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约翰 · 多恩曾写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在大海里独踞;每个人都像一块小小的泥土,连接成整个陆地。所以说,每个人都离不开关系的连接,正如一切幸福感的建立,必然都是来自于深度关系之中。但同时在关系中也会出现一个弊端,那就是,即使是再好的关系,再深的交情,都或多或少会有产生矛盾的时候。尤其是在亲人,伴侣这些亲密关系中,分寸感就更难掌握,一旦在一起待得时间长一些,就会产生关系中的张力。因此,当很多人在关系中感受到了自己被吞没的风险时,就会生出一种抗拒情绪,会感到莫名的不耐烦,又或者是发生争吵,甚至是想要逃离或是结束这段关系。那么,为什么当我们在关系中走的太近时,反而想逃离?假期放假回家,与父母相处时,永远是刚见面的那一刻母慈子孝,但过不了两天,父母就会对你进行各种要求。这样的关系模式,不仅仅是发生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与伴侣之间也是如此,或许刚恋爱时,会难舍难分,但相处久了就会很想拥有自己独处空间。譬如,我们会看到一些已婚男士下班后,不想马上回家,即使是回家了也想躲进房间里。一些有了孩子的妈妈也是,一到假期是她们最头疼的日子,会期盼着快点开学,自己可以拥有一些自由的空间。当然,以上这些现象并不是说不爱对方,不爱家人,只是呆在一起久了,会有种被吞没的焦虑。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也都想将自己的意志,自己的感受自由的释放出来,但当进入关系中时,我们必然不能时时刻刻地以自我为中心。因此难免会被对方压制住自己的体验,这就像是关系中的博弈,谁说的算。而如果一方的感受与意愿总是不能得到自由的发挥,长此以往就一定会产生想要逃离的念头。所以说,对关系最好的看重,是为关系留白,不要让「融合焦虑」在关系产生太多张力。相信大多数人都曾有过这样一种对关系的认知,认为好的关系,就应该是不分你我,我事事都为对方着想,而对方也会事事为我着想。是的,这样能够被真心对待的关系,也确实令人向往,但是如果太为人着想,太想事事都为对方做到面面俱到,也会很容易失去分寸感。例如,我们会生出这样一种认知,我的一切出发点都是为了你好,所以,你也有接受我的关系与建议,如果没有,那就是不把我当朋友,当家人,当爱人。于是,原本最初为对方好的出发点,因为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慢慢的就变成了捆绑式的给予,而对方此刻的独立自我,也就会有种被你慢慢吞噬的感觉。意思是指,在关系中,如果时时刻刻都处于没有边界,没有缝隙的融合关系中,无论是一方还是双方,都会有种自我被吞噬了的感觉,由此就会产生的一种焦虑。因此,也就是说任何好的关系,都必须建立在两个独立的人之间,如果关系中总是出现越俎代庖的现象,也会让关系走向破裂。所谓分寸感就很重要,凡事过犹而不及,因为好的关系都会死于理所当然。很多人在建立自己的心理边界时,很容易把握不好其中的分寸,会像一个刺猬一样,在关系中气势汹汹。但如果这样地建立出的边界感,也很容易破坏关系,毕竟我们只是想在关系中拥有自我的独立性,而不是彻底地去割断关系。所以,在关系中守护住自己的权益的同时,也不要忘记了要保持住它的柔软度。很多时候,我们在关系中时常会分不清自己的角色,时常会让自己去承担太多不属于自己的责任。作家张德芬在她的书中提出过一个说法,她说事情分三种:自己的事情,别人的事情和老天爷的事情。所以,在建立属于自己的心理边界时,我们就会知道,你最能控制的你能归因的也只是你自己的事情,而别人的事情,你即掌控不了,也影响不了别人。同时,别人在想要反过来控制你时,你也可以带着这种认知,坚定的守住自己的立场,不让对方随意地插手你的人生课题。太过坚定的拒绝,很容易引发出关系中的张力,让对方感受到敌意。而当你柔软且有弹性地去处理一切人际关系时,对方也就会感受到自己没有被攻击。美国心理学家坷胡特提出过一个理念,叫做不含敌意的坚决。意思就是说,我虽然表达了自己的需求,虽然我也态度坚决,但同时我对你又完全的没有敌意。心理学家朱瑟琳 · 乔赛尔森说:“真正的亲密关系,只有在独立的人之间,才有可能建立”。就像作家周国平说的:再好的朋友也应该有距离,太热闹的友谊往往空洞无物。所以,在关系中我们要保持张弛有度,因为只有恰到好的距离,才会互相给与彼此更多独立的空间与自由。作者:晓萍,90后女生,一个励志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女孩,想陪你去看更大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