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传家宝

 nizijun 2023-06-05 发布于广东


  作者:杨明伟

  我的母亲命运坎坷沧桑。她年幼丧母,三岁不到的时候,父亲又被抓去当壮丁,客死他乡。她是吃“百家饭”长大的,由几个堂哥拉扯大。后来,她遇到了从湘西南来到贵州黎平做小生意“糊口”的我的父亲,结婚后,两人携家带口地步行了几个月,回到我父亲的籍贯地安了家。

  当时我家真的穷得叮当响。但母亲与父亲白手起家,她的坚强、勤劳、节俭、正直,也成为留给我们这些儿女们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母亲虽是“文盲”,对我们却家教严格,当她用一些来自民间的俗语俚语来教化我们时,更是春风化雨,颇有点“文化味儿”。

  母亲说,人要勤劳,“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出多少汗,吃多少饭”“人不勤,事不成”;她说,人要节俭,“不当家不知柴米贵”“豆腐小酒吃穷人,斜风细雨打湿衣”;告诫我们不要贪便宜时,母亲会说“一分钱,一分货”“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当我们兄弟姐妹有时吵架、闹矛盾时,母亲又会说“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一巴掌拍不响”;教我们为人处世时,母亲有更多的俗语“蹦出嘴”,诸如“病从口入,祸从口出”“不看僧面看佛面”“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得饶人处且饶人”“低头不见抬头见”“主贤客来勤”“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当年,母亲和父亲挣着辛苦钱,硬是建起了村里的第三座红砖房子。当时刚好村里另一户陈姓人家也准备建房子,他家堆积的木材少了几根,便怀疑是我父亲偷的。我父亲百口莫辩,气得几欲上吊自杀以证清白。也是母亲用几句俗语劝住了父亲:“手不摸鸡屎,不怕雷公打”“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她坚信“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同时也教育我们:“穷,也要穷得有志气。”顶着各种压力,挨过很长一段艰难岁月后,邻县派出所破获了一宗案子,牵扯出当年偷木材的人,却原来是陈姓人家的亲戚,趁我们大队晚上放电影的机会偷窃得手。真相大白,我父亲终于被还以“清白”!

  光阴似箭,又到清明。算起来,母亲已离开我有26年之久了。如今我教育孩子时,也常常将母亲说过的一些俗语挂在嘴边,什么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捡了芝麻,丢了西瓜”,什么“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车到山前必有路”,还有“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佛烧一炷香,人争一口气”之类的。

  这些有趣又朴实却道理深刻的俗语,已成了我家的传家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