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庐山的雪

 一线飞扬 2023-06-06 发布于江西
南方的冬天总是少雪。
元旦前后,为了看雪,只能上庐山。庐山在江西的北部,北枕长江,东临鄱阳湖,海拔1000多米,每年的雾凇和降雪吸引了南来北往的游客。有一年元旦,和几个同学上山看雪,车到半山腰,路面结冰打滑,不敢往上走。为了大家的安全,司机抱歉地告诉大家,要么下车走下山,要么走上山。我们千里迢迢来看雪,怎么可能会下山。几个同学一商量,迈步就往山上走。沥青路面上覆着一层厚厚的冰,脚踩在上面光溜不稳,不时有人重重地摔在地上。
天上悄悄地飘起了雪花,起初是一粒粒的雪子,半个小时后,飞絮般的雪片便扬了起来。快接近山顶时,天上飞舞着鹅毛大雪,整个天地间白茫茫一片。
大家手牵着手,一步一步慢慢往上走,拉出一条长长的队伍。因为脚下滑,大家都走得很仔细,不敢开口说话。虽然有很多人上山,路上除了脚踏冰渣的响声外,偶尔从路旁树上传来冰雪压垮枝丫的声音。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可目的地还不见踪影,大家又冷又饿。随行的同学阿敦是九江人,曾多次上山,对路途心中有数,他不时折返回来告诉大家离山顶的具体里程,给我们加油鼓劲。从他粗重的喘息声中,我能感受到他满身的疲惫。

我们到达景区时,已是晚上6点多。眼帘外,银装束裹,分外好看。山上的房子被一层厚厚的大雪覆盖,一旁脱光了树叶的茶树、桃树、白杨树上挂满了雾凇,酒店门前的景观树上枝丫间伸出一根根长长的冰凌,被缠绕在树上的红色灯带一照,折射出惬意的光。很多南方的同学没有见过大雪,不由得发出一阵尖叫。我深吸一口气,冷冷的空气中带着一丝清新,令人心旷神怡。我们没有提前预订酒店,而此时山顶所有的酒店都已住满。阿敦脑子好用,他找到一家稍大的酒店,操一口九江话跟老板协调,老板答应匀出两个标间给我们,条件是我们一日三餐必须在酒店吃。等办好入住,大家三五成群,就在酒店前的广场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不亦乐乎。同学小前是北方人,她穿着一身雪白的羽绒服,脖子上挂着一条红围巾,围着广场呼呼地奔跑着,笨重的棉鞋吃力地从雪地里飞抽出来,带起一阵阵雪花。她的围巾舒展开,随风飘扬,伴随着她银铃般的笑声,成为那个冬天最暖的一抹记忆。

小时候,吉泰盆地每年都下雪,第一场雪后,我们一定会掬一捧雪放进嘴里,再找一根木棍,仰起头拍打下屋檐下的冰溜溜,即便无味,也能嚼出爆豆子般的畅快感。多年未逢大雪,在庐山上我不由自主地捧一把吸入嘴中,体会它慢慢融化,慢慢流进温润的喉咙里,一种儿时的幸福便在身体里无序地荡漾开来。小前冷不丁朝我头上抛来一个雪球,看到我狼狈的样子,她开心地笑着说,你怎么这么馋啊。我甩一甩头上的雪花,有几颗顺着衣领滑了进去,很快便在热血的蒸腾下变成了头顶的一阵雾气。
当面对这浩瀚的白色世界时,唐朝诗人徐凝看到“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明朝诗人王世懋体会到“朝日照积雪,庐山如白云。”,毛泽东感受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苏轼则发出“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感怀。同一个世界,不一定有同一个梦想。在历史的长河中,在时空的交织里,飞絮扬花,我们都是沧海一粟,唯有心底那些朴素的影像,如种子一般,冬去春来,在寂静的雪后,每年都发芽。(文/肖扬铭)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