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吾非归人,仅是过客

 新用户5226BA5a 2023-06-06 发布于云南

好好生活  //  慢慢相遇

GOOD LUCK!

好运

连连

​自从报名之后,我知道,在2022年7月我会踏入阔别已久的母校,写下一份类似于那些年高考时很害怕的某卷子。

​这也是从舍友那里得知,前面她报我们县的事业单位就是在凤一中考的,于是我晓得,我的母校是县里一个重要考点。

从普洱返乡到昨天的做核酸、打印准考证等准备工作,一切都巧合而幸运而进行着,直到此刻,我似乎仍对这场考试没多少感觉。

只能说,随缘就好。

我不是那种十分想要留在大城市里打拼以实现自身价值的性子,我觉得,内心若安,哪里都是归途,偏僻一点也没关系,生活节奏慢一点也可以。所以才会选择去考特岗教师。

备考以来,我深感吃力。虽然说考的是小学数学,可考纲涵盖了初高中以及大学高数,且这只是学科基础知识,还有教育学原理及教育心理学的一部分内容。作为非专业且自主复习的考生,上岸的机会实在是悬之又悬。

起初我一点都不慌的,经历了三支一扶由于一些原因不得考,从6月下旬拿到毕业证以后,我放弃了西部计划,转战特岗。可是课本好厚,现在我都还没有翻完😳。中间还要除去煮饭、陪护那几天以及锻炼身体的时间,生病难受的时间,课外阅读的时间,我感觉我复习到的内容不算多。可能就是有点无知者无畏的心理,我真的一点都不着急。

回家之后,从作息上开始调整,一般11点睡觉,早上6:00-6:30起床。但是起来了我的效率也不高,可能生物钟一时半会儿难调过来,早上起来会感觉到头晕。白天还要分出来一部分时间陪小弟学习玩耍。临近考试我又感冒,发热、鼻塞,鼻涕一会像清水,一会儿呈粘稠黄色糊状,我不知道我是热感冒还是冷感冒;嗓子疼,像是扁桃体发炎,又像是上呼吸道感染;眼镜睛有时候也很疲劳。

所有这些,我都能放平心态,想着打了针吃了药,饮食注意一点,会慢慢好的。昨天去审验防疫材料,收到华图和中公发的材料,晚上临时抱佛脚看到12:30,竟感觉打瞌睡,果断放弃抵抗。

早上闹钟还没响就醒了,洗漱吃了早点又看了几眼。阿叔骑摩托车送考,路上我还有心情聊天看风景,心里感叹一句“好山好水”的时候,我已经到校门口。

一看时间,距离开考只有20分钟左右了,赶紧飞跑进去。

踏上熟悉的石板路,看着熟悉的花草树木,略过一样一样熟悉的建筑物,高中时的记忆翻涌而来。

可我来不及多想,只顾着去找考场。

在询问了多位老师之后,我终于抵达考场,是在曾经上课的综合楼。心终于安定下来。

答卷的时候,我心里会担心时间不够用,因为选择题是我曾经害怕的数学啊!我永远记得高考时数学选择题错了一半的事情。好在整个卷子做下来时间是充足的。

本着能做就做,不会就猜的原则,答题卡被我写满了。选择题连蒙带做,填空题凭感觉写的答案,证明题用到了带去的尺子,数列求和有一道不会,简答题分点分步,教案套模板,论述题把昨晚上看到的能用的都用上了。检查的时候还想出来一个题的答案,不知对错,我已尽力。

命运就是在你面前摆着很多选择,但你却义无反顾地走了那一条路。

曾经我多么害怕数学啊!尤其是高中的时候。小学时,一直就喜欢语文多一点,数学基础较差。初中若非遇到王老师,中考数学也不可能取得理想成绩。高中就比较摆烂了,老师跟我说过,数学会拉我的总分——就是如此,高考数学68分,总分被拉低很多。

却也无可奈何。彼时我尝试过很多方法想要学好数学,询问老师,请教大神,做分类练习题“5·3”,整理错题本,总结经验,等等,我都一一尝试过了,可考时依然无效,不会做的还是不会,会的好像也没做对。

大神曾跟我说过:“学数学,信心很重要,要相信自己能学好它,然后多练习,多总结,慢慢来。”

记得专科第一学期,我的课程表里有高数,忘记当时是何心情,只记得期末成绩单上,高数是79分——没有挂科。

是怎么实现的呢?

就是每次上课之前先看一下新课,如果没时间提前看也一定要在课堂跟紧老师的节奏,老师的板书我一字不落地抄写在笔记本上,老师布置的作业也认真去完成,不是水完,而是真的做了,学会了,才算完成。遇到不懂的问题一定及时提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当时的高数老师是一位聪明绝顶的老头儿,他每次上课都会认真写板书,有知识点,有例题,有时候课本看不懂的点,看他的板书就懂了。他讲得思维清晰,逻辑严密,学与练结合,认真听他讲,你就会有学习高数的兴趣和动力。就是说那段时间,我会在英语晚自习结束之后,还做高数作业,做完之后再练一会儿毛笔字,虽然辛苦,但感觉很充实。所以我的高数没有挂科。

至于为什么我考小教没有考喜欢的语文而是考了害怕的数学,这跟我的普通话水平有关。

才去读大学那年,我就去考了普通话,是二乙。后来得知认定小学语文需要二甲,我怕再考一次也考不到二甲,而且懒得再考一次,就直接选择了面试数学。奇怪的是,面试居然一次就过了(只是由于毕业证等原因还没认定,想着9月份认定一下的),由此,我开始掉进了数学的大坑里。所谓自己挖坑自己跳,就是像我这样子吧。

今天的考试,我感觉没有多少感觉。唯一心情好的是,我的感冒快好了,鼻子没那么阻塞,嗓子也没前几天疼了,疼了一个星期了,终于快好啦!

我的母校,五年未见,而今匆匆一别,拍下几张照片,便离开了。

久违了,黑白校服的凤一中,久违了,“风水宝地”逸夫楼。

它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越来越美丽,文化氛围越来越沉稳,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是它的血液,奋发有为的老师是它的墨笔。

我没有成为它光荣榜上的骄傲,而它永远是我成长路上的浓墨重彩的一笔。

 

希望下次我回去看它时,可以更自信从容一点,更沉稳坚定一点。

我不轻叹人生

 不慌忙催促

总觉得我应耐心等一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