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写给阿木

 于雪烨 2023-06-16 发布于河南
亲爱的阿木:
展信佳。
这是进入四月份以后,我写给你的第一封信。耳机里传来的是王赫野的《大风吹》,前奏让人穿越到上个世纪,歌词又给人一种两分欢快、三分悲凉、五分不羁的混合味道。奇奇怪怪的,却又有点莫名的上头。
我刚看完自己关注了至少四年的一个博主的采访内容。
一个90年生的姑娘,从小比同龄人懂事,却一直在遭遇家暴。
15岁时在又一次被家暴之后,她穿着单薄的衣服逃到了室外,忍着疼痛逃到了传来狼声吼叫的森林,当时的气温零下三十多度。
这次之后,她祈求母亲让她离开家,走到外面,以为亲戚可以帮助自己,结果却被伤害的更深。
她用身上仅剩的二百块钱,住小旅馆,网吧,忍着饥饿到无可再忍的时候,才会吃一顿泡面,找工作,终于可以养活自己。
她在20岁时遇到了大她18岁的老公,随后生育一儿一女,两人一起干生意,挣得钱除了给她父母买了一套房子之外,其余的被丈夫放在了他哥哥名下,丈夫的家人无论是调侃还是挑刺儿,说姑娘的不好的时候,丈夫没有一次站在她的角度去维护她。
后面,她离婚了。
之后,她一个人做生意也算风生水起,可是她却说,她感觉自己是空的。
这样一个故事,我只是描述了其中的梗概。
评论里有很多人都在说原生家庭对姑娘的伤害。
也说这个故事里的主人公让人心疼到流泪。
更有人质疑,为什么有人明明担不起作为父母的职责,却生了孩子。
我想要评论,可是却不知道该留下些什么。
此刻的我,突然热泪盈眶。
因为想到了这样一个年轻的生命,在经历了这么多以后,却依旧没有感受到被人爱着的温暖与力量。
因为她那句“我感觉自己是空的。”
 
相比于目前为止,我所接触的同学或朋友,我也是一个原生家庭没有那么幸福的孩子。
爸爸这个角色缺失了我整个童年,等他再出现的时候,带给我的记忆,相比于快乐,更多的可能是痛苦。
是,我越长大却越觉得,虽然我的成长他付出的不多,很多应尽的义务也没有尽到,但他没有家暴,也没有让我经历“父债子偿”的故事情节,已经是很好的结果了。
而妈妈式的难以相处,也在被拉伸的距离之中变得越来越柔和。
今天下午她还让进城的邻居给我送来了牛奶、泡面和馍干。
这些东西虽没有什么好,但也是她爱我的方式之一。
更何况,在这平淡生活中,有了这份爱,我还可以活得更加轻松自在。
世界很大,幸运的人很多,而那些陌生人的故事,让我明白,我能够拥有现在的生活,应该感到庆幸。
 
我们常常一边将“知足常乐”挂在嘴边,却又一边坚持着,不愿意将那些伤害我们的人完全放下。
有时候,也会想,什么样的生活才算是好的生活呢?
除掉家庭,上面提到的那个90年生的姑娘现在大概已经拥有了世俗中的好的生活。因为她事业做得好。但是,她却没有拥有那种幸福的感觉。
旁人对我们生活的指点或伤害,只能算作生活呈现的方式之一,他们不应该成为唯一,也不应该成为占据我们生活比例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
假如我们让外界的声音或伤害主导了我们的生活,那么我们的生活就不再是为了自己,而是活给那些评判者或加害者。
倘若如此,这样的人生,对于我们而言,是否显得更无意义?
毕竟我们活这一遭已经很累了,实在不需要再让这些无关紧张的人来搅合得自己不得安宁了。
不要让外界的声音或伤害成为主导我们生活的指南针。因为生命可贵,而它不配。
我希望那位90年生的姑娘,纵使她曾为人妻,现在仍旧是两个孩子的母亲,也是家暴她的两个老人的女儿,可以重新找到生活的方向,发现这不止一次被感叹“人间不值得”的人间里,也有一些可以丰盈她的生命的事物存在。
希望,她的空,是她找寻自己的必经途径之一。
也希望看到这封信的你,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明确自己是为了自己而活,而不是那些不知疼惜我们,或是不曾为我们的生活贡献任何力量的旁人们。
总而言之,不要让外界的声音或伤害成为主导我们生活的指南针。因为生命可贵,而它不配。
——未曾与你谋面却期待与你谋面的女阿木
2021年4月9日 星期五 18:45-20:49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