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新华:家中的书房,是最好的“学区房”!

 wwm5837 2023-06-11 发布于湖南

Image

Image

(摄影家康松柏摄)

某一线城市因为政策的改变,一些曾经被热捧的所谓学区房,开始降温。

毋庸讳言,因为种种原因,我们身边的小学和初中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在就近入学成为一种导向后,一些学校周边的房子被大家看成所谓的学区房。

学区房的价格曾经一路高开,甚至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

对于学区房的走红,我完全理解家长的心情。

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每一个家长都希望把孩子送到自己心仪的学校去。

在理解这种做法的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两个事实——

一些孩子进入我们眼中的“名校”后,却依然表现平平。

一些孩子进入我们眼中的普通学校后,成绩却很优秀。

学校教育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基础,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都已具备了相应的条件。

只要你努力学习,任何一所学校都有利于你的成长。

当然,孩子成长有差异,这是由许多因素产生的。

在这些因素中,孩子自身的学习兴趣至关重要。

我们看到,许多孩子之所以一直保持着良好的成长势头,原因虽然很多,但有一点是至关重要的,那就是,他们始终保持着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因为兴趣,才会爱上学习,学习自然就会变成一种好习惯。

王船山先生说过:“有自修之心则来学而因以教之,若未能有自修之志而强往教之,则虽教亡益。”

学习中的故事就证明了王船山先生的论断——

一个人有了自觉学习之心之后来学习,你因此而教他则收效很大;假若一个人没有这种自觉学习之心而你强行教他,虽然实施教化,也不会有什么收效。

(请点击关注公众号)

愿意学,受益大 !

不愿学,受益少!

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既苦又累。

如果没有良好的环境去影响,孩子们一般是不太会在肆意玩耍和勤奋学习中,去选择勤奋学习,而是会选择肆意玩耍。

那么,这个良好学习的习惯从哪里来?

当然家里家外的环境都有影响,但对于年少的孩子而言,家里的环境应该是最重要的。

家里的环境因素很多,但有一个却常常被忽视,那就是读书的引导和氛围的营造。

想一想,我们在家里引导孩子读书了吗?我们在家里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了吗?

阅读其实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宋代周敦颐在《读易象》中写道:“书房兀坐万机休,日暖风和草色幽。”

读书给予这位思想家的感觉是——

在书房认真读书,其他繁多的事情都放到一边,风和日丽青草旺盛,这样的场景很温暖。

阅读是爱上学习的开始,如果一个人连轻松幸福的阅读都不愿意做,他怎么可能会爱上学习呢?

如果不爱上学习,再好的学区房买了又有何用呢?

随着我们住房条件的改善,我们到一些家庭看看,凡是家庭阅读氛围好的,都设置有书房,有不同的藏书,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即便是没有单独设置书房的条件,他们也会想方设法为孩子营造出读书角,这个“角”其实也是孩子另一种书房。这样家庭培育出来的孩子,从小就会养成爱学习的好习惯。有了这样的好习惯,他们一辈子都会爱上学习,哪怕没有进入心仪的学校。

同样,一些家庭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不是去设置书房,倒是设置麻将房、娱乐房等,家人不是搓麻将、就是天天追剧……家里很难找到几本好书,更谈不上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这样的家庭培育出来的孩子,即便进入心仪的学校,可能也很难努力去学习。

良好的读书氛围和勤奋的阅读习惯,是家庭最重要的传家宝。

苏轼在《三槐堂铭》写有:“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

这句话成为我国历史上比较典型的家训之一:为人处世应当忠厚诚实,并且要饱读诗书,懂得不断学习,只有这样的家庭以及家族,才能世代兴旺发达,长久不衰。

关于读书对于一个家庭和家族的重要性,范仲淹说过:“耕读莫懒,起家之本;字纸莫弃,世间之宝。”并把这句话作为家族的族训。

在他的教育下,范家的子孙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奋发读书有成,名臣良相辈出。

我们想一想、看一看,在身边被我们称为成功人士的,历史上功成名就的,有哪一位不是喜欢读书的人。

有一个牛人,5岁入私塾,10岁进正规小学读书,13岁以鄂籍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北京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即现在清华大学的前身。

这个人就是闻一多先生,他读书成瘾,一看就“醉”。

曾经有一个流传出来的故事,就在他结婚的那天,洞房里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大清早亲朋好友都来登门贺喜,直到迎亲的花轿快到家时,人们还到处找不到新郎。急得大家东寻西找,结果在书房里找到了他。他仍穿着旧袍,手里捧着一本书入了迷。

因此有人说,在有条件辟出书房的家庭,如果有了书房,这个书房就是这个家庭的传家之宝,它可以让这个家庭营造出良好的读书氛围,并培育出孩子的学习习惯!

我们常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书籍要成为阶梯其实还需要阅读,只有在阅读中理解并运用,才能化为人类进步的阶梯!

所以也可以说,阅读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因此说,一个家庭的书房,就藏着这个家庭发展的方向,因为它影响着孩子的学习习惯。

Image

令人遗憾的是,有些家庭只是把眼光放到学区房上,以为只要在心仪的学校旁边买一套好房,就可以实现自己的心愿了。

有实力选择、把孩子送到心仪的学校,这也无可厚非,但我们仍然要走出一个误区,那就是心仪的学校不等于一定会有称心的结果。

按照教育心理学分析,小学和初中时期的教育,最重要的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规范。

在这方面,家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所以我们要想培养好孩子,就要在家里营造良好的环境,我们要明白一个道理——

家中的书房,是最好的学区房。

培养孩子的阅读和学习习惯,是惠及终生的事情。

读书其实是一种享受,也是一种乐趣,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

腹有诗书气自华。

关于这一点,善于研究相貌的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很难改变,唯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古之精于相法者,并言读书可以变换骨相。

因此,清代姚文田曾经感慨:“天下第一件好事还是读书。”

所以说,不管是有不有能力买到学区房的,我们都要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构建好家中的书房亦或是读书角,营造好良好的读书环境,让孩子们培育出好的阅读习惯。

倘若这样,你会发现——

家中的书房,才是最好的学区房!

(敬请转发,点文后在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