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相比火车,火车头看似是个体。其实,火车头也是一个整体,由机舱、牵引系统、制动系统、供电系统、冷却系统等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其中机舱是火车头的核心部分。 这就像一支队伍,看似带队的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核心团队。 对此,毛泽东有清醒的认识:“党委要完成自己的领导任务,就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书记要当好“班长”,就应该很好地学习和研究。”(《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在这篇文章中,毛泽东从“处己、处友、处下、处事”四个方面介绍了既当好“班长”,又带好“核心团队”,最终带好队伍的工作方法。 ![]() 《党委会的工作方法》一九四九年三月十三日 方法一:处己(律己)首先,要认识到:做好领导工作,“必须依靠党委这'一班人'”,并非个人之力,更非个人之功。这其实也是群众路线在领导团队内的体现,反对“只依靠少数人冷冷清清地做工作”(《对晋绥日报编辑社人员的谈话》) 其次,要认识到班长的职责“不仅要决定方针政策,还要制定正确的工作方法”。正确的工作方法,往往需要在落实方针政策的实践中不断摸索。所以,毛泽东又提出:“党委对主要工作不但一定要'抓’,而且一定要'抓紧’”。只有“抓紧”,才能产生正确的工作方法。
最后,要“力戒骄傲”。
![]() 方法二:处友(与“班委”的关系)一是,“班长”要重视“班委”,多做“班委”的思想和组织工作,妥善处理与“班委”间的合作、矛盾和冲突。也要贯彻“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而不是“班长”说了算。
二是,有了争议不能躲,“要把问题摆到桌面上来”“有了问题就开会”。团队内部要互相谅解,相互支援,“书记和委员,中央和各中央局,各中央局和区党委之间的谅解、支援和友谊,比什么都重要。”
三是,要多沟通,“互通情报”。如此,方能逐步建立共同的语言,减少沟通和摩擦成本,达到高度默契。
四是,要“注意团结那些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团结比什么都重要。 五是,提高会议决策效率。会前,要做“安民告示”,给参会人员充分准备。“开会要事先通知,像出安民告示一样,让大家知道要讨论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并且早作准备。”;会中,“精兵简政”,开短会。“讲话、演说、写文章和写决议案,都应当简明扼要。会议也不要开得太长。” ![]() 方法三:处下(与“下级”的关系)一是,不能“以大欺小”,一意孤行。“不懂得和不了解的东西要问下级,不要轻易表示赞成或反对。有些文件起草出来压下暂时不发,就是因为其中还有些问题没有弄清楚,需要先征求下级的意见。” 毛泽东提醒领导者“先做学生,然后再做先生;先向下面干部请教,然后再下命令。”这样做,“不会影响自己的威信,而只会增加自己的威信”。 二是,吸纳下级正确的观点。既要认真听下级的话,也要加以分析。“对正确的意见,必须听,并且照它做”。因为下级的话就是对客观实际情况调研的一种有效方式,“如果各地不来材料,不提意见,中央就很难正确地发号施令。” 三是,纠正下级错误的观点。“对下面来的错误意见也要听,根本不听是不对的”。听的目的,不是照着做,而是知道谁的思想有问题,及时给予批评和教育。 方法四:处事(抓重点,也要会兼顾)首先,要对事物做调查研究。调研的基本工作就是做到“胸中有'数’”,尤其是要有基本的数量的分析,也就是做“定量”的工作。
其次,在“定量”基础上做“定性”的工作。“定量”的目的是“定性”,了解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决定事物发展的大方向,事物的性质。 既然有主次,就不可能“中庸”,出现“对半分”。“成绩究竟是三分还是七分?说少了不行,说多了也不行。一个人的工作,究竟是三分成绩七分错误,还是七分成绩三分错误,必须有个根本的估计。如果是七分成绩,那末就应该对他的工作基本上加以肯定”。
搞清楚性质,就不会被那“三分错误和问题,或一时的花言巧语”蒙蔽了双眼。就会多一分宽容,就会多一分智慧,就会多一分从容。 最后,要学会“弹钢琴”。“十个指头同时都按下去,那也不成调子。要产生好的音乐,十个指头的动作要有节奏,要互相配合”。 所以,“要抓紧中心工作,又要围绕中心工作而同时开展其他方面的工作”,学会统筹兼顾。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