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3年张国焘提出回国养老,可当毛主席提出条件时,他为何拒绝?

 兰州家长 2023-06-13 发布于甘肃

前言

1953年,张国焘利用香港新华社金尧如向中央转达自己的愿望,希望能返回祖国为国家效力。

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但毛主席随之提出的一个要求,让张国焘很是为难。最终,张国焘决定暂留香港。

毛主席究竟提出了什么要求? 张国焘听完以后怎么就突然变卦,不回去了呢?

文章图片2

逃亡香港

在1949年英国统治下的香港,有一群衣着华丽花钱大手大脚的人,他们是逃窜到香港去避难的。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几个人就是以前国民党的高级官员

他们之所以会避难到这个地方,肯定是因为他们犯下了滔天大罪,他们不能在内陆生活也不能在台湾生活,所以他们才会带着自己积攒下来的财富来到香港苟且偷生

张国焘也是逃亡者中的一员,但他在这些逃亡者中似乎是个异类。他拿着手里剩下的不多的钱,把全家五口都搬到九龙一处老旧的房子里,还要支付高额的租金,日子过得很艰难,就连手里仅剩的这点钱竟然都留不住。

文章图片3

20世纪50年代初,当朝鲜战争开始时世界上的黄金价格一路飙升张国焘看准时机,把自己的全部财产,加起来总共五千美金,全部换成了金子。

一开始的确是大赚了一笔,但后来朝鲜战事渐渐平静,很多人都认为战事即将告一段落,于是他们就将手中的黄金全部卖掉。

只有张国焘一个人,他自以为是认为对毛主席对美国十分了解,声称朝鲜战争在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结束

文章图片4

所以当大家都在卖黄金的时候,张国焘觉得自己可以一家独大,所以他又多买了一些。结果不言而喻他输了个精光。

他的老婆也是在这个时候,去菜市场买菜意外摔伤了腿,从此便是站不起来走不了路

噩耗接踵而至,使张国焘措手不及。在穷困潦倒的时候他想到了毛主席

文章图片5

张国焘就是一个典型的墙头草,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利,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他总是毫不犹豫地向势力强的一方靠拢,这一点从他初到香港时的所作所为便可见一斑。

虽然张国焘当时在报社工作,还能够勉强维持生计

但他并没有改过自新,相反他还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希望能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认可。

文章图片6

就是这些人在香港组成了一个小型的联盟,还创办了一个十分滑稽的杂志,张国焘也加入了这个联盟,想要在这个联盟中找回以前的优越感。

但不久他们就发生了纷争,还把张国焘赶出了这个圈子

张国焘在丧失所谓的权力之后便去金市碰了碰运气,却因贪图一夜暴富而输的一败涂地

文章图片7

张国焘看着祖国越发强大,墙头草属性也显现出来了,为了自己过上好日子此他决定回到毛主席身边。

不过在北京他也没有什么人脉,所以他只能给自己的弟弟写封信

1951年四月,这是张国焘出逃后首次与祖国联络。他试图让自己的两个孩子回到自己的家乡,让自己弟弟照顾他们。

文章图片8

不过让他没想到的是,张国庶是个胆小又老实的人,他清楚自己哥哥的所作所为,所以在接到这封信之后,他根本就不敢自己留着,于是把这封信给了警方

警方也没多想,就把张国庶给送走了。张国焘首次和国家的联系就这样以失败告终

可是香港的日子太苦了,家里全靠长子那点可怜的薪水维持生计。张国焘不肯放弃,又和首都取得了第二次的联络,这一次他终于联系上毛主席了。

文章图片9

抛砖引玉

1953年张国焘接见的第二个人,是一位出版业界人士陈先生,他对张国焘一向很客气,还叫他“张叔叔”。

张国焘见此良机,便在一次宴会上装模作样地提到他很想回到内陆,想为国家出力,却又苦于没有办法。

陈先生很热情,听完决定帮张国焘一把。他与香港新华社金尧如取得了联系,终于将张国焘的信发往北京。

文章图片10

张国焘每天喜气洋洋地在家里等着,他觉得这封信自己写的毫无问题,一是肯定了中央的工作,二是表示了他的决心。

又过了两三个礼拜,才有了陈先生的回音。陈先生首先向张国焘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上面说,你要是想回来就回来吧,我们也十分欢迎。”

文章图片11

张国焘大喜过望,但陈先生接下来的一句话却让张国焘面色一变,整个人如同掉进了冰窖。

“不过毛主席也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让你写一份检讨好好反省自己的过错,并且承诺以后一定会好好工作,为民服务。”

如果是一个厚颜无耻的人,肯定会当场答应下来,只需要一份检讨就能得到这一切,这无疑是值得的。但张国焘却是一个很爱“面子”的人他低不下头去写检讨

文章图片12

看到毛主席并没有直接答应自己的要求,而是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张国焘觉得这是中央政府故意刁难自己,故意让自己出丑

张国焘并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告诉陈先生他需要再想一想。张国焘夜里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次日,张国焘便给陈先生打去了电话。“这个问题暂时搁置吧,过一段时间再谈。”

张国焘没有再回到北京,而是留在香港过起了贫穷的生活。张国焘对毛主席要求的回答,出乎党中央的预料,但是却又合乎情理,从此看出张国焘的个性并未发生任何变化。

文章图片13

趋炎附势

张国焘由于不听从命令,自作主张,带领工农红军走错了路,导致战士们伤亡过半。那时,组织知晓了此次活动,经过商讨决定将张国焘派到陕甘宁边区

张国焘心中不甘,于是在国民党的协助下向武汉潜逃。周总理等人当时都在武汉,当得知组织说张国焘准备出逃到武汉,他们就纷纷劝导张国焘。

张国焘是个很要面子的人,他被中央批斗又被贬官,虽然是他自己的过错,但张国焘还是觉得很没面子,所以他还是下定决心要和国民党走得更近。

文章图片14

张国焘离开的时候,还打算让他的警卫员们跟着他一起回去

但无一例外他们都拒绝了张国焘的邀请,因为他们是坚定的共产党员。

周总理在事后的评论中说:“张国焘去投靠的时候没有劝走我们的任何战士。”

文章图片15

然而假如张国焘对蒋介石有十分的了解,他可能就不会选择投靠国民党。由于蒋介石历来有任用亲信的习惯,所以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用人的忠诚度

果不其然,张国焘在投靠国民党之后并没有收到一丝一毫的重视,蒋介石不给他任何要职,只是把他调到了一个卖消息的特工的位置上

蒋介石只是想要利用张国焘对中共中央的了解,希望让张国焘把他所知道的事情全部交代出来,为此蒋介石还给了他一套高端的别墅。

文章图片16

张国焘认为蒋介石十分重视他,所有他把所知道的都向国民党汇报,而且还创办了一家报纸,发表一些对中国共产党不利的言论

蒋介石也对张国焘的所作所为感到十分可笑,为了一点利益把之前的同志的消息全都泄露出来,这也能看出他并不是一个忠心的人

所以当蒋介石把张国焘所知道的资料全都问出来后,张国焘对蒋介石已经没有了任何的用处。与此同时在平津战役的失利之后,国民党也被迫退往了台湾

文章图片17

临走时,蒋介石特别交代手底下的亲信,让他们千万别把张国焘带回去

由于中共取得了完全的胜利,张国焘再也无法留在大陆,所以也只能死皮赖脸的跟着到了台湾。

张国焘来到台湾以后日子就更不好过了,因为他没有任何职位,而且从陕甘宁地区逃亡时身上也没带多少银子。

文章图片18

此时的国民党自身难保,蒋介石就更不会拿出钱来资助张国焘了,他送给张国焘的那套房子,也随着中共中央的胜利烟消云散。

张国焘没有办法,只好和他的家人一起在出租屋中生活。也不知道是否是国民党故意的,张国焘一家人还没有搬到那里去,就被一群来自其他军人给强行占领了不许他们入住。

张国焘在台湾生活不下去了,于是便逃往香港。可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这一逃就再也回不来了。

文章图片19

卖国求荣

张国焘终于与党中央取得联系,但是他拒绝了毛主席的要求。此时有一伙人出现在了张国焘的视野,并向他抛出了橄榄枝

美国情报机构找到了张国焘,当时新中国成立后在朝鲜之战大放异彩,引起了西方国家对新中国领导班子的兴趣,他们迫切地想知道中共中央领导人是什么样子的人。

为此,美国中央情报局与流浪在香港的张国焘取得联系,并表示愿意为其提供金钱帮助,代价就是需要张国焘提供信息。

文章图片20

这对于张国焘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诱惑

张国焘这个墙头草倒在了美国人的墙边,成为美国人的眼线,向美国情报机构兜售有关共产党领袖的一切情报。

张国焘在此过程中,又想办法与北京取得联络。因为他的生活十分困难,他想让中央政府给予他一点生活补助。

文章图片21

毛主席对于这个曾经和自己并肩作战的战友终究是不忍心,最终答应了张国焘的要求,但同时也要求他与美国断绝一切关系

张国焘在接到中央的答复之后,再次作出了令人惊讶的决定:他再次拒绝了中央的请求

就这样,张国焘以向美国卖情报为生,并且与他的妻子开始撰写回忆录,并将其交由报社出版发行,想要通过报社来获得更多的收入。

文章图片22

1968年,张国焘夫妇因为年事已高,希望能多陪陪自己的儿女,所以他们决定离开香港。于是他最终去了加拿大,和长子还有三儿子一起生活。

可是张国焘两个儿子的日子本来过得就十分艰难,他们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更不要说再多两个人了。

张国焘不想成为儿女的累赘只好带着他的夫人到疗养院里去了

文章图片23

那个时候加拿大的疗养院都是免费的。

后来张国焘得了中风,整个人的生活不能自理,他的儿子们不得不将张国焘转移到了老年医院

张国焘最终在老年医院走完了他的一生,并在加拿大的一个下雪的夜晚冻死在了他的床上。大致算一下,他足足三十年未曾回到祖国。

文章图片24

结语

张国焘这辈子就是败在了“面子”这个字上。身为建党初期的成员,虽然他也曾犯过不少的错,但是在当时中央对他一直都很宽容,多次给予他改邪归正的机会。

可是他却偏偏不愿意悔过自新,所以一直一意孤行走错了路。他拒绝承认自己的错误,竟然还向国民党投降。由于不愿被国民党抛弃他决定逃往香港。他拒绝了中央政府的认错的要求,并且接受了美国人的贿赂。

张国焘始终认为自己的决定是正确的,但事实上他一直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最后导致了他无法回到自己的家乡,在异乡走完了余生

文章图片25

张国焘也许没有想到他会有这样的下场,他在关键时期背叛组织、出卖国家、污蔑造谣,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为了赚取更多的金钱,他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一己私利。

中共中央始终是坚持宽容处理的原则,在张国焘错误的时候国家同意给他改过自新的机会,张国焘没有抓住,反而变本加厉,可谓是一个十分愚蠢的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