉。
30年代,诗人艾青曾在常州生活,写过一首诗《常州》,呈现了这座城市死气沉沉的旧风貌:
这里是一片
矮的住房,朝向天
晃着灰白的反光……
人走在街上,耳边永远
是一串包车的铃声混合着……
…… 
有时,一辆轿从街上抬过,
所少的是前后吆喝的
小喽啰们,不然
我就以为是在清朝了。
今天的常州,早已不是当年古旧沉寂的江南小城了。它已成长为一座500万人口的大城市。一出站,车站广场就以宏伟的气势让人震惊。车水马龙的宽阔街道,再也听不到黄包车的铃声,看不见轿子。这里已经是一座地铁之都。

图片

下车后来到所订的酒店,才发现对面就是天宁寺,而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就是常州的老街区青果巷。安顿好后,走出酒店,按照高德地图的指点,沿着一条狭窄的小巷慢慢踱步。这座城市大街高楼林立,小巷杂而不乱,到处都井井有条,干干净净,给人宜居之感。

图片

第二天出来吃早餐,走到天宁寺旁,发现诗人徐志摩的坐像,旁边还镌刻着他的散文诗《常州天宁寺闻礼忏声》。给人的印象是,这是一座尊重文化人的城市。青果巷是常州的名,很像福州的三坊七巷,出过众多的文化历史名人,瞿秋白,赵元任,周有光,史良……都曾在这里出生或居住,是江南才子第一巷。这里可以看到赵元任这样的著名学者故居,还可以参观周有光先生的图书馆和生平展览。在前后北岸,有各种家谱展览,这些展览所呈现出来的对家风和文化的重视,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常州才子,正如常州大学者赵翼所说:“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图片

其实,常州市区的旅游资源并不丰富,但也正是人文造就了常州的风景。走在街头,不时的就会出现一些老建筑,要么是老式的江南民居,青瓦白墙,映在水中;要么,是西洋味十足的哥特式老教堂,塔尖高高,深入云霄,让人想起苏联时代的莫斯科大学主楼;要么是大运河,拥有古老历史,在城外的河段,航运依然繁忙。穿城而过的运河,通过多道关闸,融入常州丰富的水系。构成了纵横交错的河网,滋养着城市的文化。在运河边,还保存了一段没有来得及拆除的老城墙,站在城墙上看运河,高楼与古屋在水面上映照,更容易让人生出时光悠悠的感慨。

图片

相比之下,当地那些大型的星级景点,反而让人多少有些失望。天宁寺号称有1000多年的历史,但它的建筑,基本上都是后来重建的,完全没有了老建筑的沧桑。天宁塔是2002年新建的,当年徐志摩听礼忏声的天宁寺寺院,也已经不复存在。倒是它那些林木幽深的园林,园中的溪流和凉亭,还伫满了雨天的忧愁,有很浓郁的古寺味道。天宁寺外那段树木苍翠、蓊蓊郁郁的道路,更是让人难以忘怀的街景。

图片

如果说天宁寺让人有些失望,春秋淹城遗址公园更让人有一种上当之感。这座常州市区唯一的一座5A景区,全称是中国春秋淹城旅游区。按照高德地图的引导,我来到它的大门口,发现人特别多,聚集了很多旅游大巴和中小学生,看售票处的价目,全票要280块。原来这是包含动物园和春秋乐园两个景点的套票。于是我向工作人员询问,如果不去动物园和乐园,只去遗址公园,怎么买票?她告诉我,那就要去西门才能买。而西门距此有3公里多。于是,我又骑共享单车来到西门的淹城遗址公园。这里的票价只要20元,半票10元就够了。所以如果没在大门口多问两句就掏钱的话,那就会花高出十几倍的冤枉钱。

但即使只花10块钱在淹城逛一圈,也依然让人觉得不值。

图片

因为参观完淹城,觉得这里就像是一个传说。说它是春秋时的军事要塞,却不知道它是谁所筑,有说是夏桀的离宫,有说是奄国的国都,有说是吴公子季札(就是古文观止中《季札观周乐》的那位)在封地上所建的军事堡垒。说它是古城墙遗址,是因为那里有三道河,河周围草木幽深,是没有任何城墙的遗址。其他的更是传说拼凑的。一座新建的木桥被命名为关雎桥,就编一段君子好逑的故事;据说是考古队发掘出了一口枯井,就解释为千年古井;而树林中留出一片空地,就说是当年淹君殿的遗址。旁边新建几座木建筑,就传说是孙武当年写兵书的地方。总之,一切都是用故事和想象打造出来的,很不靠谱。无怪前两天,有一位镇江的网友留言说,常州的旅游景点是“无中生有”。

不过话说回来,这个遗址公园,树林茂密,环境幽静,里边还有三道河,当做一个普通公园来游还是不错的。如果花20块钱专门跑来看古迹,就上当了。但如果你是到动物园或游乐园去玩,顺便到这里看看,那又另当别论了。

五,常熟

常州到常熟没有火车,只有长途客运。每天两地间往来的客车共4班。单程需一个半小时左右,可用高德地图购票,刷卡进站。汽车从常州的武进,新北进入无锡的江阴,然后经苏州的张家港抵达常熟。

图片

我们这代人知道常熟,是因为一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著名京剧。剧中反派人物胡司令结婚,娶的是“常熟城里有名的美人”,而剧中的冒名大夫,也是“常熟城里,三代祖传世医”。知道这些梗的人,要么年龄足够大,要么是个京剧爱好者。这部剧就是最早的样板戏之一《沙家浜》。其故事发生地就在常熟附近的沙家浜镇。因为这部戏,该镇如今成是5A级旅游景区。

想来常熟看看,是因为《沙家浜》把常熟塑造成了“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的“锦绣江南鱼米乡”,同时它又是中国最强悍地级市苏州的组成部分,这个位居苏州第四的县城,是如何协调“江南性”和“现代化”的?它还有老江南的味道吗?

图片

常熟有一南一北两个汽车站,相隔6公里。我从南站出来,刚进入常熟街市,觉得街道拥挤,电摩飞驰,并没有什么显眼的地方,但到总马桥附近,那里传统江南民居构成的街道让人眼前一亮,这不就是我想看的有烟火气的江南味吗?

图片

越往虞山北路方向走,这种味道似乎就越足。像苏州一样,常熟老城区的核心地段,除了方塔这样的中式塔楼,几乎见不到如今其他县城到处可见的高楼,高楼都建在老城区以外的地方。整个城区都保持着老江南风格,河渠湖岔构成的水网,把红瓦白墙的民居连接成小桥流水的世界。

图片

这座拥有120万城镇人口的县级市,比很多普通地级市还大,商业区一到晚上,灯火辉煌,人声鼎沸,店铺一家接着一家,火爆的人气,漂亮的装潢,完全可比大城市的商业区。那里的本帮菜馆周六竟因人多而订不上餐。但从一条现代步行街,走进旁边另一条中式步行街方塔街,强烈的灯光和喧嚣,马上就回落到正常水平,气氛变得柔和得多,店铺也安静得多。

常熟城区似乎都是如此,一离开商业区和马路,小桥流水的街道就变得安静,人很少,杨柳依依,桃红柳绿,充满了诗意。我在方塔街的一家格林豪泰住了一晚,下面就是老城街道,整个晚上都安静得没有声音。

常熟是水乡,这里有运河和各种大小湖泽构成的发达水系,也有从城西北平地而起的虞山。

图片

虞山有6.5公里长,最高海拔260多米,对于山地城市而言,它只能叫小山,但对于长江三角洲平原上的常熟而言,平地而起的山丘,为这座水乡泽国,带来了风景。这是一座国家森林公园,山势平缓,上面有寺庙也有亭台,还有常熟的墓园以及很多名人墓地,可以爬山,也有缆车和公交车上山。

图片

虞山城墙是常熟古城城墙,也是苏南唯一依山而建的城墙,当地人称“江南小长城”,从街道顺着城墙而上,可以直达虞山门。站在城楼上,整个城区尽收眼底。虞山中部的剑门附近是全山的最高地段,海拔261米。在一片没有围栏的山崖下面,是尚湖。它与虞山一起,构成了虞山尚湖5A景区。

图片

尚湖在虞山西南,虞山南路从湖边穿过,传说是姜尚姜太公钓鱼的地方,故名。我骑着助力自行车,从虞山西北部的三环路绕过去,骑行十几公里才扺达。此湖风景不错,湖面也不小,沿途有翁同龢墓,钱谦益墓,柳如是墓。

图片

常熟的另一个5A景区是沙家浜,距城区15公里左右,有游5路可扺达。这个水乡景区本来景色不错,但它却是因样板戏形成的景区,整个景区按戏路设计,做戏的成分较多,给人的感觉很不自然。工作人员穿戏装演戏,这儿一座假碉堡,那儿一座展览馆,江南风景变成教育基地,老师带着小孩来“受教育”,老年人到这里来听样板戏,商贩们也借着戏中的由头贩卖商品。其实,我是从远方来的游客,只想来看一看老江南的风景,不想在虚构的故事中被套路……

六,无锡

从常熟到无锡,长途客车1小时20分钟左右。一下车,外面就下起了雨。在南禅寺附近一家酒店住下后,撑着伞,到旁边的步行街去吃饭,这里有各种美食,要了半屜无锡小笼包一碗小馄饨,很好吃。

图片

无锡是江苏第三城,论繁华,除南京苏州就数它了。有一首老民谣叫《无锡景》,夸赞无锡的繁华说:“热闹那个市面么,像呀像申江呀”,申江就是上海。今天的无锡,比当年“东南西北,共有四城门”的老无锡要大几十倍,依然繁华如故。我居住的酒店附近的几条步行街,白天熙熙攘攘,晚上灯火璀璨。就算下着雨,也摩肩接踵,满街都是吃的。不过,步行街上外地食物居多,想找无锡本地食物,反而不太容易。

图片

第二天起来,雨更大了。没有灯火和人流的街道繁华落尽,阴沉沉的,让我想起小时候看过的一幅《雨中锡山》的水墨画。下着雨沿街觅食,雨中的运河沿岸,更有江南城市的味道,走在南下塘街的青石板路上,想起戴望舒《雨巷》中的诗句: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这座现代城市的中心地段,依然黑瓦白墙,一派江南风韵,而那些现代高楼,主要都在郊外新城区。

图片

下雨天,在近处看看名人故居。江南多世家,重家教,才俊多能脱颖而出,名震天下。所以,江南各地,都有很多名人。我青少年时崇拜过、仰慕过的人物,就有不少无锡人。

图片

崇安寺附近的阿炳故居,经过了修复,却基本修旧如旧。这位叫华彦钧的音乐家,一生贫困潦倒,没有上过学,染上诸多恶习,却把生平体验,化作举世推崇的名曲《二泉映月》。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说,此曲要跪拜着听。80年代,果真有日本人来到阿炳的墓前,举着录音机,跪拜着听完了《二泉映月》,这场景被相机拍摄下来,让人动容。

图片

阿炳故居旁,有一座西式建筑,曾是无锡县图书馆。当年,钱钟书常来此读书。钱氏故居,距阿炳故居仅700多米,他比阿炳小十几岁,完全没有交集,却生活在同一个空间中。当年钱钟书在图书馆看书时,阿炳正拄着拐杖,戴着墨镜,摸索着在街头卖艺乞讨。1938年,28岁的钱钟书,被清华大学聘为教授时,阿炳逃难到上海,在一个昆曲班里担任琴师。阿炳故居是典型的城市贫民居所,钱氏故居则是体面的小康人家。钱氏故居里,今天也商业化,小天才们在那里搞所谓钱氏文创产品,看起来不伦不类。

图片

距钱氏故居五百米左右,是另一位无锡奇才顾毓琇故宅。这位科学家既是现代机电分析的奠基人和现代控制论的开拓者之一,又在诗歌、戏剧、音乐、佛学等领域都有成就。人称文理兼通。十六卷《顾毓琇全集》,除了100多篇科学论文单独一卷之外,其余各卷是他的创作和研究,有小说散文,也有戏剧,诗词,还有翻译以及经济学、佛学方面的研究。可称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图片

走在无锡的中山路上,仿佛走在贵阳中华路上,高楼的布局,风景和气候都很相似。80年代中期在某培训班,听一个搞轴承销售的无锡人说,无锡市容与贵阳有些相似;后来在茅盾写于1942年的散文《贵阳巡礼》中,发现他也对贵阳“这西南山城里,苏浙沪气味之浓厚”感到惊讶。想一想,这不奇怪,贵阳是在抗战中兴起的城市,大量苏浙沪难民涌入,才使贵阳从一座土头土脑的小山城,有了现代城市的刍形。

图片

曾有一位在南京工作的老友对我说:“看太湖最好的地方是无锡,如果去无锡一定要去去鼋头渚”。天一放晴,就按高德地图的指引,坐505转1路车去往鼋头渚。但第一次坐反了车。臭脾气的司机说话很不耐烦,但心眼还不坏,叫我不必下车,跟着他的车返回。到了换乘点,我按高德地图还要在下站下车,司机又几乎大吼着让我下车,说这站就可以换乘。

图片

本以为鼋头渚就是一片可以观览太湖风景的湖湾,没想却是一个很大的半岛。上面有山,山上森林古木森森,森林里有寺庙,香火鼎盛,下山的路,毛竹笔立,林木深邃。环半岛的步道,处处能看到水面,到了鼋头渚附近,水域开阔,烟波浩渺,但其实看到的,也只是太湖的一角。

图片

回到市里,已是万家灯火,在一家无锡面馆,要了两份菜,两个油酥饼,一碗银丝面,好好吃了一顿晚饭。无锡的夜生活从掌灯时分开始,到夜晚九点来钟,是最热闹的时候。这种夜生活东北华北山东难以想象,却又没有华南,西南,华中的夜生活那么晚,或许这是一种文化养成的节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