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烟花三月溯江汉,荆汉江畔游古城(1)

 梁溪镜明 2023-06-07 发布于江苏

  荆州古城,又名江陵城,地处江汉平原腹地,东连武汉,西接三峡,南跨长江,北临汉水,是连东西、跨南北的水陆交通枢纽,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荆州古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三国文化的集中地。现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化保护单位。

  荆州古城墙东西长3.75公里,南北宽1.2公里,周长11.28公里,城墙高8.83米,城垛4567个,炮台26座,藏兵洞4座,有城门和城楼6座。荆州古城墙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经过三百五十多年的风雨,现存的古城墙大部分为明末清初建筑,整个城墙分三层,墙外为水城,中间为砖城,墙内为土城,三城相依,异常坚固。

  我们来到荆州古城,换乘景区电瓶车,开始古城环城之旅。从东门寅阳门开始,沿宾阳楼→明月桥→远安门→新北门→拱极门→安澜门→新南门→南纪门→关帝庙→公安门,回到东门。

  荆州古城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著名的三国古战场,历史上“刘备借荆州”“关羽大意失荆州”等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都发生在这里。城墙相传为三国时关羽守荆州时所筑。原为土城墙,南宋改建为砖墙。现城墙为清顺治3年(公元1646年)所重建。城设有六座城门和城楼,分别是东门,小东门,北门,小北门,西门和南门。东门是“寅宾门”,城楼为“宾阳楼”,始建于明代,是迎接来使和宾客用的。

  大北门,明代称拱辰门,俗称大北门,又称柳门,城楼上现存朝宗楼,重建于清道光十八年(1838年), 1993年7月维修,为中国南方传统城楼建筑的典型。此门连接通往京师的大道,古时仕宦迁官调职,官员送行时常经此门,古人送别亲友习惯在此折柳条相赠,故名柳门。

  荆州护城河是古城的第一道防御线,护城河全长10500米,宽30米,水深4米。现正逐段清淤疏浚中。电瓶车沿着城墙边小道行驶。

  荆州古城墙上有文字砖,砖上题字体现了当初的生产责任制,砖上的铭文对产地、时间、数量、监造人、制砖人、烧窑人、制砖费用承受者和地方负责操办事务的官员都详细记录。

南门为南纪门,该城门瓮城左右又各设一侧门,共有4门。出南城门,笔直地向南去,可以直到长江边,进南门顺御河路前行就是关帝庙。

从关帝庙出来,沿荆州南路,穿东南城区,过张居正故居,就来到东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