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第十八课:如何做好我们的人生定位?

 平淡无奇d2n0yh 2023-06-14 发布于重庆

各位同学晚上好

回归到《大学》的原文: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致知在格物。

这段话该如何理解呢?在刚开始分享《大学》的时候,也简单地讲解过什么是明明德,而在这里则从更加具体的阶段分析了我们该如何去切入的问题。

图片

也即止于何处,定于何方的方向性问题,而且是非常详细地给出了每个人所处不同阶段的具体坐标导航。

明德,指的是合道的标准与程度,而天下,邦国,家族,身心这些,是合道的范围广度与深度。

不管我们的目标是大是小,总之都要有具体的落地操作起点,要想带领天下人都去尊道贵德,那起手点就是先治理好比天下这个范围更小的,或者自身所在并管辖的邦国,将其治理得繁荣昌盛,万邦对标。

用经典的话说:近者臣服,远者怀之。

图片

将邦国治理好了,才能有机会和能量去平天下。

如果暂时没有修持到那样的能量和境界,或者在有生之年都没有办法到达,没有资源去实现这个高大上的雄伟目标,那我们也需要往着这个方向去创造条件与环境,争取在下一代或者更远的将来能够有后来人去实现这个理想。

那如何去创造这样的条件呢?那就将奋斗的目标锁定在是在更小的邦国范围,而治理邦国的关键,是比邦国更小范围的每一个大小不等的家庭与家族。

这就是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在这里面需要和同学们特别说明一点,有人可能会觉得治家与治国不在一个量级,这是完全没有理解古时候的家庭概念,古时候的家起手就是九族之家,几百上千人为一家是很正常的事情。

在《颜氏家训》里,就有“家涂离散,百口索然”这样的自述,这足以说明在古代一个百口之家是拿不上台面的。这是完全不等同于我们现在的三口五口之家的,所以,要想治理好一个动则上千人的家族,其难度不亚于管理一个乡镇或者一个大型企业。

图片

所以,具备齐家之能者,才有足够的能量去治理范围更大,情况更加复杂的区域邦国。

可现在的问题是,咱们的三口五口之家就已经分崩离析各自为政了,又如何去实现范围更大的邦国治理呢?

也就说治家这个事情也并不简单,可我们的目标是邦国治理啊,在能力完全不够的时候,是不是要放弃呢?

答案并不是放弃目标,而是降低我们入手操作的起点,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而欲齐其家者,则需要先修其身。

修身才能合道,合道才为有德,有德才能神有灵身长久,如此才能洞察秋毫,才能准确判断,才能服众带队,才能御物成事。

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又该怎么入手呢?那就得从正心开始做起,那什么是正心呢?又如何做到正心呢?

那就得从诚意入手,如果诚意也不知其为何物,也做不到如何去诚意呢?那就再往诚意的前面寻找站点......

诚意的前提,是认知的具足与提高,现代人常说的“没有人能赚到认知以外的钱”说的也基本是这个理,甚至于将其作为人生奋斗的最高标准,将所有的问题都与认知的高低挂钩,这显然是偏颇不全的。

我们也期待大家的认知能够全方位的提高,特别是在自己安身立命的就业和家庭教育领域里,牵着关系着家庭及其成员的生活保障问题,后者涉及到家庭是否能够继续繁衍,能否繁荣昌盛的问题。

图片

《道德经》曰:知足者富,只有认知具足与全面,我们的应对才能游刃有余,才能确保家族的当下与未来。

只是就目前的状况来说,大部分人的认知都是被西化的,也几乎的不够健全成不了体系的,都处在于离开专家就走不了路的危险边缘,因为这是一个基于资本垄断学术,学术盘剥个人的新式奴隶设计。

而要想突破这个人为设置的“天花板”,就要从更加基础的入手操作,那就是基于现实问题去进行“剥洋葱”般的格物操作。

这段话不仅仅给出了人生定位的准确导航,也从另一个层面告诉设定目标是从上而下构想,而实现目标则需要从下而上一步步攀登,这里面没有任何的捷径可言。

特别是后面那段话,更是非常清晰地告诉了每一步操作接下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结果,格物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这里面的步骤与结果,是容不得一丝一毫的偷奸耍滑的,如何强调都不为过,好了,由于已经超时太多了,今晚就分享到这里了,先给同学们来个阶段路标,接下来咱们又得回过头去一个词一个词地进行学习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