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品唐诗9:李白《望庐山瀑布》∣青年李白欠下的诗,还了吗?

 读读镇 2023-06-07 发布于广东
qian'shiqianshi

品 读 唐 诗  9


中/华/诗/词/文/化







欠诗
且说李白出了江陵,顺江而下。
李白很明确,仗剑去国的正事就是寻找伯乐,寻求地方官吏和社会名流向朝廷举荐。

但这没有耽误李白游山玩水。

这会儿,李白到了洞庭湖。
洞庭湖古称云梦,司马相如《子虚赋》里那个“子虚乌有”的子虚先生曾说:“云梦者,方八、九百里”,这句是大实话,八百里洞庭的气势,宋代范仲淹在《岳阳楼记》里就用“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来形容,的确令人神往。

登上岳阳楼的李白,想必眼前看到的定是“沙鸥翔集”和“岸芷汀兰”(《岳阳楼记》),身处大唐盛世,他不会和范仲淹一样,生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患。

首登岳阳楼,因为同游友人突然暴病身亡,李白收起了诗意,未曾留下诗作。

沿江而下,李白接着来到鄂州的江夏。喜欢登高望远的李白,少不了登临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黄鹤楼。另外两个名楼,就是刚说的岳阳楼,还有江西南昌的滕王阁。

面对“龟蛇锁大江”的壮景,李白依然没有留下诗句,他很谦虚地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他说的,就是唐代诗人崔颢的千古名篇、“白云千载空悠悠”的《黄鹤楼》。李白觉得,再怎么写,也不胜此诗了。














还诗
李白与黄鹤楼的缘分匪浅,此后,他依然有过两次重游。

一次是数年后,在这里送别诗友孟浩然,写下了“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烟花三月,春意盎然,依旧是意气风发。

还一次是晚年重游,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笛声悠悠,浮想落梅翩翩,添了不少历经颠簸后凄凉

欠下黄鹤楼诗这是还了。那岳阳楼的呢?
一样没有落下。年近六十的李白流放遇赦后,和朋友夏十二重游岳阳,在《与夏十二登岳阳楼》中,重拾了“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的喜悦。

欠诗还诗自是笑谈。话接前文,言归李白的出游。

大江东去,离开江夏,转眼到了浔阳,就是江西九江市的浔阳区。

浔阳故事多。《水浒传》第三十八回,李逵斗浪里白条张顺便是在浔阳江。宋江也是在浔阳楼里题的反诗,“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黄巢不丈夫”,这是宋江最豪气的一刻。

武戏精彩,文戏也出彩,白居易的《琵琶行》,在浔阳江头,听到琵琶女的哀怨,白翁发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相怜之惜。














望庐山瀑布
既已到了浔阳,自然少不了登庐山。

庐山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更是不胜枚举。

从东晋说起吧,顾恺之的庐山图,被称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幅山水画;
东晋末年,陶渊明以庐山的匡文谷为背景,创作了《桃花源记》;

唐朝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因一首《大林寺桃花》,庐山因此多了一条“花径”的名胜;
北宋苏轼《题西林壁》,从此题下了世事哲理:“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著名的白鹿洞书院,南宋理学家朱熹也为此订立了影响深远的《白鹿洞书院学规》......

再说回李白本人,也五次游览庐山,留下了十多首庐山诗作,而最有名的,就是这首《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从岳阳楼到庐山,这一路游历,诗情似乎都在这瀑布面前喷涌而出,也恍若瀑布,飞流直下。

无论是山水抒怀还是人生畅想,这一刻,属于青年李白的关键词,都叫倾泻。














注释·赏析
《望庐山瀑布》·李白

【注释】
香炉:庐山的香炉峰。
紫烟:日光透过云雾,远望如紫色烟云。
前川:川,河流,诗中指瀑布。
三千尺:虚指,形容山高。
九天:古人认为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译文】
太阳照耀香炉峰,生起(缭绕的)紫色烟霞,远远地望去,瀑布像(巨大的白练)挂在山前。

飞流而下像有几千尺(那么高),真怀疑那是银河从九重天的高处倾泻而落。

【赏析】
也有一说这是李白晚年隐居庐山所作,但从诗的气势来看,更符合青年出游时的心境。

首句即见其大,大处着笔,阳光照耀,香炉峰生出紫色云霞。一副壮丽绚美的远景全镜,浪漫色彩中,隐隐有道家的飘逸和仙气。
第五个字“生”,恰如画龙点睛,更让全景图生出灵动之气。

宋代魏之庆说:“七言诗中第五个字要响。.......所谓响者,致力处也”。

接着第二句,第五个字“挂”,也是化动为静,瀑布就像挂在山前的巨大白练,惟妙惟肖地勾画出遥看的瀑布形象。

第三第四句气贯长虹,一气呵成。夸张的想象、奇特的构思,也在第五个字的“落”,获得更“致力处”的彰显,像是草书疾行处的重墨,也如琵琶弹得切切时的重音,读来酣畅淋漓,余韵无穷。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