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刘邦杀人毫不含糊,为什么张良最后侥幸逃脱了?有一个致命原因

 泰荣林黑皮 2023-06-15 发布于上海

图片

据《汉书》的记载,张良在去世后被安葬在黄石,位于济北谷城山下。而陕西省汉中市留坝县柴关岭南麓的庙台子街上,则建有张良庙。据传言,张良在激流勇退之后,隐居于此。后来,人们因为他“明哲保身”的策略和“功成不居”的风格而敬仰他,于是在此建庙奉祠。

图片

在人才辈出的大汉朝代,早在汉初时期就涌现出了“三杰”,其中以张良位居第一,备受推崇。他在20岁左右离开家乡,长期游历各地。尽管他是一个杰出的人物,但在历史上,他却没有受到应有的封赏,最终选择了隐居山林。对于他的这种做法,历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猜测,但其根本原因在于他认识到在封建制度下各方争霸的残酷实质。最终,他在功成名就之后选择了身退远离争斗,既保住了性命又打出了名气。张良于公元前187年逝世,享年64至70岁左右。

图片

张良的隐退不仅代表了自古以来谋士的命运,而且是“汉初三杰”中唯一避免了悲惨结局的人。尽管作为一个小小的谋士,张良在楚汉之争爆发前并没有得到重用。他的家族历代都在韩国拜相,但当他成年后,韩国已经被秦灭亡,他也无法继承家族的官职。

国破家亡的局面并没有让张良沮丧,相反,他决定孤注一掷,将所有的身家用来刺杀秦始皇。他命人铸造了一个重达120斤的大铁锤,并请来一个大力士埋伏在秦始皇巡游的必经之路上。然而,这次行动并没有成功,最终只命中了秦王的副车。

此后,政治形势变得越来越复杂,但张良仍然不放弃自己的目标。他设计了种种计策,最终帮助韩国复国并让韩王复位。作为一名谋士,张良受到了帝王和史学家的一致好评,这与他的巨大贡献密不可分。

图片

在过去,韩王和张良都没有得到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然而,当秦王嬴政去世后,他的儿子二世变得更加残暴,使百姓无法忍受,他们开始反抗。全国各地爆发了起义,各路大军汇聚在一起,准备联合起义。萧何注意到了张良的才华,当时正是刘邦需要人才的时候,他向刘邦推荐了张良。

尽管刘邦本人并没有太多出众之处,但他非常善于使用人才。他意识到张良的才华,决定向韩王借他。虽然韩王起初并没有重视这个请求,但最终同意将张良借给刘邦,借期为三年。

正是因为这个借来的人才,刘邦在战场上取得了胜利,成功夺取了一片江山。

图片

在后来的斗争中,张良为刘邦立下了不少功劳,不仅在与秦军的争斗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在为刘邦争取人才方面也做出了贡献,包括韩信在内。在鸿门宴上,张良劝说刘邦要谦虚言辞,以保存实力为主,并在后来帮助刘邦摆脱危机,救了刘邦的一命。

经过楚汉之争,刘家成为了天下霸主。在艰苦卓绝的战斗中,张良参与了许多大战,使得他的威望越来越高。在汉初时,张良献计封雍齿为侯,尽管他在军中威望极高,但刘邦并不喜欢他。然而,这次张良的建议得到了刘邦的采纳,解除了军中人心不稳的危机。

在大汉的建立初期,许多大臣主张迁都到洛阳,因为他们都是中原人士。但是,张良持反对意见,主张将都城建立在关中,因为这里攻守兼备,非常适合作为都城。最终,刘邦采纳了他的建议,将都城定在长安,这成为了大汉百年基业的关键所在。

图片

随着国家逐渐安定,刘邦的年纪也渐渐变老,太子继位的问题被提上议程。当时,大皇子是由皇后所生,虽然被立为太子,但刘邦并不喜欢他,因为他生性懦弱木讷。相比之下,刘邦更喜欢自己的儿子刘如意,这使得他一直有意废黜大皇子,让刘如意继位。面对这个问题,吕后急切地向张良求助。经过深思熟虑,张良为太子献策,让他请来了德高望重的“四皓”。这四位老者年迈须发花白,他们在嬴政时代就不与暴政的秦朝为伍,虽然一直隐居,但在民间很有声望,刘邦也对这四人很是敬佩。太子聪明地请来了这四位老者,这让刘邦认为太子深得民心,于是他不再坚持废黜大皇子的主张。然而,接下来的几年里,张良亲眼目睹了韩信和萧何的惨死,也看到了王室内部日益激烈的争斗,导致许多人不幸遇难。他意识到,如果这样的局面继续下去,他自己也有可能会像韩信和萧何一样悲惨收场。因此,在功成名就之后,他拒绝了刘邦的封赏,选择隐居山林。图片

张良过着隐居的生活,在山野间专注研究道家之术,不愿与那些名闻遐迩的政客见面。据《仙传抬遗》的记载,他曾经得到黄石公的教诲,在阅读黄石公所赐书籍后,便能够灵活地应对政治上的变化,成为汉高祖刘邦平定天下的得力助手。张良还通过修炼这些书籍中的技艺,可以炼气化形,轻盈自如。在赤眉军起义时,有人去挖掘他的墓,但只找到了黄石枕头,张良的尸体和衣服都不见了。传说他获得了《素书》和《兵略》的部分章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