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君子以什么为耻?言过其实,自己说过的话比做的要多,也就是说,说的多做的少,这是让君子觉得羞耻的事情。我们在生活当中往往都是言过其行比较多,因为我们说话总是不加思考,随意地就说出口。 但是最后我们的行为真的可以做到吗? 做不到的时候通常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讲的时候,就没想着要去做到,所以就会更加地口无遮拦。那么第二种,力不足。就是我说的时候确实是想着要去达到的,但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这件事情结果我呈现不了。所以这个时候事与愿违,他是力不从心。 我们看生活当中,当一个人说话但是没有做到的时候,我们通常会产生一些抱怨。比如说爱人对我们讲了一些话,但是他没有做到,这个时候我们就开始抱怨,开始生起了怨恨之心。这个地方我们要来延伸的,当一个人说到没有做到,我们往往把关注点放在了他没有做到上,就会产生抱怨之心。那我们应该把关注点放在什么地方呢?我们要放在他说到没有做到之后的反应到底是什么。 比如说一个人,我答应了一件事情,但是并没有做到,如果没有做到,他反应的是有羞耻之心的,这个人是个躬行君子。因为他没有做到,他表现得很羞愧,他觉得自己怎么可以说到做不到呢?我接下来要去调整自己,我要践行自己所说过的话,或者说谨言慎行,不宿诺,我不会轻易地再去承诺。可还有另外一种人,他说到没有做到以后,反而很坦荡,毫无羞愧之心。这个时候我们通过这个观察就可以看到了,这个人说这句话的时候,他就没想去做,他是口无遮拦的,夸大其词的,是不足以让我们相信他的。 当我们有了这个思维,我们就可以观察身边的人了。所以当一件事情发生之时,我们要看他过后的反应是什么,而不要局限于只要他没有做到,我们就开始抱怨,这个其实也是不对的,这不是一个智者的表现。 包括我们在生活当中,自己也是一样的,当我们说过的话没有做到,看看我们自己这个时候是一个什么样的心理呢?如果我们说到没有做到,我生起了羞愧之心,我觉得以后说话还是要更严谨,我觉得说话不能轻易地承诺,我觉得这件事情没有做到,我真的觉得很羞愧,我一定还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能力,可以让自己做到言行一致,这就是君子了。如果我们不懂得去修正自己,自己说过的话,自己做不到。当别人问起来的时候,我们还大言不惭,没做到能如何呢?我就是做不到,做不到也不怪我啊,不是因为外界的环境导致我做不到吗?这个时候是没有羞愧之心的。所以“君子耻言过其行”,如果言过其行,君子有羞耻之心,就会让我们不停地去进步,让我们不断地去成长,让自己成为一个君子。 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孔夫子说了,君子之道有三,我一个都做不到,哪三点呢?“仁者不忧”,一个有仁德的人,有仁爱之心的人是不忧虑的。“知者不惑”,有智慧的人不会有困惑。“勇者不惧”,勇敢的人没有畏惧,没有恐惧,没有惧怕。 这句话我们在子罕篇讲过,所以我们这里再举几个例子,讲这三句话的关系。首先我们讲,“知者不惑”,一个有智慧的人是不会困惑的。比如说夫妻之间的感情如果出了问题,有智慧的人就会去思考,就会去观察日常的行为,为什么我们的感情会出了问题呢?从哪里开始出了问题的?有哪些事情而引起的呢?我们去找到其中的道理和痕迹,你就会不困惑。 我们再举个例子说做生意,说我们的生意出现了问题,智者不会停留在困惑之中,而是去思考,我的生意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滑落,顾客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少,是什么原因所导致的,你会找到背后的痕迹和规律,加以改正,生意自然会变得好,情感自然会变得和睦。 比如说孩子也是一样的,说孩子最近开始变得叛逆不听话,那我就要来思考了,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不听话?是由于什么事情所导致的呢?是家庭环境,还是孩子自己经历了什么事情,有心理变化,而我做家长的不曾察觉到。所以当我们这样去思考的时候,我们不会停留在困惑之中,我们想办法去解决这件事情。如何提升智慧呢?“好学近乎知”,我们首先要学习,我们要学习如何经营感情,我们要学习如何做好生意,我们要学习如何教育子女,我们学习了以后,再加上自己观察事物规律,这个时候得出来的就是智慧。 如果一个没有智慧的人,就会活在困惑之中,说感情出现了问题就开始困惑,感情怎么会出问题呢?明明原来感情很好的,这个人忘恩负义,我不再相信爱情,这就是困惑了。比如说孩子开始叛逆,我们不去思考其中的原因,我们不用智慧去找到其中的问题,我们就开始抱怨,孩子长大了真难教,他怎么不听话?不像我们小的时候那么听话。当我们的生意出了问题,如果你没有智慧,你会抱怨,生意太难做了,什么生意都这么不好做,被互联网冲击,被数字化冲击,被别的企业冲击。现在员工也不好管理,利润也低,你想的都是这些问题,都是抱怨,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困惑之中。 所以一个人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提升智慧,当你有了智慧你不会困惑,你会想办法去解决问题。有了智慧以后,就到了下一步“仁者不忧”, 有智慧是你能看清楚事物发展背后的原因。“观过,斯知仁矣” 你看到他的过错,但是我们知道他为何会犯这个过错,你不会抱怨和愤恨,这个时候仁爱之心自然就生起。 还举刚才的例子,比如说我们的感情出了问题,如果你有智慧看清楚其中的原因,你就知道其实也不是他忘恩负义,可能是我们在交往的过程当中,我对他忽略的太多,我并没有在意他内心的感受,所以导致他对我的疏远,这个时候是仁爱之心。因为你在为对方考虑,而不只是抱怨。那当孩子出现了不听话,我们有了这个智慧,看清楚背后的原因,以仁爱之心为孩子考虑,可能是我过多的忙于工作,没有在意孩子的心理变化,他经历了一些事情以后无处诉说,所以形成了他内心的叛逆,这个时候仁就出来了。 当我们在经营生意的过程当中也是一样,说顾客为什么不来了呢?可能是我的服务不够好,可能是我的产品不够优惠,可能我们没有给他增加附加值,可能我们跟他的关系开始变得疏远,信任度在降低。你有智慧看清楚其中的原因,你自然就有了仁爱之心。所以“仁者不忧”,仁者是不会忧虑的。 “勇者不惧”, 你有了智慧,你有了仁爱之心,有了仁德,你自然就会去变得勇敢。比如说我们感情出了问题,我们有了智,有了仁,看清楚其中的道理,懂得为对方着想,我就可以勇敢地面对我自己所犯过的错误,我就可以勇敢地面对现在孩子的不听话,孩子的叛逆。我可以勇敢地面对现在生意上出现的挫折。当我敢于勇敢地面对,我就会不停地提升自己,让自己不生活在这种恐惧当中。 《中庸》讲:“知耻为勇。”当我们自己看到了自己的过错,自己的不足。不停地修正自己,又怎么会有恐惧和忧虑呢?我们为什么会有恐惧呢?举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担心,担心孩子不听话,担心爱人离开我们,担心员工离职,担心领导的不信任,担心顾客的流失这都是恐惧。这种恐惧从哪里来呢?是明知道我们有不足,我们才会担心。一个工作很积极很优秀的人,会担心领导开除我吗?一个对孩子很好的人,对孩子的教育很有智慧的家长,会担心孩子没有好的将来吗?一个对朋友很付出,很仗义的人,会担心失去朋友吗?不会担心的。所以我们还有担心,还有恐惧,就说明我们不够勇敢,我们不敢面对自己的问题,不敢面对自己的不足,所以就生活在恐惧当中。 一个有智慧,有仁德,有勇气的人,不会困惑,不会忧虑,不会恐惧,我只知道不停地提升自己。看到一件事情,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结果,我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当下的事情,不会活在恐惧当中。我们活在提升自我的道路上,做一个躬行君子。 孔夫子说,这三点我都没有做到,这个时候子贡讲了。 子贡曰:夫子自道也。这里面有三层意思,我们先讲第一层,这是孔夫子在自我描述,自己说自己。那我们再说第二层,这是孔夫子在自谦,已然合道了。如果孔夫子讲君子之道者三,我都做到了。子贡一听或者说我们一听就会觉得好像是不太合道。所以说当一个人懂得自谦的时候,已然开始合道了。如果一个人开始骄傲自满之时,已经背道而驰了。我们再说第三层,这恰恰是言传身教。孔夫子对弟子们讲,说君子之道者三,我都没有做到。弟子们就会有体会、有感受了,我们的老师都说他自己没有做到,我们又怎么能说自己做到了。 这一点我们延伸到生活当中,看看是不是这样的。比如说我们是一个企业的领导,是一个团队的领袖,如果我们动不动就说我自己很有智慧,我自己很有仁德,我自己很勇敢,别人又会怎么想呢?最后就会导致我们这里所有的人都是骄傲自满的,这就是言传身教了。如果一个做领导的人,修的是平和,修的是谦逊,最后这个团队的人,都会变成平和谦逊的样子。 我们再讲教育孩子是不是这样的?我们教育孩子更要注重言传身教,我们教给孩子你要博爱,你要包容。可是遇事我们都是斤斤计较的,我们都是抱怨的,我们不是打就是骂的,和爱人打,和亲人打,和朋友之间互骂、互损,互相伤害。这个时候孩子看在眼里,他自然潜移默化就会学到我们平时的言行。所以一个人的言行是极其重要的,当一个人懂得言传身教,我们就会要求自己,我们去修正自己,从自身做起,推己及人,自然就会影响他人。 |
|
来自: 虚空济 > 《虚空济浅解《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