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圣医理析药集·长沙药解·胶饴

 四圣医苑 2023-06-08 发布于广东

味甘,入足太阴脾、足阳明胃经。功专扶土,力可建中。入太阴而补脾精,走阳明而化胃气。生津润辛金之燥,养血滋乙木之风。善缓里急,最止腹痛。

【要义简释】

《伤寒》小建中汤胶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甘草、生姜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治少阳伤寒,阳脉涩,阴脉弦。……木气枯硬,是以其痛迫急。

《伤寒论》原文“腹中急痛”,即此之“其痛迫急”,乃“木气枯硬”,“木克土”之痛。血虚木燥之证也。风动侵土之痛为“绞痛”,不同于“木克土”之“急痛”。

《金匮》治虚劳里急腹痛,悸衄,梦而失精,四肢痠痛,手足烦热,咽干口燥者。

小建中汤,《伤寒》《金匮》共列其三种治证。即此条与上条之外,仍有“治少阳伤寒,心中悸而烦者”之用。实则,三种情形之各症可并见,亦可交叉而见,因其病机无二,随人禀赋之不同而见证不同而已。

《金匮》大建中汤胶饴一升,人参一两,干姜四两,蜀椒二合。治心胸大寒痛,呕不能饮食,腹中寒气,上冲皮起,头足出现,上下走痛,而不可触近。……饴、参,培土而建中,干姜、蜀椒,补火而温寒也。

此方,蜀椒似仍有“蜀椒”章所示,即“降冲逆”之用。但该章言蜀椒于此方,乃“胜寒水而补火土”,似亦未尽言其功。此证,鉴于水邪上泛,宜加苓、泽去湿利水;鉴于乙木下陷而见腹中寒痛,宜加肉桂或吴茱萸、桂枝温中达木;鉴于心胸寒痛且呕而不食,宜加细辛或半夏、生姜驱寒降浊。

黄芪建中汤黄芪两半,胶饴一升,芍药六两,桂枝三两,甘草二两,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治虚劳里急,诸不足。

所谓“诸不足”者,可概言为生气不足也,即文中先生言“生气失政”之意也。乙木主生生不息之气,而木生于水长于土,是即肝脾肾之病也。此方重在肝脾。病久之人,必兼暖水乃至补精血;否则不效。

……胶饴温润淳浓,补脾精而养肝血,缓急切而润风燥,是以建中三方皆用之,以补中而缓急。

胶饴之能,可概为“补中、润燥”。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

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此即顾复初先生于《四圣心源》序言中,称四圣医理的要旨为“中皇转运,冲气布濩;水木宜升,金火宜降”的依据之一。顾先生此句,乃步入四圣医理宝库殿堂之一大秘钥。

【原文摘要】

乙木生于癸水而植于己土,甲木生于壬水而培于戊土。中气旺则戊土右降而甲木不逆,己土左升而乙木不陷。乙木直升,故腹胁松畅而不满急;甲木顺降,故胸胁冲和而不痞硬。中气颓败,不能四运,甲木上逆而贼戊土,乙木下陷而贼己土。土木逼迫,则痞硬满急、疼痛惊悸、吐衄遗泄、干燥烦热之病生焉。总以根本失养,枝干不荣,故变和缓而为急切,作盗贼以犯中原也。

盖中气者,交济水火之枢,升降金木之轴,中气健旺,枢轴轮转,水木升而火金降,寒热易位,精神互根,自然邪去而正复,是强中御外之良规也。审其木燥而用芍药,水寒则用椒、姜,气弱则加黄芪,血虚则加当归,解此四法,胶饴之用,备建中立极之妙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