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神秘的大地之书—殷墟

 名言诗句 2023-06-04 发布于辽宁

殷墟之旅

废墟一片引人游,

遥想殷商盛世州。

文物无声藏大地,

千年穿越诉春秋。

(此片为金平拍摄)

发现甲骨文有感

华夏先民智慧扬,

寻来甲骨刻文章。

深藏一旦见天日,

汉字原来带古香。

世界文化遗产——殷墟位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洹水两岸,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甲骨文和考古发掘所证实的都城遗址。殷墟,被称为一部精彩的地书,一部永恒的历史。

来到殷墟,放眼望去,偌大的广场上金黄色的雕塑跃入眼帘。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当走到近前时,才发现这个雕塑叫做商魂,整体上看像一条跃跃欲试的龙,又似青铜器觥,整体外观是由武王出征、甲骨祭祀、玄鸟等一些极富殷商文化特色的图案组成。最高处是商王驭马腾空而起,下面是浩浩荡荡的盘庚迁殷,两侧为妇好出征。它的长鼻是菱龙的头,尾巴则是一只玄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给人一种远古文化穿越于当代的感觉。

初春时节,不远处一片盛开的粉色桃花令人心花怒放。

在地上捡起一束花枝,心中顿觉美美的。

花园旁边就是一座巨大的白色理石“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纪念碑”。

石碑背面则是殷墟申遗的碑记及殷墟大事记。从中得知殷墟于二零零六年七月十三日被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名录》。一八九九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一九二八年十月十三日董作宾主持殷墟第一次考古发掘;一九三九年三月,司母戊大鼎出土;一九五二年十一月一日,毛泽东主席视察殷墟;一九五九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成立,六月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视察殷墟;一九六一年三月,殷墟被列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附近垂柳随风起舞,一座遗址小广场展现在眼前。地面镶嵌着铜鼎画,远处那座三角形玻璃罩罩起的就是M54号墓。

M54墓,二零零零年底,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发掘,保存完好。墓内玉器达222件。共有殉人15个、殉狗15条,577件铜、玉、石、陶、骨、金、蚌等类随葬品。

从出土文物铭文“亚长”,说明墓主应是“长”姓贵族。经鉴定,亚长为35岁左右的男性,骨骼之上有七处伤痕,可能与战争有关。锶同位素检测表明,亚长可能来自于南方。

广场上那头铜牛就是出土于这个墓穴,当然这是复制品,这是殷墟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亚长牛尊。长40厘米、高22.5厘米、腰围52.5厘米、重7.1千克。亚长牛尊是迄今为止殷墟发现的唯一一件牛型青铜尊。

周边许多立式的玻璃橱窗内展示了出土文物,其中一件文物为亚长铜戈。

一件半埋入土中的圆鼎,是M54号墓出土的最大的圆鼎。

景区大道宽敞明亮,路边的柳丝与红色中国结相映生辉。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穿过这条大道便来到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世界文化遗产“殷墟”的石碑映入眼帘。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绘有各种古老图案的框架式“殷墟宫殿宗庙遗址”三门洞的景区大门鲜红耀眼。

这座景区大门,有特色、有历史文化的痕迹。似乎立即将我们拉回到3000年前。

据介绍,殷墟20世纪初,因盗掘甲骨而发现,1928年开始考古发掘。至今,先后发现了110多座商代宫殿宗庙建筑基址、12座王陵大墓、洹北商城遗址、2500多座祭祀坑和众多的族邑聚落遗址、家族墓地群、手工业作坊遗址、甲骨窖穴等,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

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景区大门附近,见到54号凹字形宫殿宗庙建筑基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于1989年发掘。夯土基址有北、西、南三面各一排,三排殿基连成一体,整体呈凹字形,占地面积约5000平方米。整座基址原本应为四合院式建筑。推测其用途为宫殿宗庙性建筑。

进到景区后,广场上有一处“甲骨文发现地”的石碑。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又一道红色绘有古代图文的“殷墟博物苑”大门立于眼前。

穿过这道大门,广场中间是一件巨大的司母戊。这便是大事记中记载的1939年发掘出的文物,当然这是一件复制品。正房为两层檐草房式建筑,一阵古朴之风迎面而来。

沿景区向右侧行走,来到“殷墟博物馆”。俯瞰殷墟博物馆,酷似甲骨文“洹”字,取殷墟附洹河之意,象征洹水在孕育商代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建筑面积3535平方米,其中展厅2354平方米,展示殷墟出土的500余件珍贵历史文物。

距今3000多年前,中国历史上存在着一个强大的王朝,称为“商”。商王朝创立者曰“汤”,立国后传承1731王。自公元前1600年至公元前1046年,商王朝历经550余载,最终被西周王朝所取代。

商王朝立国后,都邑曾数度迁徙。大约公元前1300年前后,第20位商王盘庚将都邑迁至河南安阳。此后两个半世纪以上时间内,商都不再迁徙,安阳也成为商王朝历史上沿用时间最长的都邑。

安阳市西郊小屯村及其附近约三十余平方公里范围内,正是这一都邑遗址所在地,这一遗址今天被称为殷墟。

作为盛极一时的都邑,殷墟地下文物遗址十分丰富。遗址内分布着宫殿区、王陵区、手工业作坊、以及众多居民点和墓地。遗址中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甲骨卜辞举世闻名。以此可了解商代的社会、生活与文化。

殷墟博物馆内展出的出土文物令人眼花眼花缭乱。陶器是商人最主要的日常用器。

鬲(Li)形陶(He)

陶计时器

(shuang)

厨房用具,有刀、铲、勺、锅等。

生产工具,有骨铲、钢铲、铜凿、石镰、石锄等工具。

装饰品,有各种动物装饰品,更多的是妇女用的各种头簪。

货币海贝。

样貌奇异的陶人、陶人面范、带“子”字陶人、身人面像,足见古人的智慧与工艺。

青铜厅,展示了以铜、铝、锡三种金属合金熔铸而成的青铜器。

“司母辛”铜鼎。

后来发现,广场草地上一幅巨大照片详细介绍了司母辛鼎。司母辛鼎1976年出土于安阳市殷墟妇好墓,为商代晚期制作。通高80.1cm,口长64cm,宽48cm,长方形口,短沿方唇,立耳,直腹平底,柱状空心足。口下四面及转角饰兽面纹,雷纹作底,腰边底饰乳钉,足上部兽面醒目。内壁有“司母辛”三字铭文,司字多数学者释为祭祀之意,辛即妇好的庙号,或称为妣辛,母辛是子辈对其母辈的称谓。此鼎是武丁时期的断代标准器物,反映了武丁一代在文化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对于研究武丁时期的社会经济有重要价值。

一只金属铭文人手,形象逼真。

各种样式的铜戈,有的还铭有文字。

花纹清晰的铜盂。

造型奇特的铜方彝、铜(lei)

一件铜器内壁刻有两个字,据解说员介绍为“亚长”,应该是出土自M54号墓。

再次见到了“亚长牛尊”,这件“亚长牛尊”是原件,也是出自M54号墓。

在“亚长牛尊”展柜有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授予的“国家宝藏”标识,不愧为镇馆之宝。

一件双耳双环的铜,造型精美。

羊式铜尊更是栩栩如生。

一套大中小的铜器,叫铜铙,是古代的青铜打击乐器。

刻有文字并凿眼可串联的石片,如同乐器磬。

刻有花纹、四周镶嵌动物的花瓶状铜方尊,可谓精美绝伦。

终于见到了甲骨文。目前殷墟发现有大约15万片甲骨,4500多个单字。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甲骨文已具备了现代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虽然又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书体的演变,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下来。由此可见,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就是由甲骨文演变发展而来的,甲骨文也因此成为世界四大古文字中唯一传承至今的文字。这对于传播华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时,甲骨文一般是用来占卜。一块甲骨文上的文字译文是,占卜辞问:西方能获得丰收吗?占卜结果是大吉。占卜辞问:西方会获得丰收吗?占卜结果是大吉。占卜贞问:祖乙对商王会有不利吗?占卜结果是大吉。

一块刻辞卜骨,文字密集,清晰可见。

还有刻在陶瓷上的文字,数字卦、铭文芯。

相对完整的铜印章。

见到了司母戊鼎。大鼎高达133厘米,器口长79.2厘米,重量达875公斤,它是至今世界上发现最大的青铜器,代表了中国古代青铜文化的最高水平。展出的司母戊鼎与广场上的一样仍是复制品,原件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造型的铜(you),特别可爱。

铜方彝,造型独特。

铜爵,应该是酒器。

(He),也应该是酒器。

雕饰精美的带盖儿铜卣(you)

来到甲骨文碑林。一块块黑色理石上面展示了各种各样的甲骨文,可零距离欣赏甲骨文。

来到殷墟车马坑展厅。

这里展出的六座殷代车马坑和复原的商代道路遗迹,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和安阳市文物工作队分别在殷墟保护区内的刘家庄北地南地和孝民屯东地发掘的,商代道路遗迹是在航空运动学校南地发掘的,这几座车马坑保存基本完整,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和展示价值。

每坑葬1车,其中5坑随车皆葬两马,四坑各葬1人。经鉴定,殉人中多为成年男性,另有1少年男性。

殷代车马坑不仅展示了上古畜力车制的文明程度,同时也反映了奴隶社会残酷的杀殉制度。

出了车马坑又来到殷代遗址乙八基址,基址占地面积为1282.5平方米发现柱础石153个,推测当年有三座门。基址规模宏大,反映了殷代已具有很高的建筑水平。

相邻的是乙七基址,面积为650平方米发现有柱础石和祭祀坑。这些祭祀坑是殷人在宗庙奠基、置础、安门和落成阶段,举行建筑典礼时埋入的人、牛、羊、狗等牺牲。

我们又来到殷墟YH127甲骨窖穴展馆。

1936年6月12日,殷墟第十三次发掘中发现的YH127甲骨窖穴,形状规整,万余片甲骨集中堆放,是殷墟历次科学发掘以来出土甲骨最多的一次,为甲骨文和殷商史的研究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资料。YH127甲骨窖穴被誉为中国最早的甲骨文档案库,殷人保存检测的府库,是甲骨学史上的一大奇迹。

这里展出诸多甲骨文。同版骨上有朱书和涂墨的刻辞,由此可证,殷代已有书写用的毛笔和朱砂、墨等文具。

改制的龟背甲。殷人将龟背甲改制成有孔的椭圆片(类似鞋底形),由此得知殷代先民可以将甲骨穿成简册。

甲骨占卜是中国古代流行过的习俗,是用整治后的龟甲或兽骨加以烧灼观察所形成裂痕的形状,认为可以判断凶吉。殷商时代的甲骨上常刻有文字,绝大多数都与占卜问疑有关,故研究者称之为卜辞。卜辞的内容非常丰富,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各方面,与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多种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卜辞的专业用语。卜辞是贞人灼龟命卜以后,在甲骨上刻记下的有关卜问的内容。一条完整的卜辞,包括叙辞、命辞、占辞、验辞等四部分。

YH127甲骨窖穴至今保存完好。

在红色双柱长廊墙壁上,用石片的形式展示甲骨文及译文。

其中一篇译文是,癸末日占卜,贞人争问:未来十天内不会有灾祸吧?验辞记录,癸末日后的第三天乙酉日夜间,发生了月食。殷人认为发生月食不吉利,时间是在八月。此卜辞记述了殷商武丁时期的月食现象,是我国古代最早的月食记录之一。

另一侧长廊则是“甲骨文写意书法展”。殷墟甲骨文是中国最早的系统文字,是汉字的鼻祖。甲骨文基本上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字象形、会意、形声等造字规则,开启后世汉字结构之先。所展出的文字均为牛元英书法。写意书法分为同人体、人体器官、自然、人的行为有关的字共四个单元。尽量用形象的手法表达出来甲骨文字的本意,并附加说明,并在每幅作品上写相关的诗句。神形兼备,耐人寻味。

同人体有关的字就有192个,可称其为人体抽象速写大全。

大家在同人体有关的字前,将现有汉字与象形字及甲骨文相对照,感觉既有趣、又长知识。感叹牛元英先生甲骨文写意书法展,对游人认识甲骨文,传承历史文化有着重大意义。

(此片为红叶先生拍摄)

在殷墟博物苑里,随处都可以在石头上,木牌上见到甲骨文,一块偌大的石头上龙凤二字真是龙飞凤舞。若不是有现代文,我们难以辨识。

(此片为金平拍摄)

木亭下,有甲骨文十二生肖图,甲骨文姓氏对照表,让人一目了然。

又见到丙组基址,共发现17座夯土基址。方形夯土台为祭坛,长条形的为廊。在夯土台基中的殉人、殉犬、殉羊是祭祖的牺牲,玉璧和黑柴灰堆中的牛角、羊头、兽骨等是祭天、祭日、或祭河神的遗迹。

后来我们又来到商史跫音--商代历史文明陈列展馆。

展馆中亦有甲骨文展示,上面的文字密密麻麻,清晰可辨。

见到1976年殷墟妇好墓出土的妇好三联yan

展出的、觚。

殷墟出土的戴手枷陶俑。

玉象、玉、小玉龟。

文字刻在牛肩胛骨上。

在这里才真正了解到占卜礼俗。商代占卜方法主要有甲骨占卜、小石子数占与揲蓍草筮占三种形式,尤以龟甲和牛肩胛骨的甲骨占卜最为盛行。商人占卜活动频繁,几乎每事都要问卜,并逐渐形成了固定的占卜程序。商朝甲骨卜辞记录了占卜的原因和结果,内容丰富,涉及田猎、收成、天象、祭祖、征伐、垦荒和疾病等,使我们可以更全面了解商朝的社会状况。

那么,古人到底是怎样用甲骨占卜的呢?是先用钢钻在甲骨上钻出深而圆的孔,然后在钻孔的一侧钻出枣核形的槽,再用燃烧的木质或金属在钻凿处灼烧,甲骨就会爆裂,出现兆纹--卜形裂纹,最后根据兆纹判断吉凶,把卜辞刻在兆纹附近。

听说有妇好墓,又一时寻不见,幸好有一位好心人的引领,来到妇好墓。

殷墟妇好墓,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1976年发掘的一座殷代王室墓。墓上有一座殷代房基。根据有关资料,在建苑时复原为妇好享堂。房基下的墓圹为竖井形,随葬器物分7层埋入,品种繁多。墓室有殉人16人,并出土了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骨器和陶器等1928件精美的随葬品。另有货币6880余件。1999年妇好墓圹复原。根据墓中所出的铜器铭文和器物形制,参考甲骨卜辞中的有关记载。此墓墓主应是殷王武丁的配偶妇好。妇好是华夏最早的巾帼英雄,庙号辛,死于武丁时期。妇好墓的发现,对于研究殷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方国、礼制和铜器断代以及古代科技等问题都有重要价值。

这里有两层为文物展馆。酒器,名为司母辛铜觥(gong)

有妇好钢高体觚(gu)等酒器。

有大型虎纹铖等武器。

有龙头提梁卣(you)等酒器。

有小型鸟足鼎等炊煮器。

有玉虎、玉象、玉龙、玉凤、玉琮、玉燕等陈列艺术品。

有石人、龙形石盖、夔(kui)形骨头笄(ji)等物品。

最底层就是墓室。

从妇好墓旁边的石碑上看,妇好有三种身份,王后、母亲、女将。

据介绍,妇好生前曾参与国家大事,从事征战,主持祭祀等,地位相当显赫,曾多次带兵征伐土方、羌方、夷方等。是华夏最早的巾帼将军。驻足于一身戎装、手举武器的妇好汉白玉塑像前,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殷墟一行,观看了5个展馆、4处历史遗址,见到了太多的珍贵文物。殷墟最为亮眼的是三个之最:世界上出土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中国最早的车马遗迹—殷墟车马坑;中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这些都是来自华夏的大地博物馆,都充满了神秘的色彩,更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与博大精深。我们了解和认识古代历史,是为了更好地传承古代文化,更是为了创造现代文明。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