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伟国:我来大陆发展后,妈妈讲了从未讲过的四个字

 gs老张 2023-06-18 发布于甘肃

台湾青年李伟国第一次到祖国大陆是2008年,其母亲带着他们兄弟俩到大陆与父亲一起过春节。从此,他和大陆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6年,李伟国因在台湾工作5年后看到了“天花板”,于是下定决心转来大陆。

“我发现在台湾做生意,好像没办法到台湾以外的地方发展;但是在大陆做生意,各省市跑再平常不过。我在台湾可以看到5年甚至10年之后自己的样子,但在大陆没有'天花板’。”到大陆发展数年,后来发起成立台湾中华青年经贸交流协会,希望更直接、更有效地帮助台青“登陆”的李伟国在6月16日于厦门举办的第二十一届海峡青年论坛上演讲时谈道。

李伟国用四个字概括了自己近八年来在大陆的发展——光宗耀祖。

从2019年起,李伟国陆续获得北京海淀青年五四奖章、四川首位台籍劳动模范、成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负责人等荣誉。“当我将这些荣誉我的朋友圈时,我的母亲就在下面留了这四个字——'光宗耀祖’。我过去在台湾打拼,妈妈从来没有跟我讲过这句话。”

在以“青春交响 共谱复兴”为主题的主旨论坛开始前,李伟国在会场外接受了观察者网等媒体的采访,分享了自己在大陆生活、工作的体验,并向对岸的台青呼吁“跨过海峡,才知道舞台有多大”。

文章图片1

台青李伟国在会场外接受媒体群采(图/观察者网)

问:这次参加海峡青年论坛,有什么想对大家说的?

李伟国:如今,我在大陆发展已进入第八个年头,期间我深刻感受到大陆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这次参会,我主要是想结合过去七年多来在大陆的经验,与在台湾的朋友特别是还没来过大陆的朋友分享两件事:一是一定要跟着国家政策走,这样才能下好“先手棋”;二是两岸青年互学互鉴,深入合作,才有可能携手共赢未来。

移动互联网、电商直播、中国航天,在大陆每一个巨大的转变都发生在我们的眼前,我们不再是旁观者,我们是亲历者。而且,当你真的来到大陆才会发现,即使两岸的一些生活形态有些许不同,但同为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大陆同胞对台胞真会如同对待家人一般。过来后,你对“两岸一家亲”会有更深刻的感觉。

问:你长期在大陆生活学习,对于这段时间内大陆提出的一系列对台政策有没什么感受?

李伟国:这几年我在大陆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党和国家说到做到,从2018年出台的“31条措施”到发放台湾居民居住证等等,都在更好地落实同等待遇,而且也让更多的台湾青年可以了解大陆这边的发展机遇。

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讲,过去我们来大陆,比如住一些酒店,会因为一些针对外宾的限制而无法入住;当我们拿到18码的身份证后,就可以跟本地人一样选择酒店,乘高铁也可以直接刷卡过去,缴社保、买车也都很方便。这些会让大家更加认识到祖国大陆对自己的期望。

问:在你看来,台湾青年这几年来对大陆的认知经历了哪些改变?

李伟国:国民党执政时期,两岸交流还是比较密切的。而在民进党执政之后,相对来讲有点变调,把两岸交流妖魔化,尤其是三年疫情期间。

但是,我发觉两岸交流慢慢地又出现了一些改变。比如我在台湾的表妹,她们开始关注小红书,也会看大陆这边的艺人,老想来大陆这边追星。她们甚至开始看微博、刷抖音,因为觉得上面很多内容很好玩。所以,我认为文化交流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大陆,再加上音乐、体育等,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彼此。

问: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台湾青年在政治立场上普遍比上一代更绿。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

李伟国:这事其实跟前期改课纲有点关系,也跟两岸的政治立场不大一样有关。实际来看,学生群体可能很有所谓情怀,想要做很多事情,但是出了社会要生存、要工作,那时候他们的选择立场就会不一样。

为什么台湾有“小确幸”?因为台湾的平均薪资相对较高,特别是台积电把整体平均薪资又给拉高了,但是大家一样面临买不起房等问题。所以就看你怎么选择,是要和亲友在一起,在台湾安安稳稳地生活工作就可以,还是想要挑战更大的舞台,甚至跟全世界不同的群体竞争。如果是后者,大陆会是一个很好的地方。跨过海峡,才知道舞台有多大。

文章图片2

李伟国在演讲现场

问:台湾的陆委会不断用“统战”来形容海峡论坛,甚至批评说第十五届海峡论坛期间面向台湾青年提供1200多个就业岗位是一种统战策略。您会不会觉得这太泛政治化了?

李伟国:不单是台湾青年,对全世界的青年来讲,都希望能有更好的发展。大陆既然释出1200个岗位给台湾青年,我觉得台湾青年自己就可以去做选择,看到底是要到大陆看看更大的世界,还是继续留在台湾。我觉得这是很正向的事情。

问:您认为已来大陆的台湾青年可以如何推动两岸合作?

李伟国:对我而言,更多的是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我认为,已经扎根在大陆的台湾青年做好本职工作,能更有力地吸引其他台湾青年过来,让他们知道大陆的惠台措施真的能让台湾人民受益,这些都是真实的。

问:对于想来大陆发展的台湾青年,你有什么建议?

李伟国:两岸的情况不太一样,台湾青年做事细致不浮躁,但相对大陆青年保守,在大陆必须要有更大的格局观,两岸融合是台湾青年再入发展的成功要素,因为有台湾基因又有大陆基因,才能有1 1>2的效益。大陆14亿人口摆在这里,认准了就要扎根融入这边的生活,建立自己的朋友圈,成家立业,对未来肯定有非常棒的帮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