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华》剧照。 在与世界文化断裂重新恢复交流后的年代,高仓健携着他主演的电影《追捕》捕获了中国影迷的心。在影迷心中,高仓健是一名不苟言笑、棱角分明的孤高硬汉。 在他逝世八周年后,仍有不少人缅怀他的逝去。毕竟,时代发生变化,造星机制也发生改变,下一个像高仓健一般的孤胆英雄形象,不知何时还会出现。 高仓健在中国媒体亮相的第一个专访是在1981年,《大众电影》1981年2月号登载了他的专访,专访中高仓健说:“我喜欢幸福、光明的作品。”而他本人亦如这句话一样,即便被人认为一生都在扮演“高仓健”这一个角色,也算是保持了一种老派的矜持。 ✎作者 | 桃子酱✎编辑 | 张文曦 要论中国人最熟悉、最有好感的日本男演员,每代人都有着各自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人无论如何都会被提到:高仓健。 2014年11月,高仓健病逝,享年83岁。新浪娱乐发起一项调查,询问网友们对于高仓健去世的感受。仅有6.2%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他“不认识/不熟悉”,绝大多数人投给了“悲痛!给我们留下太多经典作品”“震惊!我很喜欢的男演员”“缅怀!我的父母很喜欢他”这几个选项。 中国观众最熟悉的高仓健的电影作品,是1978年公映的《追捕》。1999年,日本NHK放送文化研究所在中国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有80.2%的调查对象看过《追捕》。《追捕》当年的火爆,迄今没有一部日本电影能与之匹敌。 《追捕》剧照。 同样在2014年,日本《女性Seven》杂志于4月票选“你最喜欢的男星”,当时已频繁出入医院的高仓健和福山雅治并列榜首。人们如此评价高仓健:“他的存在本身就包含了无穷魅力。” “妈妈们的男神走了” 在《悲悼高仓健》一文中,作家王斌描述了自己得知高仓健去世消息时的情景:“脑子当即嗡了一下,眼泪霎时间就要夺眶而出。” 王斌是张艺谋导演、高仓健主演的电影《千里走单骑》的文学策划,他也因此和高仓健结缘。他第一次见到高仓健,是高仓健来北京谈《千里走单骑》的剧本的时候。 《千里走单骑》剧照。 王斌首先看到的是这名男星的背影,一个高大颀长的男人,腰板笔直,脚步有力地行走着,从体态上看不过30多岁;等这个男人转过身来,一张被王斌描述为“已然如刀刻般留存在我的记忆深处”的脸蓦然出现,他,正是令王斌以及同代人仰慕的高仓健。 “我敢说,与我同时代的人,都曾深受过高仓健电影的影响,而这部电影,在我们这代人中将会让我们终生难忘。它就是由高仓健担任主演的日本故事片《追捕》——亦因这部电影,让我们由此知道了一个男人,应当以怎样的姿态屹立于世。”王斌写道。 演员张涵予也是其中一个。2017年接受采访时,张涵予回忆道,《追捕》上映时他上初一,从电影院一出来,“就感觉自己就是杜丘,我也忘了当时穿的什么衣服,就把领子(像杜丘那样)给立起来了,然后在墙边走,哼唱着'孤独的逃亡者’那歌”。 高仓键饰演检查官杜丘。/《追捕》剧照 当时有无数男孩跟张涵予一样,深深为高仓健扮演的那个不苟言笑、眼神深邃的检察官杜丘着迷。高仓健出演《追捕》时45岁,他的面部轮廓和年轻时相比,更为棱角分明,也更具魅力。 少年时的张涵予也想要这种带着沧桑感的男人味儿,于是拼命想办法让自己的脸上多点褶子:“我就捏,对着镜子使劲捏,结果法令纹没捏出来,捏成了两条特别长的大红道子,还淤血。” 学者郝建则从文化启蒙和人性启蒙的角度来看待《追捕》的意义。在他看来,《追捕》《人证》等日本电影,外加当时传入的邓丽君的歌曲磁带,构成了大众文化进入中国的第一次浪潮。 《追捕》中,杜丘问女主角真由美为什么愿意帮助他,真由美不假思索地回答“我是你的同谋!”,郝建形容为“使人如闻仙乐耳暂明”;再后来两人共骑一匹马,在东京新宿街头跃过封锁线,郝建记得,演到这一幕时,“慢动作的摄影和浪漫的电子音乐相应相合,1978年电影院里的青年男女们被瞬间击倒”。 中野良子饰演女主角真由美。/《追捕》剧照 高仓健就这样成为中国人眼中硬汉的象征,引发了一股“寻找男子汉”的思潮,“要嫁就嫁王心刚”也变成了“要嫁就嫁高仓健”。也因此,2014年高仓健病逝时,不少中国媒体表示,“妈妈们的男神走了”。 “他就像富士山一样孤高地活着” 在对高仓健的众多描述中,日本导演山田洋次的形容堪称精准——“孤高”。 和高仓健在电影《昭和残侠传》中合作过的女演员三田佳子也是这样认为的:“他不像我们大多数人一样平凡地活着,他就像富士山一样一直孤高地活着。他深受喜爱,也为人敬畏,他注定是这样的存在。” 《昭和残侠传》剧照。 1981年,高仓健在中国成为全民偶像之后,《大众电影》杂志刊登了由金田直次郎撰写的高仓健专访。在那次专访中,高仓健表示:“回首年轻时代,内心总难免有点害臊。那时节,就想着钱。现在,日本是成了现代化的经济大国了,但在我年轻的时候,很多年轻人,从东京的大学毕业后也找不到职业,每天的日子都很难混。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也曾经是'待业青年’哩。” 从明治大学商学部商学专业毕业后,高仓健本想找个贸易商的差使,但一直没能如愿,还一度在故乡九州的煤城当过井下工。后来,他来到东京,机缘巧合之下结识了东映公司的专务理事牧野光雄。对方打量他一番后说:“体型不错嘛!当个演员怎么样?”高仓健自己形容为“一言定终身”。 因为没有接受过完整的训练就成了演员,高仓健最初对自己的表现毫无自信,甚至是自卑。 他在自传《想》中回忆道,年轻时,“一部接一部地拍,觉得很困惑,只能用身体去感受。每部电影都是战斗”。后来,他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开始尝到表演的乐趣,他的演艺生涯才豁然开朗。 影评人韩松落曾分析道:“他早年脸部的线条过于柔软,常常扮演油头粉面的美男子,30岁之后,才挣脱了'陈腐的戏剧观’,开始用一种无表情的表情面对观众。他的魅力在这时逐渐成形。30岁以后,那个我们熟悉的高仓健长成了,他摆脱了柔软的线条,从一堆冗余无用的影像中脱身,借助逃亡奔逐的故事,锤炼出坚毅形象,直至成为东方男性气概的符号。” 他摆脱了柔软的线条,借助逃亡奔逐的故事,锤炼出坚毅形象。/《追捕》剧照 《追捕》是高仓健1976年告别老东家东映、告别“给人的印象是整天穿着和服,绷着脸,像一头禁欲的独狼”的任侠片形象之后,接拍的第一部电影。 而影评人普遍认为,1977年高仓健首次与山田洋次合作,主演《幸福的黄手帕》,对他具有标志性意义。因为此片奠定了他在此后的作品中反复诠释的经典形象——有着冷漠外表的男人,却有着一颗温情善良的心,独自默默承受着命运的考验。 《幸福的黄手帕》剧照。 除了和山田洋次合作的《幸福的黄手帕》《远山的呼唤》,高仓健和另一名导降旗康男合作的《兆治酒馆》《车站》《铁道员》等,也将他身上的孤高气质发挥到了极致。 王斌将高仓健视为精神导师,也是因为其“孤高”的品格:“是他,用无言的行动告诉了我,人生其实可以走一条这样的路:孤独,但让内心充满爱和洁净,永不随波逐流,与世同污。” “一个人是没有家的” 高仓健生前,几乎从不公开私生活。在他看来,演员私生活曝光后会影响其塑造的银幕形象,因此一直严格自律。 三田佳子说,他的一生就是在扮演“演员高仓健”这一角色。 1995年,导演田壮壮在东京得到了一次与高仓健对谈的机会。高仓健称,自己一直拒绝接受采访,是新闻界朋友的建议,让他愿意敞开心扉与田壮壮对谈。他说自己婚姻失败之后,一直一个人生活,“我想回家,可是没有家。一个人是没有家的”。 1959年2月16日,高仓健28岁生日这天,他与歌星江利智惠美结婚。1971年,二人离婚;1982年,江利智惠美因酗酒去世。外界普遍认为是高仓健的冷漠孤僻害死了妻子,他从此未娶。 1960年的高仓健夫妻。/Wiki 在1999年上映的《铁道员》中,高仓健扮演的主人公乙松即将走到生命尽头,他主动提出,在此处应该响起一首歌,那就是江利智惠美的成名曲《田纳西的华尔兹》。 乙松一生只干过铁道员的工作,女儿还在襁褓时发烧,他忍痛把妻女送上前往就医的列车,自己留守车站。女儿夭折,妻子也在之后去世,他孤身一人,日复一日地重复着铁道员的工作,并最终倒在白雪覆盖的站台上。 《铁道员》剧照。 乙松肯定是有所遗憾的,妻子在生时他没有给她足够的爱,他也从来没有表达自己的爱。 这令人不由得联想到高仓健当年告诉田壮壮的那些话:“我的职业让我必须离开家,到处走,否则就不可能生活下去。为了工作,我也不能有一个固定的家。” 当《田纳西的华尔兹》的旋律响起,让人有一种错觉,乙松就是高仓健本人。 有论者认为,高仓健难以表达爱意和建立亲密关系,与他跟母亲的关系有关。 《铁道员》剧照。 在随笔《期待着您的夸奖》中,他说母亲的教育是斯巴达式的:他小时候挑食,不喜欢吃鱼,母亲就故意摆上带有鱼头的整条鱼;而且还把他吃剩下的东西再次端到桌上。母亲自然是关心他的,但从小母亲就很少夸他,而他的一生如此努力,就是为了获得她的一句夸奖。 文中还提到,他离婚后,母亲每次给他写信都说:“一想到你每天回到家,连一个迎接的人也没有,就觉得你很可怜。”他回信说“妈妈,我比你想象的可强多了,很多女性喜欢我”,母亲的回复则是:“傻瓜!” 这可能就是高仓健与同性交往应对自如,面对异性则不善表达爱意的原因。 高仓健的细心和体贴是出了名的,张艺谋、王斌等和他有过交集的人都盛赞他。他在北京奥运会前夕亲自给张艺谋送去定制的日本刀,以祝福由张艺谋担任总导演的奥运会开幕式圆满成功,张艺谋表示,这是“男人与男人之间的情义表达”,“默默地,守望地,不打搅,但你又能感受到这种丰沛的、古典的情谊”。 2001年,高仓健在接受NHK访问时表示:“跟自己喜欢的女子一起生活,也就只能在戏中出现。” 《永远的高仓健》剧照。 实际上,按照小田贵月在《高仓健,我的爱》一书中所披露的,她1996年与高仓健在香港邂逅,1997年,高仓健向她提出能否成为他的“伴奏者”或曰“伴走者”,此后她就成了“高仓健背后的那个女人”,陪伴他直至他去世。 《高仓健,我的爱》[日]小田贵月 著,陈多友 译花城出版社,2022-3 小田贵月当过演员,艺名贵仓良子,后来高仓健将她收为养女,遂改姓小田(高仓健本名小田刚一)。在书中,她写道,高仓健对她提出的唯一要求就是“请不要化妆”,理由是:“在工作场所(即拍摄现场)的时候身边总有不少漂亮的人,所以平时还是想尽量放松一些。” “永远的高仓健” 2021年11月,在高仓健逝世七周年之际,日本评论家川本三郎发文缅怀他,称他身上有着“一种老派的矜持”——“即使世界变了,我亦不变,就这么当个老古董不是挺好,早已为陷入孤立无援的处境做足准备。” 韩松落说,时代氛围变了,造星机制也在发生变化,高仓健这种级别的巨星,恐怕再难出现;而且,即便再度出现一个同样级别的巨星,也未必是高仓健这种孤胆英雄般的形象气质。 但是,我们今天仍然缅怀他,就是因为一旦通过他的作品靠近他,就会感受到那种迷人的魅力。(虽然配音版也很不错,但还是建议听看原声版,高仓健的嗓音低沉而带有磁性,让他演绎的角色更具说服力。) 在NHK于高仓健离世后播出的纪录片《永远的高仓健》中,有年轻人问他:“如何才能成为像您这样的人?” 高仓健的回答是:“去跟那些美好的人相遇,要保持一颗对他人温柔的心,就不能站在厉风里,要去和风吹拂的地方,不要让自己的身心被厉风占据。” 《永远的高仓健》剧照。 · END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