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到俺家蹲蹲”——欧美人学不会的“亚洲蹲”正是泗洪人的祖传技能

 金山家园 2023-06-10 发布于江苏

"到俺家蹲蹲”——欧美人学不会的“亚洲蹲”正是泗洪人的祖传技能

原创 张乃格 宿迁史志 2023-06-07 20:00 发表于江苏


泗洪人的祖先是“东夷”人

《辞海》有关“徐”的解释是这样的:“徐戎,古族名。亦称徐夷或徐方。东夷之一。夏到周分布在今淮河中下游(今江苏西北部和安徽东北部)。周初,以今江苏泗洪一带为中心建立徐国,在东夷中最称强大。曾数次联合淮夷等抗周。”著名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我国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李学勤先生近年也明确指出:“徐在西周时已成大国,其中心在今江苏泗洪一带。”现在的江苏省泗洪县就是当年徐国的国都,这一点早已得到学界广泛认同。《辞海》有关“徐”的释义反复提到“夷”和“东夷”。的确,要追溯徐国的历史,就不能不谈到夷和东夷。

古代的徐国

根据民族学家们的研究,中华民族的祖先主要有四大部落群体,分别为中部地区的炎黄集团,又叫华夏集团;东部地区的东夷集团;南部地区的苗蛮集团;东南地区的百越集团。也有学者认为,我国古代实际上只有华夏、东夷和三苗三个种群。但无论怎样划分,东夷都和华夏一样,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源头。


“夷”——“一人弓”,一个人弓着腿蹲着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现存第一部字典。许慎在这本字书中分析“夷”字的结构和意义,认为“夷”字由“大”和“弓”两个部分构成。其中的“大”是个象形字,又可以分解为“人”和“一”两个单元:“一”像左右两侧平展的手臂;“人”上像上身躯干,下像张开的两腿。综合分析,“大”字像从正面看上去两臂平展、两腿张开的人的形状。但在更早的甲骨文和金文里,“夷”字被写作

,和尸体的“尸”是一个字,形状与侧面的人形即“人”字几乎没有区别

在一件叫做兮甲盘的青铜器上,铭文中有“南淮夷”字样,而同是这个兮甲盘上的另一处铭文,“南淮夷”却铸作“南淮尸”。显而易见,“南淮尸”就是“南淮夷”。那么,“尸”又是什么意思呢?在今泗洪一带,民间俚语称睡觉为“庹(tuǒ)尸”,正好透露了“尸”字原始意义的蛛丝马迹。原来,古代盛行对祖先的崇拜,祖先死了往往要举行祭祀,祭祀时有一个人化妆成死者,躺在祭坛上接受子孙的祭拜。这个时候,躺在祭坛上的人就叫尸。所以,“尸”是个像形字,像躺下的人。

兮甲盘铭文
这些充分说明,“夷”“尸”“人”三个字同源,“夷”就是“尸”,人站立则为“人”,横躺下则为“尸”。
但“夷”与“尸”还是有区别的。主要的区别在于,“夷”人的腿是弯曲的。所谓弯曲,就是人并不是站着,而是蹲着。学者们研究认为,华夏人的生活习惯是坐,就是屈膝着地,臀部抬起,伸直腰股,臀部“坐”在脚后根上,实际上略同于现在的跪。华夏人的这种坐姿,后来传入日本、韩国,至今仍然被日本人、韩国人完整地保留着。

但是夷人与华夏人对应的习惯性“坐”姿,却是蹲在地上。因为人在蹲下时要两腿尽量弯曲,所以下肢的弯曲成为其最为明显的特征。通常情况下,“尸”和“夷”在甲骨文里都写作,但郭沫若《殷契粹编》这个字却被写作区别最明显的地方是下肢弯曲,正是对夷人生活习性的写实性描摹。

影视作品里的“亚洲蹲”
比较一下“夷”和“大”两个字,这个问题也可以一目了然。在我们前面引用的《说文解字》里,许慎把“弓”看成弓箭的弓,意思是东夷人善射,这就有点牵强附会了。实际上,这里的“弓”并不是指弓箭,而是表示弯曲的曲线。也就是说,“夷”是由“大”和曲线组合而成的,其中的曲线就是用来表示人的下肢状态的。著名古文字学家徐中舒先生在分析“夷”字的形状时说:“夷人多为蹲居,与中原之跪坐启处不同。”容庚先生也说:“象屈膝之形,意东方之人,其状如此。”根据这些古文字学家的研究,“夷”就是住在我国东方的人,因为东方的人习惯于蹲踞,所以才称他们为“夷”。


“到俺家蹲蹲”

夷人好“曲膝”,其喜欢蹲踞的生活习惯在当年东夷的中心地区江苏北部到山东南部一带,依旧可以找到蛛丝马迹。在当地农村,人们吃饭时往往是端着饭碗,走到自家的门口,挨着门旁的墙脚蹲下,一边吃饭一边和同样姿势吃饭的邻居们闲聊。每到冬天晴朗的中午,阳光暖洋洋的,人们便三五成群,蹲在谁家的墙边,或晒太阳,或讲古(讲故事)。

这一带人蹲的功夫非常了得,他们可以连续蹲上大半天一动也不动。这种情况在徐国的故都今泗洪一带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泗洪当地,人们请客吃饭往往并不说请客吃饭,而是邀请对方“到俺家蹲蹲”。走亲戚也不叫走亲戚,而是叫“到亲戚家蹲蹲”。因为当地人特别有“蹲功”,所以引而申之,凡长时间保持一个动作、或重复进行同样的事情时,也称之为蹲。如两个人非常投机,不知疲倦地促膝长谈,不叫“长谈”,而是说“蹲不够”。没有工作待(失)业在家,不说“没有工作”,而是说“在家里蹲着”。犯了法被判刑,不说“被逮捕”,而说“蹲劳改”。诸如此类。
挨着门旁的墙脚蹲着吃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