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湖南长沙参观《新民学会》旧址有感 5月21日下午。来到长沙周家巷。巷口有一石坊,上书“新民学会旧址”。石柱对联是:新民学会建党新声,毛蔡寄庐流芳千载。 周家巷原名周家台子,是长沙市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旧址原为当地农民为守祖坟盖的墓庐屋,蔡和森1917-1920年就读湖南高等师范学堂时,将全家从双峰迁往长沙,他的母亲葛健豪、妹妹蔡畅、姐姐蔡庆熙和外甥女刘昂一起租住于此,毛泽东也经常来。1919年毛泽东的母亲来长沙治病在此住过,毛泽东与母亲唯一的一张合影就是在周家台子附近照相馆留下的。 新民学会是五四运动时期我国最有影响的进步社团之一。这是毛泽东在学生时代的创举。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在蔡和森故居堂屋召开,毛泽东、蔡和森等13人参加。会上通过了由毛泽东起草的章程,学会宗旨为“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选举萧子昇为总干事,毛泽东、陈书农为干事。此后,这里成为新民学会会址和活动场所,并在湖南发出了建党先声。 为了纪念新民学会的功绩,教育启迪后人,抗战时期毁于战火的旧址于1987年按原貌重建,后经多次修缮,使纪念馆成为一处集文物、旅游、休闲于一体的人文及自然景观,是长沙历史文化名城中的一个亮点。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 AAAAA 级旅游景区景点,湖南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在新民学会旧址的对面,现在是“新民小学”,白墙灰瓦。 已是近黄昏,但来这里参观的游客还是较多。 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暨蔡和森故居),位于长沙市溁湾镇原刘家台子,为竹木结构的普通农舍。新民学会成立之初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经历五四运动的洗礼后,学会转变成为一个革命团体,1920年将“改造中国与世界”确立为学会方针。以毛泽东、蔡和森等人为代表的新民学会会员,积极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作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被誉为“建党先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学会自动解散。 原建筑毁于抗战时期,1987年按原貌复建,邓小平、陈云先后为旧址题词“蔡和森故居”、“新民学会成立会旧址”。 走进纪念馆。迎面有个砖瓦小门,匾书“沩痴寄庐”。 所谓“沩痴”,是指沩山或沩水宁乡籍的守孝的“痴迷”,在封建文化里,“痴迷”是指守孝的孝子。 大院内正面即蔡和森故居。 我们自觉横排鱼贯进入参观。 堂屋。1918年4月14日,新民学会成立会就在这里召开。 厨房。大的灶台。旁有水缸。 蔡姐蔡庆熙及蔡外侄女刘昂住房。也是比较简陋。 蔡母葛健豪和蔡妹蔡畅卧室。 墙上挂着居住者的照片。 蔡母和蔡畅青年时期照片。 毛泽东三兄弟与母亲的合影。 蔡和森卧室。放着两张挂着蚊帐的床。 简易农具间。 故居前有小块菜园。 庭院有小土坡。土坡上有几棵大树。 走到大院的另一侧,是“陈列室”。 内有蔡畅的题字。 壁雕“建党先声”。新民学会史实陈列 二十世纪初,在中华民族的危机关头,在新文化思想激烈碰撞的年代,一群意气风发的有志青年,怀抱拯救国家民族的豪情壮志,围绕“个人及全人类生活向上”的目的,形成了“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的一致意愿。 新民学会是中国新文化运动中发起最早、影响最大的进步团体之一,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作出了十分重要的理论贡献。同时,为共产党长沙早期组织的创建作了干部上、思想上的准备。作为建党先声,新民学会在中国现代史上谱写了光辉灿烂的篇章。 志同道合,组建进步团体 20世纪初叶,在帝国主义铁蹄的蹂躏下,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一批爱国志士和青年学生,在以《青年杂志》创刊为标志的新文化运动推动下,为寻求救国救民的出路,纷纷组织各种社团。毛泽东、蔡和森等一批热血青年发出“集合同志,创造新环境”的倡议。1918年4月14日,他们在长沙岳麓山下的刘家台子(后名周家台子)蔡和森家中聚会,正式组建进步团体新民学会。 《感时二首》 商量时局愤孤忠,外患犹将接内讧, 大地群雄方逐鹿,岂堪同室又兴戈。 同舟共济尚昌皇,大海茫茫渡未还, 兄弟阋墙先御侮,凯歌高奏太平洋。 -﹣湖南一师学生陈昌1916年2月18日日记题诗 《自勉诗》 不患不能柔,惟患不能刚。 惟刚斯不惧,惟刚斯有为。 将肩挑日月,天地等尘埃。 何言乎富贵,赤胆为将来。 -﹣湖南一师学生罗学瓒 1916年3月28日日记题诗 张昆弟 (1893-1932) 湖南益阳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六班学生。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发起组织工学励进社(后改称工学世界社),1922年在上海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湘鄂西省总工会党团书记。1932年在洪湖革命根据地牺牲。 立足国内创造新的环境 新民学会成立后,作为学会实际负责人的毛泽东主张以改造国家、社会为目的,将学会建成一个坚强的战斗团体。五四运动爆发后,新民学会高举反帝反封建旗帜,联合湖南社会各界人民,开展轰轰烈烈的反日爱国运动和驱逐军阀张敬尧的斗争。驱张运动胜利后,又发起湖南人民自治运动。自治运动失败,这使毛泽东等新民学会会员意识到“政治改良一途,可谓绝无希望”。因此毛泽东提出“另辟道路”,走俄国人的路。 确立信仰,提出建党理论 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新民学会的大多数会员开始用无产阶级的宇宙观作为观察国家命运的工具。在长期的思索与追求中,确立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从1920年7月法国蒙达尼会议至1921年1月长沙新年会议,在新民学会内部,围绕中国革命的道路以及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这些讨论,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作出了卓越的、开创性的理论贡献,被誉为“建党先声”。 新民学会的78名会员,多数参与了赴法勤工俭学的各项工作。蔡和森还动员母亲和妹妹一道到法国去,加入勤工俭学的行列。 为了动员更多的女子赴法,蔡和森要妹妹写信给正在家乡溆浦办学的好友向警予,邀她一道同行,并联名发起湖南女子勤工俭学运动。向警予接信后,立即结束了溆浦女校的工作,赶往长沙。 对于向警予和湖南女子勤工俭学会的行动,毛泽东十分赞同,表示希望“多引出大批女同志出来,多引一个,即多救一人”。全国旅法勤工俭学女生60名,湖南占40名。 1918年4月毛泽东、蔡和森等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图为新民学会部分会员于1919年11月16日在周南女校合影。后排左4毛泽东,1排左3陶毅,左5劳君展,2排左4周世钊,3排右1何叔衡,4排右1夏曦。(资料照片) 1920年5月8日毛泽东送萧三、劳君展等6位会员赴法国勤工俭学,在蒙蒙细雨中的上海半淞园合影留念。左起:萧三、熊光楚、李思安、欧阳玉生、陈绍休、陈纯粹、毛泽东、彭璜、刘望成、魏壁、劳君展、周敦祥。(资料照片) 《新年会议》 1921年1月1日至3日,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召开新年会议,讨论“改造中国与世界”的道路和方法问题。会上展开了热烈的争论,以毛泽东、何叔衡、彭璜为代表的多数会员赞成布尔什维克主义。 完成使命,迎接新的曙光 1920年夏,毛泽东、彭璜等在上海多次拜访陈独秀,共产国际代表,深入讨论建立共产党的问题。受陈独秀委托,毛泽东、彭璜等于1920年12月在长沙建立共产党的早期组织。。在此前后,新民学会会员罗章龙、李中、李启汉、蔡和森、李维汉、向警予等分别在北京、上海、法国巴黎等地,从事建立共产党组织的活动。1921年春,新民学会完成历史使命,停止活动。 1921年6月29日,毛泽东、何叔衡代表共产党在长沙的早期组织,赴上海出席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一个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领导中国人民争取独立与解放的革命政党即将诞生,中国革命即将迎来新的曙光。 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新民学会会员名单(38人) 毛泽东 蔡和森 何叔衡 向警予 李维汉 蔡畅 谢觉哉 萧三 熊瑾玎李启汉 郭亮 夏曦 罗学璜 张昆弟 陈昌 方维夏 傅昌钰 彭平之 彭道良 谢南岑 张国基 彭璜 陈子博 欧阳泽 熊光楚 刘明俨贺果 刘清扬 易礼容 罗章龙 熊季光 许文煊 李思安 李中 蒋竹如 萧光球 周毓明 戴毓本。 走出陈列室。院子四周竹篱环绕、香樟耸立,静谧古朴。 参观者与随团教授等,仿佛在这里听到了当年新民学会会员们的慷慨激昂的讨论--- 2023年6月8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