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白水县“三融合”推进“交所合一 ”警务改革

 上帝也有烦恼 2023-06-07 发布于湖北

近年来,白水县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针对基层警力少、编制少、山沟道路较多、群众办事不便、交警触角延伸不到等突出问题,系统融合现有职能、机构、人员、业务,率先推行农村派出所、交警中队“交所合一”警务改革,有效破解边远农村派出所基础薄弱、道路交通形势复杂、群众办事不便等突出问题,实现了辖区发案数不断下降、破案数持续提升,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数全面下降。


机制融合,打破警种壁垒。一是调整机构设置。在总结警务机制改革的基础上,按照“交所合一”工作要求,成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组织领导及工作任务,将基层派出所和交警中队机构融合,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在基层派出所加挂“白水县公安局交通管理大队××中队牌子”,并在全县6个农村派出所进行试点探索。二是下放管理权限。将县交通管理大队的部分管理职能下放至“交所合一”警务改革派出所,派出所在隶属管理关系不变,在承担行政范围内治安管理职责的同时,依法履行交通秩序管理、交通安全宣传、交通事故勘察处理、车驾管业务办理、交通安全管理等6项交通管理职能,实现乡镇派出所“交通管理、治安维护、服务群众”集成一体。三是重组基层警力。为派出所增加政法编制,由所长兼任交管大队中队长,统一负责队伍管理、公安业务、交通管理业务,增设副所长1名并兼任副中队长;将原农村交警中队警力全部分流至基层派出所,全局派出所民警由63人增加到108人,弥补一线警力不足现状,形成了“既是蓝帽子,又是白帽子”的一体化警务模式,2022年11月被省委编办列为全省改革试点项目。

力量融合,推动警务转变。一是由传统警务向现代警务转变。结合“交所合一“改革,推进派出所警务模式转型,规范基层情报研判工作,一方面,依托“雪亮工程”“小探头”应用,对辖区社会治安状况、交通事故发案和隐患治理实行日研判、月通报;另一方面,发挥县交安办职能作用,压紧压实镇办部门主体责任,对县乡交通隐患实施精准联防联控,减轻派出所承担交管职责的压力,改变了传统值班接处警的勤务模式,累计开展综合研判400余次,圆满完成多项重大安保活动的现场指挥调度工作。二是由单一警务向全能警务转变。“交所合一”后,将农村交警中队归属派出所统一管理、统一指挥调度,派出所综合了侦查办案、治安管理、交通管理职能权限,整合了基层交警、治安警的执法资格、情报资源和警种优势,实战能力大大提升,实现了一警多能、多警联动的目标,切实提升了警务效益。三是由粗放管理向精准治理转变。按照“市县主战、派出所主防”的工作思路,推动派出所警力前置,突出重点部位、重点场所、重点路段、重点人员,联合交警警力共同开展基础信息采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社会面巡逻防控等工作,进一步织密了管控网络,压缩了违法犯罪滋生的空间,提升精准打击、精密管控、精确处置能力。截止目前,开展执法查控勤务260余次,抓获现行违法嫌疑人37人,纠正交通违法3540起,处置轻微交通事故393起,排查整治道路隐患58处。

业务融合,实现质效提升。一是社会管控能力提升。整合“交所合一”派出所社会治安巡逻和交通巡逻、重点场所管理职能,由派出所根据辖区实际科学安排勤务,开展安全宣传、违法查处、巡逻管控等工作,做到“白天时时见警察,夜间到处见警灯”,治安形势持续向好,交通违法不断减少,人民群众安全感不断提升。截止目前,开展集中交通安全宣传40次,联防巡逻102次,化解纠纷200余起。二是为民服务能力提升。整合为民服务职能,将“交所合一”派出所户籍室升级为警务便民大厅,将户籍业务和车驾管业务合并为一厅式办公,制定“一门通办”公示牌,公示户政、车驾管、治安管理等三类16项业务,设置户政、车驾管、治安管理服务岗,让群众“只进一扇门、只跑一次路、能办多项事”,实现了户籍和交管事项的“一站办、就近办、马上办”。截至目前,已在“家门口”办理车驾管业务300余笔,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三是应急处置能力提升。“交所合一”改革后,各派出所就近派警、就近处置,短时间集中警力优势,现场处置及时、伤员救助及时、民警负担减轻,解决了以往农村交通事故现场得不到及时处置和撤除而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的问题,应急处置能力得到大幅提升。2022年,白水县荣获“全市公安机关改革创新项目二等奖”、“深化改革工作先进单位”。

END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