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致知”这四个字出自于《大学》。 《大学》出自《礼记》,原是《礼记》四十九篇中的第四十二篇。《礼记》是西汉戴圣根据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批佚名儒家的著作合编而成。《大学》不是曾子亲自编著的,是后人整理反映的却是曾子的思想。 朱熹将《大学》从《礼记》中抽取出来,为《大学》《中庸》做章句,为《论语》《孟子》做集注,把它们编在一起,做《四书章句集注》。经此,《大学》与《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四书”,并被确立“四书之首”的地位。自宋以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科目的钦定科目。 “格物致知”在《礼记·大学》中并未做具体阐释,而且其他先秦典籍中也未见此语,这使得“格物致知”的含义没有确解,引发了后来的争论。 主要有几种观点: 一、宋代朱熹的观点: 所谓“格物”,就是指穷尽事物之理,通过研究认识事物,彻底认识其中所包含的道理; 所谓“致知”,就是指扩大自己的认识,穷究一切道理,以求达到认识的极致境界。 二、明代王阳明的观点: 反对朱熹的“即物穷理”,认为“致知”就是致良知,“格物”就是正物。于是将“格物致知”说成“致知格物”,也就是“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 三、现代字典里的解释: 所谓格,即推究之义;所谓致,即获得之义。格物致知即研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 只从这四个字的表面理解,可能能符合字面意思,但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解释。必须放到原文中,根据上下文来理解,看其通不通顺。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摘自《大学》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 “致知在格物”真正的意思: “格”_阻止,纠正的意思; “物”_除自己以外的人和物,环境,外界。比如“物我两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致”_获得的意思; “知”_智的古字,智慧,真理的意思。在儒家经书中,孔子对智就是带有真理的意思,不是普通的智慧。 “格物致知”连起来就是:抵制阻止外界人、物(对自己的影响,所引起的欲望),(逐步)获得智慧真理。有些象佛教的戒定慧,因戒能定,定而生慧。只不过,格物致知是一点点逐步的去欲望,不是一下按戒律戒去。 现在放在原文中看: 古代欲彰显弘扬高尚的仁德于天下者,须通过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须先达到齐其家。欲齐其家者,须先达到修其身。欲修其身者,须先纯正其心。欲纯正其心者,须先诚敬其意。欲诚敬其意者,须先获得智慧(用智慧真理来纠正充实其意)。获得智慧在于抵制外物诱惑(修去欲望),欲望减少而后智慧至,获得了智慧(有了善恶是非标准)而后意念能诚敬,意念诚敬而后心纯正,心纯正而后身修正,身修正而后能家齐,家齐而后能治国,国治而后天下平。” 很通顺符合上下文。 我想起了释迦牟尼的修炼过程,没有经书,没有师父,只是学了打坐的姿势,然后开始静,静的同时,思想不断返出欲望执着(作为王子时沾染的),不断的斩断欲望的诱惑,最终静到一定程度,与天地宇宙相通获得了智慧真理。 如果按现在字典里“格物致知”的解释,“知”是知识。知识能诚其意,正其心吗?如果能,学历越高知识越多,则心越正?则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弘扬仁德?知识就是经验技术,是不可能品德高尚成为道德圣人的。品德高尚必须修心去欲,去自私,以致无私帮助他人帮助天下。 格物的理解也不可能是研究事物,古代人怎么研究事物?朱熹也就文章里说说,没看到研究发表出什么万事万物的理来。 所以,“格物致知”就是去除外物的诱惑欲望,获得智慧真理。如同一面锈迹斑斑的镜子,时时勤拂拭,最后反射出智慧的光亮,正衣冠,正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