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打蛔虫的中药经方乌梅丸,竟也能治痛风?中医:只要痛风属于肝亢脾虚

 文库asd 2023-06-10 发布于黑龙江
打蛔虫的中药经方乌梅丸,竟也能治痛风?中医:只要痛风属于肝亢脾虚,寒热错杂,乌梅丸也能治痛风

很多人都知道,乌梅丸是《伤寒论》厥阴病篇的第一个方,原文是:“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遇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下利。”

而且《伤寒论》记载乌梅丸由乌梅、细辛、干姜、黄连、当归、附子、花椒、桂枝、人参、黄柏、十味药组成。

对于乌梅丸的功效,一代中医宗师、伤寒大家刘渡舟认为一治肝亢脾虚中焦中阻下陷引起的寒热错杂证,二是治蛔厥。

国医大师李士懋认为乌梅丸为主方,可用于治疗肝阳虚脾虚导致的寒热错杂的各种疾病,其调治的主要指征具有肝经症状,或胁痛,或呃逆、心悸,或寒热交作,脉弦兼滑兼缓兼数等。

那么如果痛风也是肝亢脾虚具有肝经症状,寒热错杂,自然也可用乌梅丸调理。

下面举个例子:

64岁吕先生,痛风十多年,前几天出现左膝关节疼痛,伴有乏力,身体忽冷忽热,睡眠差,腰部疼痛,胃反酸,精神差,身体沉重疲倦犯困,舌苔薄白,脉弦沉无力。

这就是脾虚肝阳亢奋的寒热错杂证痛风呢?中医就是在乌梅丸基础上合用黄芪建中通调理,组方(应平台科普规则不表详方,你可以和上面的乌梅丸方对照下有什么不同):

乌梅、当归、附子、干姜、防风、陈皮、桂枝、黄柏、川牛膝、黄连、土元、全蝎、黄芪、煅瓦楞子、白芍、苍术、狗脊、蜈蚣。先后服用14剂,基本治愈。

「温馨提示:医学科普·仅作参考,不做医疗建议,不推广任何药物,不适请及时线下就医,如需辨证可联系。方剂来源:2017年第1期《新中医杂志》黄永凯等文章《乌梅丸的再认识与临床应用》》」#头条家时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