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数人对两汉西域的概念仅存于博望侯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此外所知不多!更不可能知道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前,因为延误军机造成飞将军李广兵败大漠,张骞差点被砍头。 今天,我们可以说张骞是杰出的、伟大的旅行家、探险家、外交家,开拓者,但是在张骞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文武百官和百姓眼中可不是这样看的,这就是历史的局限性。 司马迁在《史记》中没有给张骞立传。对于张骞的事迹,司马迁只用了12个字,“为人强力,宽大信人,蛮夷爱之”仅此而已! 张骞被封“博望侯”并不是因为出使西域。武帝时代封侯,以军功为衡量标准。张骞无军功。武帝想表彰他的开拓之功,以侯待之,就让张骞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当向导。大军在草原上转了个圈。也没有遇到匈奴的主力,卫青是聪明人,他知道汉武帝刘彻的意图,大军回归后,找了个给张骞封爵的理由,这才有了“博望侯”。600年后,唐朝人颜师古注解说“博望”是指张骞凿空西域,“博广瞻望”之意。其实西汉的河南郡有一个叫“博望”的小地方,武帝把这块地封给了张骞作为采邑。到了三国时期,这个叫“博望”的小地方,让出山后的诸葛亮一把火烧掉了! 张骞被封博望侯,没两年就被削去爵位,情况是这样的,司马迁记了一笔:“元狩二年(注:公元前121年),侯骞,坐以将军击匈奴畏懦,当斩,赎,国除。”这句话的关键字是“畏懦和国除”,解释是这样的:定罪是“胆怯软弱”。按军法,被定死罪,交出赎金,夺去爵位,收回封国,张骞成了平民百姓。 两年后,张骞再次被起用,以中郎将的身份第二次出使西域,打着“博望侯”的名号,是因为侯国的国君与西域城邦小国王的身份对等。这些故事少有人知。 我们今天看来,张骞的伟大在于他的开拓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凿空西域,打破了大汉原有的地理概念,让西域这块神秘的土地纳入了汉武帝刘彻的视野和大汉的版图。 对西域故事而言,很多人知道的第二个人物就是班超。源于一个成语:“投笔从戎”的励志故事。在大家的印象中班超是个穷小子,为了生存帮官府抄书为生,有一天突然觉得抄书太没出息,于是把笔一仍当兵去了,去了哪儿,记不清楚。 历史真相当然不是这样。 班超出身于官宦世家,父亲班彪是刘秀的创业班底之一。虽然官不大,但名声极大,是刘秀时代有名的学者,卒于望都长的官位上。 王莽时期,窦融割据河西,班彪是从事,也就是窦融身边重要的参谋人员,窦融年长,但把班彪当师友看待。班家与窦家是世交。还都是扶风人,乡党。 窦融归汉,是班彪的主张,给刘秀的上表,班彪主笔。刘秀当时就认为写的好,特意召见班彪任命为司隶茂才,司徒掾。只是班彪不愿作官,酷爱史学而已。 班彪的姑妈是西汉时有名的才女,汉成帝刘骜的妃子,班婕妤。太皇太后王政君身边的红人。班彪去世时,班超已22岁,成年人。所以班超绝对不是出身贫寒家庭。 有一天,汉明帝问兰台令史班固,你那个口才极好弟弟在做什么?班固说,为官府抄书!于是,明帝下旨任命班超为兰台令史。这个官,是御史中丞府的属官,相当于朝廷的机要机构负责人,年俸六百石。与哥哥班固同在御史中丞府工作。后来,班超由于出错,被驱逐回家。 班家与窦家是世交,所以后来班超随窦固出征西域,任假司马,也就是现在军队的副参谋长的角色。 窦固是窦融的侄子。这还不算什么,窦固是汉明帝刘庄的姐夫。窦固的夫人是刘秀与阴丽华所生的女儿涅阳公主。后来,班超的妹妹班昭与邓皇后成为闺蜜,随时可进入后宫给皇妃们讲课。 所以,一介布衣,空有大志,没有帮衬,没有后路,怎么可能任性的撂挑子不干。 400年后,范晔写《后汉书·班超传》中编排出个“投笔从戎”的故事。并借用了《史记·陈涉世家》:“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的写法,说当时班超对着嘲笑他的同事吼道:“小子安知壮士之志哉?大丈夫无他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砚间乎!”班超此言一出,同事们大笑,也许并不是嘲笑,而是苦中逗乐,汉代能识文断字的读书人,家境都不会差到哪里去,儒生讲的是礼教,崇尚伟大的理想。 需要说明一点,班超抄书的时间段,发明纸张的宦官蔡伦正是怀中幼儿。那时候,是用刀在竹简上刻字,叫“刀笔”,有一个词叫“刀笔吏”,本意是指抄书的小职员。并无贬意。 在范晔的《后汉书》中,班超自有了张骞、傅介子的目标,就去找算命先生卜卦。然后,算命先生说,先生您生得燕子的下巴,老虎的脖子,燕子能远飞,老虎要吃肉,应能享受富贵,是万里封侯的面相。 关于“算命”这类记录,都是事后根据传说编写,不足为信。想想燕子的下巴再对接一个老虎的脖子,是个啥形象。 班超后来因西域的伟大事业得以名传千古,儒者的历史学家,为了给年轻人励志,在写班超时以一介布衣,万里封侯,缩小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所以有了“投笔从戎”的故事。 真实的班超,确实是一位大器晚成的英才,这世上总是有人为国而生。 班超的智慧与勇气,当然源于生于书香门第,熟读史书,所以,能准确的把握历史往复的节点。 还有个励志故事叫“凿壁偷光”,出自《西京杂记》。该成语是讲西汉元帝时代的丞相匡衡凿穿墙壁引邻居家的烛光读书,用来形容家贫而刻苦读书终成大事的故事。 这个偷光的匡衡可不是什么好人,年少偷光,年长窃国,其在任期间利用郡图之误把自己的采邑私自扩大四万亩,侵吞国有土地。“贪”对匡衡来说还是小事,匡衡身为重臣,与宦官结盟残害忠良不余遗力,此人险恶至极,翻脸之快也很醉人。叫响“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西域都护副校尉陈汤,数次被此人加害,落得个发配充军,屈死家中的结果。直到王莽时期才得以平反。张骞的孙子张猛也是被匡衡所害,还有易学大师京房,还有写《过秦论》的那位贾谊的曾孙贾捐之等正直的大臣,被匡衡害死的人多了去了。 其实历史早告诉我们:德才兼备,才是国家需要的人才,当一个人有才无德又身居高位,那么给百姓和国家所带来的则是灾难。 我们从小立志为什么,当然是不负平生所学,一展胸中抱负,为民请命,为国担当。 对于历史故事,当然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在《西域四百年》中,你会读到大量这类故事的渊源。 我曾经听一个文学讲座,台上专家说,中华民族没有英雄史诗。 我立即举手提问:教授,您说的英雄史诗是什么?是敲着梆子靠传唱的长调吗?是口口相传的田间故事吗?既然世代传唱就有跑调的地方,世代口述就有断顿的时候,而中华文明用文字记录下的英雄故事,难道不是史诗吗,你把《史记》中的英雄列传,不用标点断句,一句话占一行,不就是史诗了吗?“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戎马鸣兮金鼓震,壮士激兮忘身命。被兕甲兮跨良马,挥长戟兮彀强弩。”这不是英雄的史诗吗?如果您认为还不是,那么《格萨尔王》、《玛纳斯》、《江格尔》这些藏、柯、蒙语的英雄史诗,难道不是中华民族的史诗吗?专家愕然,然后我离场,后面跟了很多人。 文明的传承,不是只靠学者,更多的是靠民族的精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