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佳佳 | ​月是故乡明

 聚力阅读 2023-06-11 发布于河南
总第1988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今年的母亲节,是个不寻常的日子。先生93岁的二爷爷从台湾赶回家祭祖。二爷爷在十几岁的年纪,就离开大陆,去了台湾。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少年离家后,除了十几年前回过一次家,再就是这次了。在先生求学的日子里,曾得到二爷爷在经济和情感上的大力支持。恩与情,都在心中。

一大早,我们和二哥一家就早早等候在路边,大家都激动万分,期待着这久别的团圆。爷爷奶奶也是归心似箭,起了个大早,赶回家里。在初夏斑驳的光影里,我们等来了二爷爷。眼前的爷爷庞眉白发、高大英俊、思维清晰,不减年轻时的睿智、胆识与魄力,眉眼间透着慈爱和安详,只是听力有点退化。真是“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身处阔别已久的故乡,见到久别重逢的亲人,望着初次见面的我和女儿,爷爷百感交集。他急切地询问着我们的工作、孩子们的学习、家里的情况。望着初次见面的两个曾孙女,爷爷把她们搂入怀中,情不自禁逗着她们,眼里满是开心与疼爱。奶奶也激动万分,抬起微微颤抖双手,给两个曾孙女发了红包。爷爷欲语意万重,思乡之情溢于言表。“你们看看,这是爷爷在台湾花的钱!”说着,拿出台币红包发给在场的每个家人留作纪念。

之后,我们开车去祭祖。山花烂漫,蝴蝶飞舞,脚下的黄土那么松软,家人们一路聊着走到坟上。四代人站在坟前,面对着眼前的土丘,心中百感交集,怀念这生命的源头,感慨生命的可贵与短暂,大家深深地鞠躬,表达对祖先的怀念。突然,二爷爷丢掉手中的拐杖,趴在地上,放声大哭,老泪纵横。身在千百遍闯入梦里的故土,站在永远不能相见的至亲身边,寻找着回忆里生命之初最真的温暖……如今,阴阳两相隔,再见已无期。叫人如何不感伤?真真是“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在场的家人们,眼里的泪珠儿,早已滑落。

祭祖完毕,迎着初夏明媚的阳光,我们陪同爷爷一起去参观了他的旧居。驻足古老的核桃树下,爷爷眼里满是深情,物是人非,欲语泪先流。那座承载着深厚回忆与情感、渗透着厚重历史底蕴的破旧老房子在爷爷眼中仿佛经历了一个世纪的变迁。蜘蛛网查封了简陋的小轩窗,百年灰尘锁住了饱经风霜的檐廊,小虫儿爬上了斑驳的石墙。只有院中央那棵年迈的老树,依旧不屈不挠地释放着生命的绿意。院中央的空地上,大嫂种的草莓、番茄等,打破了院子的沉寂,惹得孩子们嬉戏玩耍、采摘草莓。这座古老的房子,承载了爷爷多少历史,多少回忆啊!这里是至亲曾经所在之处,这里有幼年时父母温暖的怀抱,这里有童年时亲人温情的呼唤,这里有生命之初的纯粹美好……

中午,一家人围坐,共享团圆饭。饭桌上,大家相互问候、聊天,从工作学习聊到大家庭的历史。爷爷说他此行的目的是实现内心珍藏已久的愿望——在有生之年回家看看,不给人生留遗憾。他回忆着小时候的趣事,怀念着已故的亲人们,倾诉着对故土的思念,表达着对每个大家庭成员的爱与祝福。接着,他抱起两个可爱的曾孙女合影,要留下时光的印记。爷爷的小孙子,北大博士毕业后,留在了北京工作,大陆和台湾,从此又多了一个温暖的纽带。

次日,我们陪同爷爷参观了汉字的发源地——殷墟和世界第八大奇迹——红旗渠。面对红旗渠,这个上世纪60年代动工,由30万勤劳勇敢的林州人民仅靠一锤、一铲、两只手苦战10个春秋,在万丈悬崖和崇山峻岭之间修建的人工天河,大家都被深深震撼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红旗渠陡峭的石阶上,年迈的爷爷不顾大家的劝阻,执意要不断向上登攀:“你们越说我不行,我偏要证明我可以!我能行,我不服输!”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相聚的日子总是美好而短暂。阳光穿透车窗,不觉已夕阳西下,伴着傍晚的余晖,带着心中的不舍,爷爷启程了。今夜的梦中,故乡是最美的风景……

作者简介

秦佳佳,汤阴县实验中学生物教师,华中师范大学硕士毕业。安阳市教学标兵,安阳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喜欢文学、热爱自然,愿用文字留住每一份美好时光……

主编:风雨薇、绿柳
julichuanmei@yeah.net

扫码关注,阅读精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