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望气的答疑(一)

 众生平等 2023-06-15 发布于云南

虽渺小,但心中绘有梦想

虽微弱,仍希冀传递能量

(图片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案:

大家好,在之前的视频中我看到很多朋友给我的私信和留言,很感谢大家的关注和耐心等待,接下来我来回答大家给我留言的问题。
在回答这些问题之前,我先简单跟大家介绍一下望气,简单来说,望气,就是单纯地了知当下的境界,望,就是觉知。气,就是心的对境。之所以叫望气,是因为世间所有事物的本质就是不同的能量经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不同的现象,我们观察并把它凝练成文字符号就是不同的信息。就像易经中,我们的祖先用三个阳爻代表天象,三个阴爻代表地象。
我们的祖先通过观察道的运行规律,悟出各种术来帮助我们调养身心,让我们身心更契合于道。
可随着现代生活的丰富,大家也就越来越沉迷于外色和表象,忽视了它的本质。加上我们太依赖现有的知识,就失去了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而望气就能让我们重新找回看到事物本质的能力。而真的看到本质的人一定是遵循道,遵循因果的。
可能大家应该都有这样的体会,为什么自己学的知识不能融会贯通?为什么看似理解了知识,实际操作时不能像古人那样得心应手?为什么我们拥有了很多,还是不快乐?
所以呢,我就通过个人的感悟把它呈现出一个便于大家感知的体系,望气对内可以解决我们很多烦恼,对外可以让我们快乐成长,使物质和精神世界趋于平衡。那我现在统一回答大家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有的朋友问在哪个方面锻炼自己的望气能力,以及气怎么判断分析?人和物的气是否一样?有什么典籍可以学习?
其实望气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只是每个人的心静程度不一样,感知到的信息也就存在差异。我举的例子基本上都是要在心足够清静时(补充:知离认为足够清静的状态应是从四禅舍念清静的禅定中出来的状态)才能感知到的。比如前面提到的隔空感知文物的魅力,当心不清静时去看文物,心和文物之间就隔着很多杂念,也就无法感知文物本身纯粹的能量。好比我们本想看书,但是旁边一直有人在和我们说话,那杂念就像干扰的声音让我们无法专注。
如果有的朋友想锻炼自己的望气能力,那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提起觉知,或者找一些方法让自己的心能够入定入静。这样我们在觉知的时候,才不会受到意识心的干扰,因为“辨气”是用心来辨别,而不是用意识来判断。关于怎么入定,怎么觉知,网上有很多老师教授,大家一定要好好选择,跟随真正的善知识学习。
第二个问题,有的朋友问文字的象跟繁体字和现代字有没有关系。
繁体字和现代字都是象的文字表达,但不能代表全部的象。象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我们只能自己去观察去感悟(补充:关于象的特点已分享在《万术归象(下)》,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进一步了解)
第三个问题,有的朋友问名字若取含义,是要取古代的含义,还是取现代的含义。
不管取什么含义,关键在于我们的心。曾仕强先生的《易经真的很容易》里面有提过,研习易学,可以有不同的目的,但是真正的功能,在于“心易”(补充:关于心易的内容已分享在《万术归象(中)》,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观看)我们只有不断修心,遵循因果,才能善用这些能量。
第四个问题,有的朋友问望气和流传的望气术是不是一样
不一样,它跟古代的望气术是两回事。我把它总结分享出来有我的考量,大家可以理解为这是一种从表象到本质的过渡,可成为互通各个领域之间的桥梁。在这里我只是抛砖引玉,更多的感悟大家可自行探索,但是一定要在遵循因果的基础上善用它,否则反受其害
第五个问题,有的朋友问在用望气去感知文字里的能量时,是通过先了解药材的功效,再去冥想药材图片,然后达到治愈效果吗?
我们了解药材不是了解它的功效,而是为了方便取它的象,就好比没有见过水银的人,单凭水银两个字他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要实际观察一下才能知道水银是什么。
当我们知道中药名字代表的象是什么后,就要先让我们的心没有妄想,以这样清静的心去契入象的能量,感知它的功效。望气训练的是心对境界的觉知能力,整个过程关键在于心没有妄想,或者出现了妄想我们能及时察觉做到不住。如果我们能做到在半小时以内一念不生,就知道什么是妄想,什么是清静。
我个人认为用望气去感知文字里的能量要比现场感知文物的能量要难。我之所以举这个例子是想证明传统文化是互通的,从而希望大家都能够重视传统文化,也希望通过这些视频能够启发大家回归内心,挖掘自心的宝藏

那这期到这里就结束了,后面我会分享更多的心得,希望我们能一起学习,共同成长。感谢大家看到这里,愿您吉祥如意,我们下期再见。


缘起:

这期视频是知离对之前网友们留言的评论做的整体性回答,供大家参考。

知离分享的内容里面虽然只强调了“望气”,但不仅仅是心对对境的觉知,还需要正念和出离心。为了和大家更好地分享,知离勉强总结了一套体系,涉及“望气”、“辨气”、“运气”和“离气”。之后,知离也会好好修行,期待和大家分享更多的内容。


与大家的对话:

1、网友:以前就感觉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场”(气),每次即使很远我都能通过这种感觉去分辨不同的同学,不知道这个算不算

九知离:是这样的。不过每个人的气场也是很复杂的,它是不断在变化的。如果我们当下的心不够清静,感觉到的气场可能会出错哦,那可能是意识心在骗我们。

(补充:并不是静下来感知到的东西就是对的,按照经典所说“甚勿信汝意,汝意不可信”,在没有证得阿罗汉前,知离建议大家不要轻信那些奇异能力,很多信息都是被烦恼染污的。如果我们有能力观察到心的微细运作,就能看到每个心当下的取舍是否在被烦恼染污。包括知离和大家分享的东西也请大家做参考,虽然分享的内容是知离实践过后让自身受益的心得,但毕竟知离的智慧不够,加上实践出真知,非常欢迎大家去实修实证,不要将这些内容变成头脑里的知识。)

2、网友:想起了《谈美》
九知离:谢谢您的反馈啊,这本书我没有看过,不过您有什么心得欢迎您多多分享,我们一起来学习呀

网友:心得不敢,只是一点愚见,小感悟。看到up说的觉知就联想到书中说过如何去审美,发现事物的美。就是要自己内心与所看的景物能够融合,把自己想象着就是那个事物,然后你就能找到他的美。(比如欣赏一棵古树,先观察,然后再把自己想象成古树,再看树的身姿,你就能体会到树的许多特点:历经沧桑岁月,但枝叶繁茂树枝,且极力向天空张开又能让人感到那种向阳而生的生命力)

九知离:是这样的,当我们心境合一的时候再去体悟身边的事物,能发现很多以前被忽略的地方。感谢您的分享。



大家好,感谢大家对九知离的关注,因为知离并未证得究竟的智慧,言语和行为仍有很多过失,分享的内容若存有偏颇之处,欢迎大家指正。图片
如果视频内容对大家有启发的话,欢迎大家继续关注,与知离一起成长为更清静智慧的人。图片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